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之夜,乌龙寨的山匪如恶狼般到处拦路抢劫,肆意残害当地百姓。百姓们对其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这乌龙寨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匪首更是个邪门的家伙,多少会一点诡异的道行,动不动就摆出那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石头阵。县衙的官兵屡次出击,却都无功而返,甚至还折损了几名差人。无奈之下,县衙只得张榜悬赏,盼有能之士前来协助剿灭这伙猖獗的山匪。
而立之年的秦离尘,看完榜文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自信与决绝。次日,他连同县衙安排的人员,装扮成过往的商客,缓缓从山匪时常出没之地经过。
果不其然,一群凶神恶煞的山匪冲了出来。秦离尘与乌龙寨山匪头子乌鸦瞬间激斗在一起。只见刀光剑影交错,两人酣战百余回合。乌鸦渐渐不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想要施展道术逃离。离尘子岂会让他得逞,当即施展绝技“追风掌”,掌风凌厉,当场将乌鸦击毙。随后,他带领众人一举端了乌龙寨的老巢。
秦离尘为华郑县立下赫赫大功。在此过程中,他得知县衙的安大人爱民如子,是个一心为民的清官。突然,他想起了临行前师父的嘱咐“而立之年,命安为吏,除暴安良,为道筑基”,莫非这指的就是要辅佐这位安大人,通过护纲执法来修道筑基?掐指一算,自己今年正好是而立之年,于是便拜请在县衙做了个捕快。
安大人听后,高兴得眉开眼笑,立即进行了妥善安排。
没想到不足三年,秦离尘已亲手侦破盗窃案六十八起、抢劫案二十四起、命案八起、灵异案四起,功绩累累。加之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很快便一跃晋级成了捕头。
说起灵异案,秦离尘平生最难忘却的还是那次“风狐奇案”。
有一次,秦州地界出现了一个采花大盗,自称“风狐”。此人来无影、去无踪,奸淫偷盗,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短短数月,就在秦州地界作案数起,数名黄花闺女惨遭其侮辱并杀害,且案发处总留下一枚狐狸形状的剪纸以示威风,嚣张至极。官府屡次设计意欲诱捕之,却总能被他逃脱,为此官府也头疼不已,皆称此案为“风狐奇案”。
一日,月圆之夜,又一起“风狐奇案”发生了。依据以往的经验以及各种线索,尚未等风狐逃离,秦离尘便如鬼魅般堵住了他的去路。于是,两人激烈地交上了手。
风狐出招狠辣无比,每一招都透着致命的杀意。可秦离尘总能巧妙化解,身形如燕,辗转腾挪。转眼间已交手近一个时辰,最终风狐不敌,想凭借高超的轻功遁逃。秦离尘自然不能放过他,于是你追我赶,起起落落。两个时辰后,竟然已经追了足足一百余里。
最后,秦离尘抛出了一道定身符。只见金光一闪,符咒已牢牢地贴在了即将力竭的风狐身上。风狐再也无法施展轻功,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秦离尘为华郑县又立了一个大功,从此落得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百里追风”。
弹指一挥间,又是数年过去。凭借高超的武艺、敏捷的思维、过人的胆识,秦离尘侦破的大案、小案、奇案多达数百起。渐渐地,“百里追风”的名号响遍了三秦大地。安大人也因为治理华郑县成绩卓着,被晋级为秦州知府。
往事如烟,二十年匆匆而过。转眼间,秦离尘也已年过半百。
数月前,他突然提出想卸任回乡。安大人自然百般不舍,怎奈他去意已决。于是,便有了今日酒鼎香酒楼饯行的这一幕。
“秦捕头,我的老弟!你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安大人悲痛不已,声音颤抖。“本府比你年长一岁,明里你虽是我的下属,可我却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好兄弟!”
