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及第将画面切换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洛阳城,声音带着几分凝重:老铁们,要说清楚朱由崧为什么后来会被东林党人诟病,咱们得先回到李自成攻破洛阳的那一天。
画面中,洛阳城火光冲天,李自成的农民军正在攻城。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当时的老福王朱常洵,就是朱由崧的父亲,因为体胖跑不动,最终被农民军抓获处死。而年轻的朱由崧,却在混乱中侥幸逃脱。
叶赫那拉大贝勒指着地图说:朱由崧的逃亡路线相当曲折。他从洛阳先逃到怀庆,后来又辗转逃到卫辉,投奔了他的堂叔潞王朱常淓。这一路上可谓是惊险万分。
朱及第特别强调:但就在这次逃亡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朱由崧后来备受指责的事情。在渡过黄河时,由于追兵紧迫,他竟然抛弃了自己的嫡母邹太后,独自逃命去了。
直播间的观众立刻炸开了锅:
网友【熬夜冠军】:我的天,这也太不孝了吧?连自己老妈都不要了?
网友【一颗仙人掌】:是嫡母不是亲妈,朱由崧是庶子。福王妃没有嫡子。更何况乱世之中保命要紧,但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网友【午后红茶】:难怪后来东林党要拿这个说事,这确实是道德污点啊。
网友【发呆中】:看来这个朱由崧的人品确实有问题。
碳水教父一边吃着零食一边问:那后来东林党是不是就抓着这个把柄不放?
没错。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接话道,在南京议立新君时,东林党人极力反对立朱由崧,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在逃亡途中抛弃嫡母,是为不孝。按照儒家礼法,这样的人不配做皇帝。
朱及第补充说:东林党人还翻出旧账,说老福王这一支本来就得位不正。当年万历皇帝想立朱由崧的爷爷朱常洵为太子,就是因为东林党人坚持立嫡立长的原则才作罢。现在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老对手的后代登上皇位。
叶赫那拉大贝勒分析道:其实当时南京城内反对朱由崧的声音很大,如果东林党人团结一致,未必不能阻止他登基。但关键时候,兵部尚书史可法犯了个致命错误——他离开了南京,去了扬州督师。
朱及第惋惜地说:史可法这一走,南京城内就缺少了能够制衡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以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为首的勋贵集团,联合江北四镇总兵,迅速控制了局面。
画面显示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的场面。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叹道:等到史可法反应过来的时候,木已成舟。手握重兵的江北四镇明确表态支持朱由崧,东林党人已经无力回天了。
朱及第总结道:就这样,尽管有道德污点,尽管东林党人强烈反对,朱由崧还是在勋贵和军阀的支持下登上了皇位,史称弘光帝。而这场立嗣之争的失败,也预示着东林党人在南明朝廷中将处处受制。
朱及第看着屏幕上关于南明立帝的讨论,适时引入了新话题:老铁们,说到弘光帝朱由崧,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历史参照物——南宋的宋高宗赵构。以前咱们总笑话赵构偏安一隅、不思北伐,但现在看来......
他故意拉长语调,引得弹幕纷纷猜测:
网友【熬夜冠军】:主播这语气,该不会要给赵构洗白吧?
网友【一颗仙人掌】:其实站在赵构的立场,能稳住半壁江山也不容易了。
网友【午后红茶】:要是朱由崧能有赵构那两下子,南明说不定真能多撑几年。
奉天殿内,朱元璋听着天幕中的讨论,神色凝重。他缓缓开口:这个朱及第说得在理。咱以前总笑话那赵构懦弱无能,可现在......
他望向殿外,语气中带着罕见的无奈:现在咱倒希望这个朱由崧,至少能有赵构那些本事。
朱标闻言惊讶:父皇,您是说......
没错。朱元璋打断道,赵构虽然丢了半壁江山,但好歹保住了南宋一百多年国祚。若是这个朱由崧连这都做不到......
此时直播间内,讨论越发激烈:
网友【发呆中】:其实赵构的政治手腕还是挺厉害的,能在金军压力下维持那么久。
网友【风继续吹】:可惜朱由崧连赵构的皮毛都没学到,看看他后来干的那些事。
网友【熬夜看书】:要求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从希望出个李世民到只求有个赵构。
朱及第看着弹幕笑道:老铁们说得对,这确实说明大家对南明的前景很不看好。不过话说回来,赵构能在强敌环伺下维持住政权,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洪武朝堂上,朱元璋的担忧越来越重:那天幕说得对,赵构至少懂得平衡之道,知道倚仗岳飞、韩世忠这些良将。再看看咱这个不肖子孙......
他站起身来回踱步:江北四镇各自为政,朝中党争不休。这等局面,就是咱亲自去收拾都要费一番功夫,何况是他!
徐达见状劝慰:上位不必过于忧心,或许......
或许什么?朱元璋摇头打断,你们没听那天幕说吗?这南明立国之初就问题重重。咱现在只求他别连赵构都不如!
朱棣在一旁听得心惊,他明显感觉到父皇在说这些话时,有意无意地瞥了他几眼。
李善长连忙转移话题:陛下,至少眼下南京还有个朝廷,总比群龙无首要强。
是啊,有个朝廷总比没有强。朱元璋长叹一声,咱现在倒要盼着这个不肖子孙,至少学学那赵构,别把最后这点家业也败光了。
他望着天幕,语气复杂:赵构...赵构...想不到有一天,咱朱元璋居然要指望自己的子孙去效仿这个懦夫!
直播最后,朱及第总结道:看来在很多人眼中,弘光帝朱由崧连做个明代赵构都难以胜任。那么这位被寄予至少要做赵构期望的南明皇帝,究竟会走向何方?咱们下回分解。
奉天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太祖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个仓促建立的政权,从诞生之初就背负着太多质疑。而在不远处的南京,弘光朝廷的命运之轮,才刚刚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