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一回生,二回熟。
第二次一起吃全家饭,袁玉珠跟万子铭虽然互不理睬,但也算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和睦相处’。
因着明天就要分别,下次见面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袁玉珠有点感性,眼睛红红的望着女儿,眼神痴痴的。
她这个样子,万肇跟周黎晓看了,心里都不好受。
于是饭后,周黎晓决定,在这里住一夜。
“今晚我陪妈睡。”
袁玉珠巴不得。
万肇也没说什么。
这事就这么定了。
这一晚,母女两个抵足而眠,袁玉珠絮絮叨叨,似有说不完的话叮嘱她。
隔天一早,天还没亮,贺骏山就赶过来接人。
把人和行李都送上车,母女俩拥抱告别,袁玉珠骤然哭的抽抽噎噎,像是已经憋了许久。
万肇在旁边看着,等妻子抽抽噎噎坐上车,才伸手轻轻抱了下女儿。
“走了。”
爸爸的怀抱宽阔温暖,令人感到踏实可靠。
周黎晓热泪盈眶,点了点头。
“嗯。”
万肇转身坐上车,刚要关门,袁玉珠急忙开口:
“囡囡...”
周黎晓忙走上前,隔着车门看她。
“妈妈给你寄信,你一定要联系妈妈。”
“好。”周黎晓满口答应,“我一有空就给您寄信,妈妈放心。”
一想到自己可能要回到过去的日子,思念女儿而不能联络,袁玉珠就后悔决定跟万肇一起走,她现在恨不能反悔,冲下车说自己不走了。
万肇按住她手,将车门关上,沉声安抚她:
“好了,外面冷,让囡囡也早点回去,走吧。”
袁玉珠捂着嘴忍住哭声。
军用越野车开走。
周黎晓立在初秋黎明的冷风里目送,许久许久,直到车的影子都瞧不见了,才收回目光,怅然叹气。
*
万肇和袁玉珠离开后,周黎晓的日子没太受影响。
国庆假期结束,她回到学校上课,开始筹备科研院竞赛的事,为此还找张教授请教指点了几次相关学术问题。
京华大学内还没收到科研院即将竞赛拔人的消息。
张教授对她突然的勤奋好学,感到十分欣慰,自然知无不言。
等消息从校领导会议上传出来,他才后知后觉,周黎晓可能是早就得知这件事,想要通过竞赛提前进入科研院。
不过,他倒也不生气。
关于周黎晓的背景,校方领导层现在也都心知肚明。
她丈夫是军人,虽然品级不清楚,但能把程教授给从科研院一把手的位置上刷下来,这说明人家在首都的地位不一般。
有背景的人,总是能比普通人升级更快,这没什么可稀奇。
有一个背景不一般,又肯踏实上进,前程无量的学生,将来说出去,张教授自己脸上也有光。
他一点儿没觉得周黎晓‘走后门’提前得知消息,提前为竞赛做准备,是什么不耻不公的事。
甚至于,得知实情后,还主动找周黎晓打问,几次从旁指点。
周黎晓感恩于导师的宽仁负责,和倾囊相授,拿下竞赛名次的决心越发重。
转眼入冬,临近科研院组织的竞赛考试前两天,周黎晓还特地把自己写的论文和整理好的研究验算数据,拿去给万子铭看。
有这么个天才脑袋瓜的弟弟,不用白不用。
万子铭花了足足半个小时,看完她带来的一整套文件,嗤的失笑。
“你非得搞这么繁琐?把这两处删减,直接代入这个公式,就可以得出这个,然后该用燃点更高的.....”
周黎晓认真听完他的话,呆滞几秒,啧啧摇头。
“子铭,你不如跟我一起进科研院吧,你这头脑,开工厂浪费了。”
万子铭翻白眼,把文件塞回档案袋,一把推给她。
“也只有你觉得那是个什么好地方。”
经商能给他带来财富和自由,搞科研能给他带来什么?
“我一不爱国二没奉献精神,真要搞科研,还不如回去继承家业。”万小少爷一脸的不屑。
周黎晓听完无语,“能不能别瞧不起人?国内发展是落后一些,可正因落后,才需要更多人才来推进啊。”
她自信满满:“假以时日,我国一定能赶超其他发达国家,只是时间问题。”
万子铭呵笑:“时间,等你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了,我会请你来我的大庄园里吃西餐,喝洋酒,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退休养老,希望到时候你的牙口还好用。”
周黎晓懒得跟他杠,拿起东西起身走了。
*
科研院的竞赛选拔,在深冬举行。
周黎晓准备充足,一大早天不亮,就信心满满的奔赴考场。
这场考试汇聚了国内各大名校举荐的精英人才,还有地区科研院推上来选拔的科研员,跟这些人相比,无论是年纪还是资历,周黎晓都垫底。
卷子拿到手时,她的紧绷感达到顶峰。
等到考完试出来,外面下起大雪。
远远的,军绿色越野车停在台阶下的雪地里,格外扎眼。
贺骏山一袭军装笔挺,外罩黑色呢子大衣,举着把伞从车上下来,穿过散场的稀疏人群,健步窜上台阶,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打量。
周黎晓小跑着钻进伞下,抬手拍了拍他帽檐上的雪花。
“你怎么来了?”
“下雪了,我不来,你怎么回家?”
男人说着,一手揽住她肩,两人撑着伞匆匆下台阶,一边低声说话。
他问:“想吃羊肉锅么?一会儿回去顺路买点儿羊肉。”
周黎晓苦笑,“都行。”
“...怎么这副表情?”
她噘嘴,“大概因为没考好?”
贺骏山没说什么,默默给她打开车门,把人塞进车里,重新将门关上。
他大步绕过车头,收了伞,拉开驾驶门坐上来,一边发动车子,一边看了眼神情恹恹地小媳妇儿,清笑道。
“没考好就没考好,有什么大不了?”
周黎晓斜睨他,“你说呢?我要是落榜了,既辜负邓姨的一番心意和看重,又向导师证明了自己多没用。”
说着顿了顿,她叹气:“我看今天来参加考试的同志们,每一个都游刃有余,紧张的好像只有我。”
“游刃有余...”
贺骏山哂笑,“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会落榜,要么就是自诩不凡觉得自己一定会被选中。不管是哪种,从态度上他们就输给你了。”
周黎晓微愣。
贺骏山摇头轻叹,“首都单位选拔人才,成绩和能力固然重要,但人品和成分也很重要,考场的监考官不止在看你们谁作弊,还在给你们对号入座。”
“有时候被挑中的,往往不是成绩最出众的那个,而是由科研院领导层一致商议决定,在成绩基础的条件上综合能力方方面面更合适的那个。”
“你觉得,地方来的人,除非做出过杰出贡献,否则,谁比你更合适留在首都科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