秦离尘双手一拱,悲声道:“大人,并非离尘不愿再辅佐大人。大人知道我本是一名道士,当年离山时,我的师父玉凤真人再三嘱咐,而立之年,命安为吏,除暴安良,为道筑基;半百之年,勿恋尘埃,茫茫红尘,莫再徘徊;水上石处,遇灵施才,入得道门,天地始开。在我而立之年,遇到了安大人,是命中注定要辅佐大人。可我不敢违背师父的嘱咐,理应在年过半百之时脱离世俗之事,重返山林修道。如今,我已经五十有一,是该到了回山潜心修道的时候了。可大人对离尘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秦离尘望着安大人,眼中也充满了惆怅。只是他强忍着,未曾表现在脸上,心里却不禁感慨良深,当年意气风发,而今双鬓微白,青丝变华发,人生恍如梦。此时,酒楼外秋风瑟瑟,落叶纷飞,仿佛也在为这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哀伤。
“离尘老弟!”安大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在胸腔中徘徊许久,方才缓缓吐出,沉声道:“临行之前,本府要送你一件东西。”
言罢,安大人自下人手中接过一把两尺有余的宝剑,双手郑重地递给秦离尘,继而道:“老弟,这把宝剑叫做五行宝剑,与当年曹操行刺董卓的七星宝刀本是同出一炉,是剑中至宝,乃昔年一友人所赠。此剑可避邪除妖,望能助你斩妖除魔,早成正果,请你一定收下,不枉我兄弟一场。”
秦离尘接过宝剑一看,果真是一把绝世好剑。
剑柄雕饰古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字熠熠生辉,并镶嵌黑、白、红、青、黄五种颜色的宝石,璀璨夺目;剑鞘雕饰龙纹图形,龙纹盘旋直至吞口,栩栩如生,仿若即将腾飞而起。剑虽还未出鞘,却已然能够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不同寻常的威力。即便是他修道三十余载,本该心如止水,此刻也不禁为之动容失色。
当年听师父谈起过七星宝刀,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可斩鬼辟邪,曾经乃汉末献帝时,司徒王允镇宅之刀!这把五行宝剑既然同七星宝刀同出一炉,那威力必定非凡,况且以五行命名,自然必有其独特之处。
秦离尘感激之余,动情道:“大人,这把宝剑真乃剑中之精。您的恩情离尘无以为报,这几张灵符就留给您,一张隐身符,一张降妖符,一张定身符,一张御风符,一张平安符,每个灵符自有妙用,只需在危急时刻念动咒语便会施展功用。”说着,他连忙从怀里掏出几张灵符交给安启福大人,并传授了相应的咒语。
辞别安大人,秦离尘便独自一人,翩翩而去。
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秦离尘身上。他身着道袍,背负宝剑,手拿一柄拂尘,长髯微须,目光烁烁,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急行在山道上,身形如风,仿佛脚不沾地。若非所行之处皆无人烟,定会被当作是神仙下凡了。
自从离开官府做回云游道士后,秦离尘就用起了以前的道号,离尘子。
离尘子一路行走,师父的嘱咐时常在耳边响起,“水上石处,遇灵施才,入得道门,天地始开”,“若得天地一冲灵,方可再复白云山”。这几句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如先回白云山问个究竟。
离尘子打定主意,一路行走如飞。山路崎岖,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他想尽快回到白云山白云观参见离别已久的师父。想起师父,眼前便浮现出了师父慈祥的面容。离尘子暗忖,师父喜好云游四方,行医救人,不知这次回山能不能见到师父?
