希望要塞如同被投入高压釜,每一寸钢铁、每一道能量回路都绷紧到了极限。外部,是缓慢逼近的、代表秩序死寂的灰色星云与代表混沌吞噬的猩红阴影;内部,是倾尽所有、压上文明命运的最终准备。
监测屏幕上的景象,足以让任何目睹者心生绝望。
来自柯伊伯带之外的深空,那片浓郁的灰色星云不再静止,它开始如同拥有生命般缓缓旋转,中心区域亮起无数冰冷的几何光点,仿佛一只缓缓睁开的、漠然无情的巨眼。一股无形的、令人灵魂冻结的规则压力跨越空间传来,希望要塞外围的“秩序稳定锚”发出持续不断的过载哀鸣,其维持的空间稳定场正被更宏大的秩序强行“抚平”。
而来自银河悬臂边缘的方向,那片背景辐射中的猩红并未显露出具体形态,却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纯粹生物性的饥饿感。空间探测器捕捉到那片区域的星光正被大面积扭曲、吞噬,仿佛有一个无形的、贪婪的巨口正在靠近。
秩序与混沌,两种截然相反的毁灭力量,如同两颗死亡的恒星,正从不同方向,将希望要塞置于其引力焦点的炙烤之下。
“根据轨迹测算,‘归墟’主力预计将在七十六小时后进入有效攻击范围。”
“‘虫群’先锋单位(基于能量签名推测)抵达时间……无法精确测算,但其影响范围边缘可能在一百二十小时后与太阳系外围重叠。”
指挥中心内,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嗡鸣和这两个冰冷的时间读数。
凌风站在巨大的星图前,背影如同亘古不变的山脉。他面前悬浮着三个光团,代表着三条道路:
其一,“铁壁死守”:倾尽要塞全部力量,依托层层防御,与“归墟”和可能到来的“虫群”血战到底。这是最直接,也最可能通往集体殉爆的道路。
其二,“火种远遁”:立刻启动“薪火计划”,让“传承之火”携带文明核心趁对方合围未完成前,强行突围。这是保留文明延续希望,但意味着放弃要塞和绝大多数同胞的、无比残酷的选择。
其三,“活性破局”:将希望寄托于林雪与“林渊之芽”那尚未完全成熟的共生体系,以及从塔林族遗产中获取的、关于“归墟”与“虫群”可能存在对立的信息,尝试在绝境中寻找一线生机。这是风险最高、最不可预测的道路。
没有一条路充满光明。
凌风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坚毅却难掩疲惫的雷栋;眉头紧锁、快速演算着各种可能性的苏婉;沉默如山、但周身能量已提升至临界点的魏风;以及通过远程投影接入、眼神中充满求知欲与忧虑的陈守义。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死寂的指挥中心:“我们曾自诩为宇宙的孤儿,在黑暗中摸索。但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并不孤独——无论是作为被‘清理’的目标,还是作为……‘守望者’协议最后的继承者之一。”
他的手指点向星图上那两颗逼近的“死亡之星”。
“它们代表着毁灭,但也揭示了这片宇宙更深层的规则。逃避,或许能苟活一时,但放弃了抗争与探索的文明,终将在流浪中迷失自我。死守,是勇士的归宿,但并非智者唯一的选择。”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代表“活性破局”的光团上。
“韩冰用她的牺牲告诉我们,‘活性’是宇宙中最珍贵的变数。林雪和‘林渊之芽’的成长,塔林族用生命送来的警告,这些都是黑暗中闪烁的微光。”
他抬起头,眼中燃烧着决然的火焰。
“我决定,执行‘破晓’协议。”
“破晓”协议,是凌风基于现有所有信息,制定的一个极其大胆且冒险的终极计划。它并非单纯的防守或逃跑,而是主动利用即将到来的双重危机!
1. 铁壁诱饵:希望要塞本体将作为最坚固的“铁砧”,吸引“归墟”主力的注意力,并做好与“虫群”先锋交火的准备。
2. 利刃出鞘:由魏风率领最精锐的“破晓”舰队,搭载林雪与“林渊之芽”(置于特制生命维持舱中),以及塔林族的“记忆核心”,在“归墟”与“虫群”势力范围交错的边缘区域,进行隐秘机动。
3. 秩序与混沌之引:利用“林渊之芽”独特的生命活性作为“诱饵”,同时模拟“归墟”的规则攻击和“虫群”的生物信号,尝试在局部区域**引爆“归墟”与“虫群”之间的直接冲突**!
4. 火种待机:“传承之火”方舟随时准备,根据战场态势,要么接应“破晓”舰队,要么在要塞沦陷时独自逃离。
这是一个将自身置于刀尖上跳舞的计划,成功与否,取决于对两种毁灭力量特性的精准把握,以及那微不足道的一丝运气。
“我们将自己作为杠杆,去撬动这两颗死亡的星辰。”凌风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要么,在它们的碰撞中粉身碎骨;要么,为人类……撬开一条生路!”
命令下达,希望要塞这部庞大的机器,开始了它最后、也是最疯狂的运转。所有人的命运,都系于这孤注一掷的“破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