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电话刚挂,刘好仃还没来得及把笔帽拧回去,小陈就抱着三份打印件冲进办公室,纸页哗啦作响,像一阵急雨打在窗上。
“刘师傅!咱们的客户满意度评分出来了,温哥华那边直接飙到9.4,比上季度高了两个点!”
刘好仃把笔轻轻搁在桌角,没接话,只是抬眼看了看墙上的白板。上面密密麻麻贴着各子市场的数据标签,像一片刚被风吹过的麦田,整齐中带着一丝躁动。他昨天刚在“防紫外线”旁边加了“同步升级”四个字,笔迹还没干透。
“分数是好事,”他终于开口,“但咱们得看全貌。不能光听一个客户夸你玻璃亮,就以为全世界都透亮了。”
小陈一愣,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纸:“您的意思是……再算一遍?”
“不是再算一遍,”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指尖轻轻滑过“新加坡”“迪拜”“温哥华”三个区域,“是换种算法。咱们上回把面积和金额混着看,数据容易‘长皱纹’。这一回,得熨平了再读。”
阿米尔端着杯子路过,听见这话,顺手把咖啡放在窗台:“那您说怎么算?按订单数?按回款周期?”
“都不够。”刘好仃摇头,“市场占有率,不能只看‘我们卖了多少’,还得看‘我们在哪儿卖’。新加坡的高端项目,咱们单价高,量不大,但利润厚;迪拜那边中标率提上去了,可得剔掉那些低价标,不然就像拿菜市场销量去比米其林餐厅的营收——看着热闹,实则不搭。”
尤哈从隔壁工位探出头:“那您是想……做‘有效市场占有率’?”
“对。”刘好仃点头,“就像筛沙子,先过粗网,再过细网。咱们得把无效竞争筛出去,留下真刀真枪干过的战场。”
小陈眨眨眼:“可这么一来,工作量翻倍啊。光是核对每个标段的资格门槛,就得查一堆招标文件。”
“工作量大,不代表不做。”刘好仃从抽屉里抽出一个新文件夹,封面上贴着便签纸,手写“市场效果评估0.1版”,“咱们不是在交差,是在照镜子。照得越真,走得越稳。”
阿米尔笑了:“您这哪是照镜子,是拿显微镜看玻璃纹路。”
“对喽。”刘好仃也笑了,“咱们的玻璃,差一毫米都得返工,数据差一个点,也得重来。”
会议定在上午十点,办公室的空调嗡嗡响,像一台老式传送带在低速运转。刘好仃把三套子市场的数据表铺在会议桌上,每一份都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分栏:绿色是有效标段,红色是剔除项,黄色是待确认。
“先从新加坡开始。”他拿起一支蓝笔,“上季度咱们报的面积占有率是37%,但按金额算呢?”
财务小李翻出修正后的报表:“41%。因为咱们中标项目全是地标建筑,单价高出市场均值35%。”
“这就对了。”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数字,“客户愿意为‘十年不黄变’买单,说明价值认可度上来了。这不是卖玻璃,是卖时间。”
尤哈补充:“而且新加坡那边已经开始主动推荐咱们的技术参数,有两家新项目直接引用了咱们的测试标准。”
“影响力在扩散。”刘好仃点头,“这比多卖一万平米还值钱。”
迪拜的数据稍显复杂。阿米尔调出投标记录:“咱们参与的高端标段共12个,中标8个,中标率66.7%。但全市场统计是28%提升,因为之前基数低。”
“重点是‘参与的’。”刘好仃强调,“咱们不跟低价货拼命,只在能打的战场亮剑。这个28%,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小陈突然举手:“那温哥华呢?客户满意度是高了,但订单增幅只有45%,比预期低。”
“低吗?”刘好仃反问,“他们之前一年才换一次玻璃,现在提前半年下单,还追加了防撞击升级。这不是增量,是信任在提速。”
他顿了顿,声音放轻:“有时候,客户不说‘我要更多’,但行动已经替他说话了。”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像玻璃在退火炉里缓缓冷却。
然后,刘好仃拍板:“从今天起,启动全面评估。市场占有率按‘有效参与+金额占比’双轨统计,影响力看三点:客户主动引用技术标准、竞品模仿咱们的卖点、第三方机构报告提及率。”
小陈记下要点,抬头问:“那数据收集……还是老渠道?”