白云山又称双龙岭,也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宛如仙境,而称白云山。
高山之上白云飞卷,山水相互映衬,白云悠悠缭绕。松柏高耸参天,庙宇错落林立,实乃一处风水绝佳之地。
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海,行至白云山。见其山景秀美绝伦,遂结庐而居。白日里采药治病,夜间则炼丹修炼。他常设化教民,普济众生,又为民除奸恶,降妖除魔。因其医德高尚,医术精妙绝伦,除魔卫道,治病救人,被百姓尊崇为玉凤真人。这白云观便是在玉凤真人的主持之下修建而成。
要想尽快回山,就得走那捷径,而捷径便是翻过重重高山。离尘子愈发加快步伐,迈过无数条溪流、穿越层层丛林,渐渐步入那莽莽大山之中。
起初,沿途还有零星的几处人家,点点灯火,似有似无。渐渐地,深入大山深处,灌木丛林愈发浓密,除了那皎洁的月光倾洒而下,再无半点人间烟火之气。
一条小溪缓缓从山上向山下流淌,离尘子摘下随身携带的水壶,俯身灌了些水,仰头痛饮几口,再将水壶盛满挂回腰间。水中明月晃晃悠悠,若隐若现。天色已暗,抬头望去,明月正缓缓爬上山顶,清辉遍洒。
今夜乃是个月圆之夜,沿途常见无数山精地灵,望月而拜,吸纳日月精华,欲求尽早修成正果。不少精灵已然修炼出内丹,吐纳之间,颇有几分飘飘仙气,少说也有三五百年的修炼根基了。
离尘子心中暗想,当年师父教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之间,万物平等,皆可通过修炼而成正果。若非万不得已,不得斩尽杀绝,只要精灵不伤天害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些精灵也算是自然界的精华,或许有大造化也未可知。
他自顾自地行走,尽量避开这些山间精灵,尽量不去打搅它们。天色愈发黑暗,若再没有落脚之处,便只能在这荒郊野外露天而宿了。
向前方眺望,远处隐隐约约有亮光传来,离尘子当即加快脚步,心想即便自己武艺高强,强贼猛兽皆无所惧,但有人家能够借宿终归是好的。
不一会儿,一所茅屋赫然出现在眼前。四周围着一圈三尺来高的篱笆,那屋内透出的亮光,在这暗夜中显得格外醒目。离尘子轻叩柴门,紧接着,一位拄着拐杖、老态龙钟的老妪缓缓走了出来,其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女子和几个小孩儿。
“这么晚了,是谁啊?就不怕山间野兽吗?”老妪提高了嗓门,声音沙哑至极,仿佛是硬捏着嗓子挤出的话语。
离尘子满怀歉意,拱手答道:“无量天尊!大娘,我乃是过路的道人,因急于赶路,错过了宿处,不知可否在此借宿一宿?”
“哦!是个道长啊?能、能、能,这里您随便住,我们男人们都去外面打猎了,还没有回来,有好几个床铺。来来来,快进来吧!”老妪说着,满脸高兴地打开柴门。
“多谢您了,大娘!”离尘子谢道。
“不用、不用,远道而来,就是客人嘛!不用客气,哦,对了,这是我的儿媳和孙子、孙女们。”老妪笑呵呵地一边在前引路,一边指着年轻女子和小孩儿们说道。
虽说老妪热情非常,可离尘子却总觉这气氛透着几分怪异。
他边走边暗自思忖,这深山老林之中,尽是飞禽走兽横行。竟有这样一户人家,定有蹊跷,莫非是妖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还是多加小心为妙。
他默默从怀里取出一张降妖符,暗暗捏在手中,以防万一。
离尘子佯装若无其事,试探着问道:“大娘,这屋里就您老和这些妇孺居住,丈夫儿子不在时就不怕有强人吗?”
老妪微微转头,那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我们一家人隐居在此,这屋里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即使有强人,也不会拿我们怎么样的;况且这深山之中,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没有人愿意来的,更不用说什么强人了。”
当老妪将头转向前方时,她的嘴角竟隐隐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了难以觉察的狞笑。身后的年轻女子也转而偷偷地盯着离尘子,那眼里充满了恶毒和怨恨。
“那飞禽猛兽也时常出没,还是不安全啊!”离尘子为保万无一失,继续试探道。
老妪笑道:“这个请道长尽管放心,我们家男人们都是打猎的,我们吃惯了那些飞禽猛兽的肉,也喝惯了它们的血,不妨事的。”
离尘子拱手道:“哦!那我就叨扰了!”
“哪里的话!只要客人不嫌弃舍下简陋就行了。再说,好久没有客人来了,你今天能来,我们是分外的高兴!”老妪顿了一下,微微抬头并抬高声音问自己的女儿孙子们:“你们说是不是呀?孩子们?”
“是的,是的,我们很欢迎的,道长能来我们很高兴。”年轻女子附和道,那些小孩儿们也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一时间欢声笑语在这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突兀。
这时,离尘子正巧看到有几条毛茸茸的尾巴在她们衣裳下时不时地露了出来。
他的心猛然一颤,不由地暗忖,难怪这般蹊跷,原来是一群狐狸精,可得加倍小心了!
老妪笑呵呵地在前面引路,离尘子紧随其后,年轻女子和小孩们跟在后面。小孩们蹦蹦跳跳,显得异常兴奋,那欢快的身影在月色下透着几分诡异。
老妪命年轻女子为离尘子准备了一个房间,不多时,年轻女子便端来了一碗热汤,几个窝窝头和一些肉干。
年轻女子招呼道:“道长,家里简陋,就这点吃的,您别介意啊!”
