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及第在直播间里侃侃而谈:老铁们,福王当上监国后,发布了一系列新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纳贤才。不过这个的定义,可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诏令里说得很清楚,除了那些犯过重大错误的官员,其他人才都可以酌情任用。这看似开明,实际上却给某些特殊人物打开了方便之门。
弹幕立刻活跃起来:
网友【熬夜冠军】:我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网友【一颗仙人掌】:这分明是在给某些人铺路啊。
朱及第调出阮大铖的资料:要说这场风波的核心人物,非阮大铖莫属。这位老兄可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资历很深。但因为当年站错队,被列入,十七年不得为官。
叶赫那拉大贝勒插话:最戏剧性的是,当年他和东林党的左光斗本是同乡好友,却因为一个官职的任命反目成仇。从此阮大铖就对东林党怀恨在心。
碳水教父嚼着薯片说:这不就是典型的因爱生恨嘛!
朱及第继续讲述:这时候,马士英出场了。六月初六,他上书极力推荐阮大铖,说他精通军事,应该重新启用。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分析道:马士英这一招很高明。他不仅还了阮大铖的人情,更在朝中多了一个强力盟友。但这一举动,直接点燃了朝堂的火药桶。
画面显示朝堂上激烈的争论场面。叶赫那拉大贝勒东林党的反应异常激烈。姜曰广直接递交辞呈,高弘图更是直言逆案是先帝钦定,不敢擅改
朱及第补充:最狠的是兵部侍郎吕大器,他把矛头直指马士英,说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下子,朝堂彻底分裂了。
奉天殿内,朱元璋听着天幕,眉头紧锁:这个马士英,倒是懂得培植党羽。
徐达沉吟道:上位,用人固然应当不拘一格,但启用这等有污点之臣,确实容易引发朝局动荡。
李善长点头附和:更重要的是,此时正当用人之际,却因一人之故,导致满朝文武对立,实在得不偿失。
朱标若有所思:如此看来,史可法想要调和双方,反倒里外不是人。
朱棣则注意到另一个重点:这个阮大铖,分明是在借机报复。提出,就是要打击东林党。
宋濂叹息道:党争之祸,甚于外敌啊!
刘三吾补充:可见治国之道,重在平衡。既要广纳贤才,也要防范小人借机上位。
朱及第在直播间里神色凝重地说:老铁们,上回说到马士英和阮大铖因为启用逆案之人的事,被东林党围攻得焦头烂额。这两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很快就想出了反击的办法。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马士英和阮大铖因为以前跟过魏忠贤,一直被东林党抓着这个把柄。现在他们决定以牙还牙,也要找东林党的软肋。
弹幕立刻热闹起来:
网友【熬夜冠军】:这是要互相伤害啊!
网友【一颗仙人掌】:看来要上演一场撕逼大战了。
朱及第调出史料:阮大铖不愧是老谋深算,他很快就发现东林党一个致命的弱点——在北京沦陷时,不少东林党人投降了李自成。
叶赫那拉大贝勒接着说:于是阮大铖想出了这个主意。他把那些投降过李自成的官员都列入名单,要求严查。这一招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碳水教父边吃零食边说:这招够狠啊,直接打在东林党的七寸上!
朱及第补充:更厉害的是,阮大铖把这些投降李自成的行为统称为,要求一律严惩。这下东林党可就难受了。
叶赫那拉大贝勒分析道:最让东林党难堪的是,他们一向以忠君爱国自居,现在却被爆出这么多人要投降过。这让他们在道德上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朱及第接着说:虽然史可法试图缓和局面,认为不能只追究北京官员的责任。但在当时愤怒的情绪下,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
奉天殿内,朱元璋听着天幕,脸色阴沉:这个阮大铖,倒是懂得如何打击政敌。
徐达叹息道:上位,此等手段虽能一时得势,却会令朝堂更加分裂。大敌当前,实在不该如此内斗。
李善长摇头道:马士英和阮大铖这是要把私怨置于国事之上啊!
朱标担忧地说:如此一来,朝中再无宁日。清军若是南下,这分裂的朝廷如何抵抗?
朱棣却若有所思:这阮大铖虽然手段狠辣,但确实抓住了东林党的要害。
宋濂痛心道:党争之祸,一至于此!难道他们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吗?
刘三吾总结道:可见为政者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懂得顾全大局。如此互相攻讦,最终受害的是整个国家。
朱及第最后总结:老铁们,的出现,让南明朝廷的内斗达到了白热化。东林党和阉党余孽互相揭短,把朝堂变成了战场。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感叹:就在他们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北方的清军已经完成了休整。一个分裂的南明,如何面对虎视眈眈的强敌?这场内斗,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直播画面在南京朝堂的争吵声中渐渐暗去。可以预见,这个深陷党争泥潭的政权,正在一步步走向它注定的结局。
朱及第最后总结:老铁们,阮大铖的复出,让南明朝廷陷入了严重的内耗。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东林党内部也出现分裂。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清军的铁蹄正在步步逼近。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感叹:一个政权的衰亡,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的。南明最大的敌人,或许不是北方的清军,而是朝堂上永无休止的党争。
直播画面在南京朝堂的争吵声中渐渐暗去。这个新生政权,还未面对外敌,就已经在内斗中耗尽了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