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木星成功演化成一颗亚红矮星,即次恒星后,远在火星的人们亲眼目睹了宇宙史上这恢宏的一刻。
人们沐浴在木星所散发的柔和的桔色光芒中,脸上更是洋溢着欣慰与期许的笑容。
至此,太阳系有了第二颗太阳,源源不断的光和热将温暖每一个人。
这是救赎的一刻,是开天辟地的壮丽诗篇,更是人类文明开启下一个辉煌时代的开端。
时光飞逝,一晃5年匆匆而过,木星内部的氢核聚变已趋于稳定,原本不断吹向木卫二表面、全天肆虐的太阳风和伽马射线暴也日趋减少。
木星正在变成一颗稳定的次恒星。
在木星的持续照耀和加热下,处于宜居带的木卫二表面那75km-100km厚的冰层正慢慢融化,最多10年后,它将变成一颗拥有全球性海洋和陆地的广袤星球。
10年的时间转瞬而过。
木卫二变得更加温暖,其表面的冰层已基本融化,除了南北极两块狭小的区域仍被100多公里厚的冰川覆盖外,大部分地区的冰川早已融化殆尽。
尽管木卫二的大小只与月球相当,但它的水量却是地球的两倍,水量及其充沛,其地表那75km-100km厚的冰层融化后,形成了一个平均深度超过80公里的全球性海洋。
只是在它的北半球出现了一块面积约为35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陆地,它的四周被海水环绕,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海岛,其平均气温达到了5摄氏度,接近赤道的南部地区其最高气温更是达到了15摄氏度。
除了有持续的光照和全球性液态海洋外,木卫二还需拥有一个全球性磁场,如此,才能免受太阳风(已演化成亚红矮星的木星)的侵袭,才能锁住温度和大气。
木星成为一颗亚红矮星前,木卫二是拥有磁场的,但此类磁场是由木星磁场与冰层下的导电液态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次级磁场。
该类磁场虽然对于抵御太阳风与锁住大气和液态海洋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非常有限。
根据木星及木卫二开发署早些年对木卫二的实地勘测,以及后来所形成的《木卫二勘测报告》,人类早已完美解决了木卫二上太阳风肆虐的问题。
早在木星亚红矮星化前,木星及木卫二开发署就在木星与木卫二之间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反太阳风(亚红矮星形成的电磁风暴和带电粒子)装置。
该装置一直运转到现在,并在此后200多年的时间内,持续且有效地保护木卫二的次级磁场不被太阳风侵袭,达到阻止木卫二大气的逃逸并稳定其液态海洋的作用。
此外,木卫二被加热后,其地表上升的受热羽流和水蒸气受到在木星磁场作用下的带电粒子和带电尘埃的撞击,最终形成氢、氧分子。
相对轻的氢分子逃逸至太空,较重的氧分子留了下来,最终在木卫二的上空形成了200千米厚的富氧大气层。
根据测算,木卫二地表的氧气含量达到了18%左右,接近地球地表海拔2000米区域的含氧量,正常人基本不需要借助任何呼吸装置即可在其地表随意活动。
5年后,随着人类对木卫二地表的持续改造,其大气构成与含氧量将与地球趋于一致。
总之,木卫二上的这块超级海岛其温热条件与气候特征,已经非常接近地球北纬55度区域的气候条件,基本相当于中北欧地区的气候条件。
以上改造在20几年的时间里从未间断且逐步完善中,最终,一颗接近地球气候条件的太阳系第二个宜居星球,终于在持续改造的第25个年头诞生了。
经过人类对木卫二历时25载的持续改造,其温热条件及自然环境已经趋于稳定,基本达到了地球北半球春秋季节的气候条件。
人类已经不需要借助任何装置,即可在木卫二的地表自由活动,而且活动已扩展到全球任何区域。
于是,一场壮阔的太阳系系内星际大迁徙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帷幕...