“不会不会,大嫂,太麻烦您了!”离尘子微笑着答谢,可那心底却时刻都紧绷着警惕之弦。
年轻女子出去后,离尘子便卸下了包袱。他拿出一些自备的干粮吃了些许,又掏出随身携带的水壶喝了几口,并未去动年轻女子端来的东西,而是将那些东西全悄悄丢到了床底下。
夜渐深,夜色如水,月色似银,洒在这山林间,宛如一层薄纱。
离尘子行走了一天,此刻也困乏至极,但为了以防万一,他在床周边五尺之外谨慎地布下了几张降妖符,这才在床上打坐,渐渐进入了入定状态。
道法的修为境界,乃是根据练气的不同程度分成九层:元气(真气、原气)、宗气(后天之气)、卫气、罡气、道气、名气、恒气、玄气以及太玄气。与之相对应的道家境界分别为:元气境、宗气境、卫气境、罡气境、道气境、名气境、恒气境、玄气境以及太玄气境。
修道之人,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便可灵魂出窍,一日游遍三山五岳,故称为“魂游术”。不过此术颇具凶险,倘若在魂游之时,躯体遭到破坏,那灵魂返回后将无法回到躯体,时间一长,也许就真的变成游魂了。
魂游术初级阶段为“灵识术”,在这个阶段,修行者的灵魂虽未离体,但在打坐入定之时,可以感知到周围数丈范围内的事物。中级阶段为“离魂术”,这个时候,修行者打坐入定时,可以实现灵魂离体,可在周围几丈内游走。随着修行者道行不断提高,灵魂便可越走越远,随心所欲。
与道法的九层境界匹配起来,当修道者修行至“罡气境界”之时,灵识可洞悉方圆数丈之内的事物;修行至“道气境界”之时,便可以实现离魂;达到 “玄气境界”之时,魂魄离体后,便可一日游遍三山五岳;至于达到“太玄气境界”之时,已经肉身成圣,灵魂所至,亦是肉身所至,已无什么分别了。
目前,离尘子的修为已经达到“罡气境界”,入定后,灵识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方圆数丈之内的变化,再提升一个境界的话,就能够达到“道气境界”的修为,可以实现离魂。
此刻,他的灵识正清晰地感知到一只蛐蛐在屋角的坛子下,正在用后腿擦拭着自己的翅膀。不一会儿,这只蛐蛐便唧唧吱、唧唧吱地唱起了歌,那歌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脆。
夜半时分,一束白光从篱笆墙外倏地飞了进来,紧接着又有几束白光接踵而至,一转眼几只白色的狐狸落在了院子中央。最先进来的狐狸比其他几只狐狸大了一倍,并且有六条尾巴在身后微微摆动着,其他几只狐狸也有三条尾巴在身后摇曳。
传说有一种奇异的狐狸,被称为“九尾狐”,尾巴越多的九尾狐则表示道行越高,九尾狐中也良莠不齐,一般资质的九尾狐最多修到第三条尾巴的时候就很难再有突破,而且随着尾巴数量的增多修行也越难,能修到九条尾巴的狐狸,一般都拥有九千年以上的道行,每一尾则代表一千年的道行和“喜、怒、哀、乐、情、欲、嗔、妄、命”九种灵识之中的一种。 九尾渡了天劫,便可位列仙班,而这期间的艰难程度却难以想象。
离尘子的灵识捕捉到了这一切,猛然间睁开了眼睛,下床轻轻挪到窗边。
这时,又有几束白光闪过,原先的老妪和年轻女子也都出现在院子里。老妪不再是原先的老态龙钟之态,年轻女子亦不再显得那般朴素无华。这些人哪里还是刚才那种柔弱的村妇形象,此刻那种盛气凌人的模样,让离尘子不由地暗暗捏了把汗,心头仿若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月狐,没想到短短百年光景,你的道行又增长了一成,以这样的速度,再不出三千年,你将拥有九尾法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并可随心变化,与仙无异。”老妪看到六条尾巴的九尾狐,脸上露出无法言语的欢喜,那神情犹如在黑暗中觅得了一丝曙光。
被称作“月狐”的九尾狐看到老妪出现,立即化作了一位年轻貌美而又冷峻如霜的女子,其余九尾狐也均化作了人形,皆为年轻女子,向老妪行礼。
离尘子心里暗暗吃惊,自语道:“原来是九尾狐,这些狐狸修行可不低呀!”
