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藻前那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疯狂提议,如同在沉寂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在“反秩序联盟”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赞同者视其为打破僵局的奇策,反对者则忧心忡忡,唯恐操控那毁灭性的“秩序”之力会引火烧身,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最终,霍云以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压下了所有争议。风险固然巨大,但在秦桧一党步步紧逼、联盟亟需一场胜利来凝聚人心、打破恐怖氛围的当下,这无疑是唯一能迅速打开局面的方法。
计划既定,庞大的联盟机器开始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如同精密的齿轮般悄然运转起来。而负责统筹此次行动全局的,并非霍云本人,也非长于谋算的百晓生或贾仁义,而是远在落鹰涧的苏小婉。
这个决定,起初让部分联盟成员,尤其是那些桀骜的江湖人士和部分军中将领,心中暗自嘀咕。一个女子,身处偏远之地,如何能遥控指挥京城这等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行动?
然而,当苏小婉通过加密信道传来的第一份详细规划纲要摆在他们面前时,所有的疑虑都在缜密的逻辑与对细节的极致把控面前烟消云散。
规划纲要并非简单的指令堆砌,而是一份涵盖了情报、时机、人员、后勤、舆论、应变等方方面面的立体作战蓝图。
**情报方面:** 她要求百晓生不仅提供秦府的静态布防图,更要摸清秦桧未来三日内的精确行程,包括其会见宾客的时间、地点,甚至其在府内书房、寝居等核心区域的活动规律。同时,对京城内那些偶尔出现的、不稳定的“秩序”残留现象,进行更密集的监控和记录,分析其出现的时间、地点、持续时长和强度波动,试图找出某种潜在的规律。
**时机选择:** 苏小婉否定了急于求成的提议。她指出,行动必须在秦桧身处府中核心区域,且外界有足够“噪音”掩盖能量波动时进行。她将目光锁定在了三日后的“上元灯节”。届时京城取消宵禁,万人空巷,喧嚣鼎沸,正是掩盖非常规能量引动的最佳时机。而且,根据百晓生提供的情报,秦桧已应承宫中,会在灯节当晚于府内宴请几位关键党羽,届时他必然坐镇府中。
**人员调配与任务分配:** 她的安排细致入微。
* **玉藻前** 被赋予核心重任。苏小婉建议她不必进入秦府,而是在距离秦府一定范围、地势较高且能清晰观测到秦府核心区域的“望月楼”顶楼行动。任务是精确感应并引导那股不稳定的“秩序”残留,目标并非覆盖整个秦府,而是精准“点杀”秦桧所在的具体院落或厅堂。苏小婉甚至考虑到玉藻前可能需要特殊的介质或仪式来增强感应,询问她是否需要联盟协助寻找某些稀有材料。
* **百晓生** 负责情报总控与时机把握。他需要在上元夜实时监控秦桧的精确位置,并通过预设的隐秘信号,在最佳时机通知玉藻前发动。同时,负责监控城西灰白领域的任何异动,一旦发现领域因这次引动而出现扩张或其他剧烈反应,需立即发出撤退信号。
* **贾仁义** 负责制造“干扰”。他需要在上元夜,于秦府周边数个预定地点,策划几场“意外”——或是大型灯架“意外”倾倒引起小范围骚乱,或是安排人手制造几起无关紧要的盗窃纠纷,吸引京兆尹和巡逻兵丁的注意力,为玉藻前的行动提供掩护。
* **江湖人士** 与 **霍云旧部** 混编,负责外围策应与安全保障。一部分人伪装成游客或商贩,散布在望月楼周边及秦府外围关键路口,负责警戒,防止无关人员靠近或朝廷密探察觉异常。另一部分人则作为快速反应小队,隐藏在更远处的安全屋,一旦行动暴露或出现意外,负责接应玉藻前等人撤离。
* **霍云** 则坐镇武安侯府,统筹全局,并负责应对可能出现的朝堂突发状况。苏小婉特别指出,行动无论成功与否,秦桧一党都可能借机发难,霍云需提前与朝中盟友通气,做好应对弹劾与舆论反击的准备。
**后勤与应变:** 她规划了多条撤离路线,设置了数个临时安全点,并准备了应对不同等级暴露风险的预案。甚至连行动成功后,如何利用舆论,将秦府异象解释为“天谴”或“秩序反噬”的初步方案,都列出了几条可供选择的脉络。
这份规划纲要,逻辑清晰,思虑周全,将联盟分散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并为每个环节都套上了保险。其冷静与缜密,让即便是最挑剔的百晓生也暗自叹服。霍云看着手中那字迹娟秀却力透纸背的信笺,仿佛能看到苏小婉在落鹰涧那昏暗灯下,伏案疾书、殚精竭虑的身影。他心中那份因为将如此重担压在她肩上而产生的愧疚,稍稍减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信赖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
联盟的成员们,按照苏小婉的规划,开始分头行动。京城看似依旧笼罩在“秩序”的恐怖阴影下,但在那繁华与恐慌交织的表象之下,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无声息地向着秦府收紧。
玉藻前在勘察过望月楼后,表示位置尚可,但她需要一些蕴含“空间”或“折射”特性的晶石粉末,用以构筑一个临时的能量引导微阵。贾仁义动用了所有商业渠道,终于在一天内,从一家西域胡商手中,重金购得了一小袋品质上乘的“月光石”粉末。
百晓生的情报网络全力运转,不仅确认了秦桧上元夜的宴会安排,甚至买通了一名秦府负责采买的下人,能够大致知晓宴会进行时,秦桧通常会位于府中哪座厅堂。
江湖人士与军中好手开始熟悉各自负责的区域,演练着各种应对突发情况的暗号与配合。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
拔除秦桧,这联盟的首次亮剑,其锋芒并非刀枪,而是那令人谈之色变的“秩序”之力本身。而远在落鹰涧,那个昏迷不醒的男子眉心的紫芒,似乎也随着这场针对“秩序”的逆袭行动的临近,而微微闪烁了一下,仿佛某种沉睡的意志,感受到了外界的风云激荡,即将与之共鸣。
苏小婉站在落鹰涧的屋外,望向京城的方向,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目光沉静如水。她知道,自己制定的计划并非万无一失,那不可控的“秩序”之力是最大的变数。但这是联盟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序幕将启……”她低声自语,袖中的手微微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