“老渠道得加码。”刘好仃说,“尤其是海外,有些地区反馈慢,不是不重视,是沟通链太长。安排专人对接,每天跟进,别让数据卡在半路。”
他特意在笔记本上圈出几个城市:吉隆坡、利雅得、约翰内斯堡。“这几个地方的数据一直不全,但潜力不小。这次得盯紧。”
接下来三天,办公室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小陈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查邮箱,阿米尔轮番给海外合作方打电话,尤哈则带着实习生一条条核对招标公告。
第四天下午,迪拜那边终于传来消息。合作方发来一份完整的项目清单,还附了当地建材协会的季度报告。
“刘师傅!”阿米尔一拍桌子,“他们协会的报告里专门提了咱们的‘14天高温高湿测试’,说这是今年高端幕墙的新门槛!”
刘好仃走过去,盯着屏幕看了两秒,嘴角微微一扬:“好,这叫‘标准出圈’。”
更惊喜的是吉隆坡。原本以为数据难拿,结果对方主动发来一份市场分析,提到当地医院项目对防霉玻璃的需求正在上升。
“这不是咱们新加坡技术的应用场景吗?”小陈眼睛一亮。
刘好仃没急着回应,而是把这份报告打印出来,钉在白板边缘,用箭头连向“子市场协同潜力分析”文件夹。
“数据不只是结果,”他说,“它还会指路。”
最后一轮数据汇总在周五上午完成。刘好仃把所有人叫进会议室,关掉投影,只留白板上的三组数字。
“公布之前,”他看着大家,“我问一句——你们觉得,咱们这阵子的努力,值不值?”
没人说话。小陈捏着笔,尤哈盯着桌面,阿米尔轻轻晃着椅子。
“我知道你们在等结果。”刘好仃笑了笑,“但我想说,结果不是终点,是路标。它告诉我们,方向没偏。”
他转身,拿起红笔,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
新加坡,金额占有率41%,客户主动引用技术标准3次;
迪拜,高端项目中标率提升28%,竞品开始模仿“活命测试”话术;
温哥华,满意度9.4,老客户复购周期缩短40%。
“市场占有率在涨,”他指着数字,“但更关键的是——咱们的声音,开始被听见了。”
小陈深吸一口气:“那……是不是可以扩大试点了?把这三套策略复制到其他类似市场?”
“复制?”刘好仃摇头,“上次我说过,复制不行,嫁接才行。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气候’,咱们的玻璃得会适应。”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蓝笔,在吉隆坡、利雅得、约翰内斯堡的名字下各画了一个圈。“这些地方数据刚齐,但已经能看出苗头。咱们不急着冲,先种几棵树,看它长不长。”
阿米尔问:“那下一步呢?”
“下一步?”刘好仃把笔帽拧紧,放进笔筒,“是继续盯数据,但别被数据牵着走。咱们要做的,不是追数字,是养信任。”
他看了看表,十一点二十三分。
“散会前,最后一件事。”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财务刚送来最新现金流预测。因为高端项目回款周期长,下季度现金流压力会增大。”
会议室一静。
“所以,”刘好仃的声音没变,“咱们得更聪明地花钱。试点范围不扩大,但深度要增加。每个市场,只选一个标杆项目,打透,打亮。”
小陈点头:“集中火力。”
“对。”刘好仃站起身,“咱们不是大船,是快艇。调头要快,出击要准。”
他走到门口,忽然停下,回头说:“市场是活的,咱们也得活。今天看到的数字,是昨天的努力;明天要做的,是为后天埋种子。”
他拉开门,走廊的光斜斜切进来,照在白板上,那三行红字像刚刻上去的印记,清晰,坚定。
小陈正要合上笔记本,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新加坡客户发来的新消息。
“刘工,生态馆项目定了,自清洁防霉玻璃我们要3000平米。另外,隔壁的科技中心听说你们的玻璃‘活’得久,想约个技术交流。”
小陈抬头,刘好仃还没走远。
“刘师傅!”他喊住他,“新加坡那边,科技中心想了解咱们的‘生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