月光皎洁,如霜如银,洒落在这庭院之中。微风拂面,如发如丝,轻柔地撩动着人心。
月狐白色的纱裙在微风下轻轻飘动,却始终无法遮掩她窈窕的倩影。她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平添几分诱人的风情。不点而赤的樱桃小嘴微微上翘,颇显几分调皮与可爱。如水中圆月般明亮的双眼、配以如玉般清癯的脸颊,构成一个完美无瑕而又冷峻如霜的美貌女子。几千年的修炼使她已经几乎摒弃掉了种种情感。
“可惜呀!”老妪转而悲声道,声音在这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凄厉:“你那哥哥资质本不在你之下,却不幸被人类杀死,人类真是太可恶了!”老妪眼中闪出仇恨的光芒,仿佛要将这夜色都灼烧起来。
“妈妈,自从上次别离后,我潜心修行,心无旁骛,加之吸收终南山龙脉地气,所以提升也就快了些。”月狐微微欠身向老妪行礼,此刻她的心中也升起些许难以形容的喜色,却不曾表现在脸上。
“闭嘴!”老妪恶狠狠地敲了一下手中的拐杖,怒道:“他可是你的亲哥哥,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这一声怒喝,惊起了枝头栖息的几只飞鸟。
月狐冷静的脸上略显无奈,轻声道:“妈妈,您也知道,我们走捷径修炼成正果九尾狐亲族几乎寥寥无几,当年雪狐老祖虽是一例,但她却是辅佐大禹王建立了夏朝,母仪天下,最终修得正果;而玉面狐祖本来在女娲娘娘的教导下可以修成正果,怎奈她却不珍惜机会,借苏妲己之身迷惑纣王,残害无辜,差点使我们九尾狐一族被灭门,可她却不思悔改,最终导致被斩首的下场……”
“不用你来教训我!”不等月狐说完,老妪便打断了她的话,厉声道:“害你哥哥风狐的人现在就在屋子里,我们确定他要路过此地,便早早在此等候。这次召唤你回来就是为了替你哥哥报仇的,你却如此这般,怎对的起你死去的哥哥?”
离尘子心中突然一惊,自语道:“原来是风狐,风狐竟然是这个狐群的一员!”更让他吃惊的是,这本来就是一个阴谋,幸亏早有预料,他接着往下看,目光愈发凝重。
只见那月狐道:“当年哥哥修炼邪功,几欲疯狂,他明知道那几天是冲关之日,法力最弱,也是灵力消散之时,却不顾一切去……”月狐还欲再解释,怎料再次被老妪无情打断。
老妪怒发冲冠,吼道:“够了,帮不帮在你,那个老道已经被我在汤里下了迷药,没有你,今天这个仇我们也一样要报。”
月狐还想再劝,见老妪怒不可遏的模样,只好缄默不语。
老妪不再理会月狐,转而对她身后的几名女子吩咐道:“银狐、明狐、心狐,你们三个带着孩子们守在前后院子,不要让他给跑了,我和飞狐前去会会这个臭道士。”
“是!”月狐身后的三名女子齐声应道,便携带一众小孩儿化作三束白光,分别向各处疾飞而去。这时老妪和年轻女子飞狐身上散发出一圈骇人的妖力,妖力扩散开来的瞬间,周围刮起了阵阵旋风,风声呼啸,犹如恶鬼哭嚎,令人毛骨悚然。
离尘子自语道:“原来如此,难怪当年百里追逐风狐,最后我可以轻易将其抓获,原来风狐是自作自受,竟然在冲关之时行凶,法力尽消。当年为了不引起百姓与衙门的恐慌,我并没有说风狐是妖,只是用道术封住了风狐的灵力,让他不能变化和现形,才将他正法,连安大人也是不知道的。”但此刻危急万分,容不得离尘子多想,他身形一晃,便来到床前,假装睡着躺在床上,而降妖符已被他牢牢地攥紧在手里。
此时的月狐,虽表面看似平静如水,但其内心却如波涛汹涌,有着道不尽的矛盾。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天色渐亮,接近卯时。山里的日出总是比平原上要晚一些。晨曦微露,却依旧未能驱散这山间的阴霾。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外面传来了几声急促的敲门声,在这寂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道长、道长、道长……”同时有人在喊,声音中透着急切与凶狠。
屋子里无人回应,片刻后,门从外面被打开了,一个年轻女子举着灯走了进来,正是飞狐。