人类开始大规模向温暖而宜居的木卫二迁徙,一时间,上千艘大型星际运输飞船、甚至连各类星际战舰及民用飞船都被征调,共同加入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星际大迁徙中。
这场浩大的星际迁徙整整持续了5年,最终,人类全部撤离了火星、移居到了木卫二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星际大迁徙的时间节点基本卡在了人类与泰伯星人在几十年前所签署的新《和平协议》所规定的撤离年限,幸运的是,时间还略有提前。
整整提前了8年。
时间的提前,意味着威尔顿当年所制定的《铺路者计划》取得了完美的成功,更意味着人类改造木星及木卫二这项开天辟地般的浩大工程成果非凡、意义重大。
不仅影响着太阳系行星分布和政治格局的重构,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根据之前的协议,人类将在协议签署后的第42年全体撤离火星并将该星球完整地交予泰伯星人,然后全部迁徙至木卫二上。
彼时,木卫二还是一颗冰封的冰冻星球,其母星木星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气态巨行星,质量远未达到形成褐矮星的13倍木星质量的最低临界条件,更谈不上形成亚红矮星的条件。
此后,人类与泰伯星人将共享太阳系并以木星为界,即人类拥有含木星以外的外太阳系所有天体,泰伯星人享有木星以内的内太阳系所有天体。
即二分太阳系。
彼此之间和平共存、互不侵犯。
242年后,人类将永久撤离太阳系,此后,太阳系将完全属于泰伯星人。
泰伯星人原本想用该协议将人类驱赶到寒冷冰封的木卫二上,困死、冻死人类,可不曾想,顽强的人类创造了天文学意义上的奇迹。
今日,宇宙级别的天文奇观在木星及木卫二上相继上演,一个成功晋身为一颗次恒星,另一个拥有了生机盎然的广袤陆地和一望无际的液态水海洋。
木星的亚红矮星化和木卫二的宜居,为人类留在太阳系继续繁衍生息争取了整整200年的时间。
这一切都离不开像栗剑峰、费尔南德斯、周芸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人类卫士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和顽强意志,更离不开像威尔顿、刘翰洋、李素佳等人高瞻远瞩的战略考量和勇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就在人类大规模从火星向木卫二迁徙的过程中,《铺路者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威尔顿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他太老了,150多岁的寿命让他饱受折磨,可作为第一任威慑泰伯星人的执剑者,他以惊人的毅力撑到了现在。
尽管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机甲xm1367采取了先进的生命科学技术屡次延长了他的生命,可终究还是无法抵御大自然的规律。
就在威尔顿的生命即将凋零之际,谁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威慑泰伯星人的执剑者,成了一个难题。
短时间内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因为继任者手握那件随时可以完全摧毁地月系统,严重破坏太阳系内行星轨道重塑、继而引发系内行星大碰撞事件的灭世大杀器——105克反物质武器。
足以可见这一职位的重要程度,它不仅确保着现有二分太阳系的既定事实和成果,更是全人类立足木卫二的安全基石。
可人选却悬而未决。
正当人类手足无措之际,威尔顿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提议将他的意识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然后上传到人类的网络系统中,继续担任威慑泰伯星人的执剑者。
提议很快被批准、通过。
既是安全之策,也是无奈之举。
在威尔顿生命的最后几小时,他的意识连同全人类赋予他的职责一同被上传到了人类网络系统中。
时光荏苒,当最后一批载着人类与物资的运输船队从火星飞到木卫二上后,历时数年的大迁徙终于落下了帷幕。
人类全部迁徙到木卫二上后不久,人们惊奇地发现,一条横亘在太阳系内火星与木星之间的黑色暗域骤然形成了。
这条暗域宽约1万公里,长约9亿公里,几乎将整个太阳系拦腰截成两截,在物理层面将太阳系分成了两大部分。
这条绵长的暗域不仅完全隔绝了太阳的光芒和磁场效应,更像是一堵密不透光、透风的巨墙,任何企图穿越它的飞行器要么因迷失方向而下落不明,要么被里面的防御系统所摧毁。
毫无疑问,暗域是泰伯星人所建。
泰伯星人修建暗域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全斩断与人类的一切往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贸易等诸多方面,甚至走私都是被严厉禁止的。
总之,两大文明是全域脱钩的。
泰伯星人害怕人类“窃取”他们的科学技术与军事科技,妄图利用暗域困死人类并锁死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为200年后终将到来的那场终极决战取得最终的胜利,打下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