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斜斜地洒进来,落在会议室的长桌上,像是给每个人的工作服镀了层金边。刘好仃坐在会议桌一侧,手里拿着那本泛黄的《国际玻璃行业合作案例精讲》,眼神却没在书上,而是时不时扫向门口。
“刘哥,总部的人真会听我们讲完吗?”阿芳小声问,声音里还带着点紧张。
“你怕啥?”刘好仃笑了笑,“咱们讲的可是实打实的市场分析,不是来背课文的。”
“可总部那边……”小张也插了一句,“听说他们平时开会都是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那正好。”刘好仃把书合上,“咱们也不喜欢绕弯子。”
话音刚落,门开了,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走了进来,领头的是总部市场部的李总,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一眼就看到了刘好仃,点头笑了笑,“刘工,听说你们团队对国际化合作有些想法?”
“有。”刘好仃站起身,把准备好的资料推到桌中央,“我们想从学习开始,先了解国际市场,再找合适的切入点。”
李总坐下来,翻开资料,“说说看,你们打算从哪儿切入?”
刘好仃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他们的计划。他讲得不急不缓,像是在跟老朋友聊天,但每一句话都踩在点上。从学习案例到目标市场分析,再到潜在合作方的接触方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会议室里的人听得认真,偶尔点头,偶尔低声交流几句。
“你们考虑得很周全。”李总听完后,合上资料,“不过,国际市场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我们明白。”刘好仃点头,“竞争激烈,合作门槛高,但我们也做了准备。”
“准备什么?”
“先了解别人怎么做的。”刘好仃把那本书推过去,“再分析我们的优势,最后找机会。”
李总笑了笑,“你们团队挺有意思。”
阿芳和小张对视一眼,松了口气。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带着团队回到深圳的玻璃厂,开始正式进入国际合作竞争分析阶段。
“咱们得先搞清楚,国际市场上哪些地方有机会。”刘好仃在会议室里布置任务,“大家分头行动,一个查政策,一个查市场,一个查竞争对手。”
“我来查政策。”阿芳举手,“虽然不太懂,但我可以学。”
“那我来查市场。”小张也跟着表态,“看看哪些国家对玻璃产品需求大。”
“我查竞争对手。”老李笑了笑,“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分工明确后,大家立刻投入工作。信息查起来比想象中难,资料分散、语言障碍、数据来源不明,每一项都像一道关卡。
“这政策条文看得我头都大了。”阿芳一边翻资料一边抱怨,“这国家的法规比我们还复杂。”
“你这还算好的。”小张指着电脑屏幕,“这个市场的数据,有的是三年前的,有的还是手写的报告,根本没法比对。”
“你们别急。”刘好仃端着两杯咖啡进来,“慢慢来,信息这东西,急不得。”
“可咱们得快点啊。”小张皱眉,“总部那边都等着呢。”
“快也要稳。”刘好仃放下咖啡,“你们现在不是在做题,是在找路。路找错了,走得再快也没用。”
团队成员点点头,继续埋头查资料。
几天后,他们请来了一位行业专家,专门分析国际竞争对手的合作策略。
“这些企业,有的是百年老厂,有的是新兴势力。”专家指着投影仪上的图表,“他们在合作上有个共同点——不是光靠价格,而是靠技术、服务和品牌。”
“那咱们呢?”阿芳问,“咱们的优势是什么?”
“你们的优势是灵活。”专家笑了笑,“大企业做决策慢,你们可以快速反应。但劣势也很明显,品牌影响力不够,技术储备也不足。”
“那怎么办?”小张问。
“找突破口。”专家说,“比如,某些新兴市场,他们对高端产品的需求还没被满足,你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合作做起,慢慢积累口碑。”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让大家把所有资料汇总,准备做一次总结分析。
“这次分析,不能只看表面。”他在会上强调,“我们要看到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要看到我们自己的位置。”
“我觉得咱们机会还是有的。”小张说,“虽然竞争激烈,但也不是没机会。”
“我也觉得。”阿芳点头,“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咱们就能打进去。”
“可不能太乐观。”老李摇头,“人家已经站稳脚跟了,咱们是新人,得有心理准备。”
“老李说得对。”刘好仃接过话,“咱们不能只看机会,也要看挑战。”
他们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把所有信息摊开,逐条分析。政策、市场、对手、自身优势与劣势,每一项都反复讨论。
“从数据来看,国际市场的合作门槛确实高。”阿芳指着表格,“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几乎被几大巨头垄断。”
“中东和东南亚倒是有些机会。”小张补充,“但那边的政策也不稳定,风险不小。”
“而且,竞争对手的策略各有不同。”老李说,“有的靠技术,有的靠价格,有的靠服务。咱们得找到一个平衡点。”
刘好仃听完后,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开口:“咱们现在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想要脱颖而出,不容易。”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那我们怎么办?”阿芳问。
“先认清现实。”刘好仃说,“再想办法。”
“想办法?”小张重复了一句。
“对。”刘好仃点头,“我们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得靠创新,靠差异化,靠别人没有的东西。”
“比如?”阿芳追问。
“比如……”刘好仃顿了顿,“比如,我们能不能提供一种别人没有的合作模式?”
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下来,但这次,是思考的安静。
窗外,阳光依旧明亮,照在玻璃上,折射出一片光斑。刘好仃望着那片光斑,心里已经有了下一步的方向。
“走吧。”他站起身,“咱们得开始策划拓展方案了。”
他转身拉开门,却见李总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你们分析得挺透彻。”李总笑着说,“总部决定,支持你们下一步的拓展计划。”
刘好仃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那就从创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