飞狐轻轻地走到桌前,看了看盛汤用的碗,碗里空空如也,原本焦急的神色随即消失,狞笑道:“只要你喝了这个汤,保管神仙也要睡上三天三夜,今日就要吃你的肉,喝你的血,为我弟弟报仇。”
说着,飞狐的双手已变成了毛茸茸的利爪,寒光闪烁,一步一步向离尘子逼近。快接近床边时,忽然,从地下升起几道红黄色的电光,直直击中她的双手。顿时,飞狐身体像触电一样连忙向后面弹去,并发出凄厉的叫声,那叫声划破长空,令人胆寒。继而化作一道白光向屋外飞去。
离尘子横卧在床上,冷笑一声,假装不知,继续睡觉。
一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般,唯有那微微晃动的窗幔,似乎在诉说着方才的惊心动魄。
“妈妈,这个老道很狡猾,在屋子里布施了阵法,我还没有近他的身,便中了他的计。”飞狐喘着粗气,面色沮丧,满心懊恼。
老妪冷笑一声道:“好,果然有两下子,难怪风狐会着了他的道。今日,我要让他尝尝我天狐的厉害。”
说完,只见她全身妖力如潮汹涌,身后缓缓地升起了八条尾巴,紧接着身体渐渐变大,耳朵、眼睛、鼻子、嘴巴以及双手,通通都不再是人的模样,一只硕大的狐狸赫然出现在了院子里,足足有两头成年的牛那么大。
巨狐挥舞着一双巨大的利爪,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震耳欲聋,猛然间一张嘴,一团火球从狐狸的血盆大口中飞了出来,如流星般向小屋袭去。
瞬间,小屋子燃烧了起来,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火球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狐狸的口中。
眼看着前面的屋子燃起了熊熊大火,天狐和飞狐都发出了阵阵怪异的笑声,那笑声在这阴森的氛围中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此时,月狐眼中却闪过一丝惋惜和悲痛,她心中纠结万分,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是否该出手相救?
奇怪的是,屋子的火渐渐地熄灭了,一道黑影闪过,离尘子便出现在了院子中央,威风凛凛,仙风道骨,衣袂飘飘。
“妖狐,来吧!看你还有什么手段?贫道奉陪到底!”离尘子面色凝重,冷冷地说道,目光如炬,透着坚定与无畏。
原来,正在床上假寐的离尘子忽然发现屋子外面失了火,火势凶猛,热浪滚滚。心想,这回可不能再装下去了,否则就要被烧焦了。
他立即摸出一张引灵符,念动咒语抛向空中,只见符纸“噗”一声轻响,化成无数水滴消失了。接着,一团团的水汽凝聚在一起,飘向了屋子着火的地方,火渐渐地熄灭了。
看着眼前的变化,月狐眼中却多了一丝欢喜,那欢喜如流星般一闪而过,旋即又忧虑起来;而天狐眼中却露出了无比憎恨的目光,那目光似火般快喷出来了。
她嚎叫着,厉声道:“臭道士,原来你早就觉察到了,但你先不要得意,你杀死了我的儿子风狐,我今天一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离尘子面无惧色,冷笑一声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妖魔,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若你能放下屠刀,潜心修行,还自罢了,不然贫道今日绝不手下留情!”
“哈哈哈……”,天狐一阵狂笑,笑声震彻山谷,猛然一声大喝,一双利爪当空狂抓起来,无数道锐利的劲风像夜空中的闪电一般向离尘子袭去,离尘子慌忙挥舞拂尘迎上,并连连后退。
劲风贴着离尘子的耳朵和衣角飞过,破空发出刺耳的“哧哧”声,所击之处,无不爆响阵阵。击中巨石,溅起无数火星,宛如烟花绽放;击中树木,枝叶纷纷雨落,落叶飘零。劲风穿梭间,尘飞土扬,烟尘滚滚,霹雳阵阵,鬼哭狼嚎,好不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