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九年,春。
来自遥远明洲的详细奏报,连同最新绘制的内陆盆地舆图、金砂与铜矿样本、以及关于新发现作物的记录和种子,由甘晟亲自率领的一支小型快速舰队,跨越重洋,送抵了神州,呈递于帝国皇帝王韧的案头。
神都,巍峨的皇宫深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了富丽堂皇的御书房内。天启帝王韧正端坐在紫檀木书桌前,他的目光如炬,仔细翻阅着赵广与成公英的联名奏章。
他的手指轻轻滑过那些记录着战事的字眼:“红土隘口血战”、“铁牛溯流”、“分进合击平红石”、“盆地探勘”,每一个字眼都承载着无数将士的血汗与智慧。他的脸上,却如同古井无波,看不出丝毫的喜怒。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幅被不断填充细节的明洲内陆地图上时,他的眼神似乎微微一亮。
这幅地图不仅记录了明洲的山川河流,还标注了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和战略要地。王韧皇帝的手指轻轻滑过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仿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宏伟的征服蓝图。
特别是当他拿起那块闪烁着暗红光泽的铜矿石样本时,他的指尖才几不可察地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
这块铜矿石,不仅预示着帝国将拥有更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意味着明洲的开发将为帝国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和繁荣。王韧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块矿石,更是帝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奏章的最后,甘晟还附上了关于新发现作物的详细记录和种子样本。这些作物在明洲的肥沃土地上生长得异常茂盛,有的甚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王韧知道,这些作物一旦在神州大地广泛种植,将极大地改善百姓的生活,甚至可能解决长久以来困扰帝国的粮食问题。
随着奏章的阅读,王韧皇帝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明洲。他想象着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想象着那里的山川河流,想象着那里的人民和资源。他深知,这一切都将成为帝国未来发展的基石。而此刻,他手中的这份奏章,正是开启这一切的钥匙。
“宣,丞相、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即刻觐见。”王韧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片刻后,几位帝国重臣齐聚御书房。王韧将明洲的奏报与地图示于众人。
“诸卿且看,”王韧起身,走到悬挂着巨幅《天启舆图》的壁前,手指精准地点在明洲西海岸,“朕之明汉王世子,年未及冠,已定海滨,破强酋,探内陆,获金铜,察物产。其行虽稚,其势已成。”
丞相率先躬身:“陛下圣明,分封之策初见成效。明洲之地,物产丰饶,世子与诸将用命,实乃帝国之福。”
兵部尚书则更关注军事:“陛下,奏报所言‘铁牛船’于内河之利,以及‘分进合击’破山地之敌,其法可鉴。尤其‘铁牛’,若能量产,不仅利于明洲,于帝国江河防务、乃至将来其他大洲之用兵,皆大有裨益。”
户部尚书盯着金砂和铜矿样本,眼中放光:“陛下,明洲金矿已稳,铜矿又现,若能持续输入,可大大充盈国库,缓解连年用兵、移民之耗。”
工部尚书则对那新发现的块茎植物和耐旱草籽更感兴趣:“陛下,此等新作物若能在神州或他洲贫瘠之地引种成功,活民无数,功在千秋啊!”
王韧听着臣子们的议论,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幅舆图。他的视野,早已超越了一洲一地的得失。
“明洲之事,赵广与成公英处置得当,朕心甚慰。”王韧缓缓开口,声音回荡在殿中,“然,诸卿莫要忘了,朕之‘天下布武’,非止明洲一隅。”
他的手指在舆图上移动,划过浩瀚的太平洋,点向唐洲(南美洲):“曹植、刘晔奏报,已沿安第斯山东麓建立据点,与当地‘太阳王国’(印加帝国雏形)时有摩擦,其民筑城术精,然器械落后,正僵持不下。”
手指北移,掠过冰封的海峡(白令海峡),虚点一下:“据幽州北疆斥候回报,极北之地有巨兽(猛犸?)与野人,冰原万里,暂不足虑,然需留意。”
手指转向西方,越过汉州(亚洲)广袤的腹地,落在商洲(欧洲)与炎洲(非洲):“周不疑与刘渊,已击破数个西域强国,兵锋触及大秦(罗马)东部边境,然其国体庞大,军制严整,非速胜之敌。刘备与徐庶,南下炎洲,虽克数城,然疫病与酷暑,折损颇重,进展缓慢。”
最后,他的手指回到明洲,轻轻敲击:“故,明洲之势,乃全局之一环。其金铜,可资军需;其粮产,可补不足;其稳,则可令朕无东顾之忧,全力西向。”
他转身,目光如炬,扫过众臣:“传朕旨意:一,擢升明汉王世子赵广,加食邑千户,赐金帛。嘉奖史柱、张任、甘晟等有功将士,着兵部叙功封赏。
二,工部即刻抽调精干工匠,携改进之蒸汽机、兵器图谱,随下次补给舰队前往明洲,助其建立更大工坊,增产‘铁牛’,精制军械。
三,户部统筹,于明年春,再移民五万户往明洲,优先安置于内陆盆地已探明之宜垦地区,加速实边。
四,命赵广,稳固现有疆域,继续向西、向南探索,绘制全洲详图。对内陆诸部,以羁縻同化为主,勿轻易兴兵,损耗国力。
其重心,当逐步转向内政,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使明洲成为帝国真正可靠之粮仓与资源地。
五,明洲所获新作物种子,由司农寺即刻于江南、岭南等地择地试种,观其习性。”
一道道旨意,如同棋盘上的落子,精准而深远。王韧并未因明洲的初步成功而盲目乐观,反而以此为契机,调整着整个帝国的战略布局。
明洲,这盘大棋上的重要一环,被赋予了更长期的、支撑全局的使命。
“至于商洲、炎洲、唐洲……”王韧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些同样在奋战的王爷与将士,“各有其难,亦各有其机。传讯诸王,稳扎稳打,朕,不吝封赏之重!”
帝国的战争机器与统治网络,在以神都为中枢的意志下,更加高效地运转起来。
明洲的捷报,如同给这架机器注入了新的润滑与动力。王韧坐镇中枢,运筹帷幄,他的目光,始终凝视着那幅囊括七大洲的《天启舆图》。
棋盘已布,棋子已动。这盘以天下为局的博弈,正走向更加波澜壮阔的中盘。
而明洲的故事,也将在帝国整体的战略框架下,翻开新的篇章——从锐意开拓,转向深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