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厂的窗框边沿,阳光正一寸寸爬上刘好仃的工装袖口,像在悄悄给他打气。昨天总部李总那句“支持你们下一步的拓展计划”还在耳边回荡,不是那种客套话,是真金白银的信任票。
今天会议室没开空调,但气氛比昨天还热。
刘好仃把笔记本摊开,封面写着“国际拓展方案草稿”,字迹歪得像刚学会写字的小学生。他抬头扫了一圈:“咱不搞ppt炫技,就一件事——怎么把咱们这‘小而美’的玻璃厂,变成人家眼里的‘香饽饽’。”
阿芳举手:“我觉得先得定方向!中东机会多,东南亚政策稳,到底主攻哪个?”
小张立刻接:“中东政策说变就变,万一合作刚谈拢,那边突然加关税,咱哭都来不及。”
老李慢悠悠喝了口茶:“你们说的都对,可问题是,咱们得找人合作啊。不是谈恋爱,不能光看感觉,还得看对方愿不愿意跟你过日子。”
大家笑出声,紧张感一下子松了。
刘好仃点头:“所以第一步,不是选市场,是定标准——什么叫优质合作伙伴?”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大圈,“不是谁有钱就跟谁玩,得看三点:技术互补、文化合拍、风险共担。”
阿芳眼睛亮了:“哎哟,这不就是找对象嘛!还得三观正!”
“对喽。”刘好仃笑,“咱们不是去打工的,是去合伙做生意的。谁要是只想占便宜,咱转身就走。”
小张突然拍桌子:“等等!我想到个事儿——上次那本书里有个案例,德国一家小厂跟咱们差不多大,他们跟泰国企业合作,不是卖产品,而是联合研发新型节能玻璃,最后两边都赚翻了。”
刘好仃一愣,随即笑了:“你还记得细节?”
“记得!”小张得意,“他们签协议时专门加了一条:每年必须一起搞一次技术交流会,谁不来,违约金翻倍。”
众人哄笑。
“行,这招可以抄。”刘好仃记下,“以后咱们也写进去,叫‘技术约会条款’。”
气氛彻底活了,有人提议用短视频介绍自家工厂,有人建议先从样品免费试用开始建立信任,还有人说干脆做个双语版企业故事短片,主打一个“真诚才是必杀技”。
讨论到一半,窗外传来玻璃切割机的嗡鸣,清脆利落,像是给这场头脑风暴打着节拍。
刘好仃看着大家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心里踏实。他知道,这不是谁说服谁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方案添砖加瓦。
“听我说两句。”他举起手,“中东和东南亚都有机会,但风险也不小。特别是中东,政策像天气预报,早上晴天,下午可能就暴雨。”他顿了顿,“所以咱们不能孤注一掷,得两手准备——一边筛选靠谱伙伴,一边留好退路。”
阿芳点头:“比如?”
“比如合作条款里加个‘政策波动缓冲期’。”刘好仃说,“万一那边政策变了,咱们有三个月缓冲时间,不算违约。”
老李竖起大拇指:“这招狠,既显专业,又留余地。”
小张突然问:“那如果真遇到坑呢?比如对方突然反悔怎么办?”
刘好仃看着他,没直接回答,而是从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是他手写的方案流程图,角落还画了个笑脸。
“我不是神仙,不能保证不出问题。”他说,“但我敢保证一件事——只要咱们团队在,遇到问题就改,改不动就换思路,绝不躺平。”
这话不煽情,却让所有人安静了几秒。
阿芳低声说:“你这话听着像鸡汤,但我喝进去了。”
“那就多喝点。”刘好仃笑着递给她一杯温水,“别光靠嘴励志,还得动手干。”
方案越捋越清晰:目标市场锁定中东和东南亚新兴国家;合作伙伴优先考虑有本地渠道但缺技术的小型企业;合作模式主打“联合研发+品牌共享”,既降低对方门槛,也提升咱们附加值。
最后定稿时,已是下午三点。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桌上的方案打印件上,纸面微微反光,像铺了一层薄薄的希望。
刘好仃环视一圈:“现在问一句,谁还有疑虑?”
没人说话。
阿芳最先站起来:“我没问题,干就完了。”
小张也站了起来:“我负责联系翻译和法律咨询,保证条款写明白。”
老李慢悠悠合上笔记本:“我负责盯生产端,确保第一批样品质量过硬。”
刘好仃看着他们,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把手掌伸出来,掌心朝上。
三只手依次叠了上去。
“那就这么定了。”他说,“咱们不做最快的,也不做最大的,就做最让人放心的那个。”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脚步声,不是总部的人,是车间主任老陈,手里拎着两瓶冰镇汽水,笑呵呵地探头:“听说你们在搞大事?来,给你们加个油。”
刘好仃接过一瓶,拧开盖子,“滋”的一声,气泡欢快地往上冒。
他仰头喝了一口,甜得刚好,凉得舒服。
“明天开始执行?”阿芳问。
“不。”刘好仃放下瓶子,指了指方案首页,“今天就把初稿发给总部,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光说不练。”
小张眼睛一亮:“现在就发?”
“对。”刘好仃点头,“趁热打铁,趁我们还热血沸腾。”
键盘敲击声响起,文档上传进度条缓缓推进,像一颗心跳。
就在最后一行字确认发送成功的那一刻,刘好仃忽然想起什么,转身拉开抽屉,拿出那本《国际玻璃行业合作案例精讲》,轻轻放在桌上。
“这书以后放会议室。”他说,“谁有空谁翻,别让它吃灰。”
阿芳伸手摸了摸书皮,笑着说:“它要是会说话,估计都听烦我们吵架了。”
“吵得好。”刘好仃看着窗外,“说明我们在认真做事。”
阳光正好,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也照在那份刚刚成型的方案上。
没有人再说“能不能行”,因为答案已经在行动里。
刘好仃拿起笔,在方案末尾补了一行小字:
“若遇变数,随时调整——这不是退路,是我们前进的方式。”
他放下笔,正准备起身,小张忽然指着屏幕惊呼:
“刘哥!邮件自动回复了!总部那边……”
刘好仃快步走过去,盯着屏幕,瞳孔微缩。
屏幕上跳出的不是常规确认函,而是一封标题醒目的新邮件:
“请于本周五前提交完整合作方筛选清单及初步谈判策略——机会只留给准备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