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的余波在隐秘渠道中缓缓荡开,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之下是各方势力的重新审视与布局。天枢楼的调查指向了几个可能的方向,但线索如同缠绕的丝线,一时难以理清头绪。陈天纵并未急于报复,那条被灰隼擒获后又“意外”逃脱的舌头,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鱼饵。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另一片不见刀光剑影,却同样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场——商业。
悦来客栈的天字一号房内,烛火摇曳。陈天纵面前铺开的,不再是武道经络图或诗词草稿,而是一张详尽的江南物产分布图与漕运水道图。苏小小远在京城统筹全局,但江南的商业渗透,同样需要他这位阁主定下基调。
“阁主,这是天玑楼江南分部拟定的《货殖新策》初稿,请您过目。” 灰隼呈上一份卷宗,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同于往日的郑重。涉及商业,便是天玑楼的领域,即便是传递信息,也需格外严谨。
陈天纵展开卷宗,仔细阅览。这份计划远比之前小打小闹的肥皂、香水更为宏大和系统。其核心,不再仅仅是利用现代知识制造新奇玩意儿,而是试图切入江南经济的命脉,进行结构性渗透。
计划分为明暗两条线。
明线,主打“雅”与“利”结合。天玑楼将正式推出冠以“唯心阁”名号的系列商品。首推三样:
一为“琉璃镜”。此世已有琉璃,但多色彩浑浊,且难以制成清晰平整的镜面。天玑楼凭借陈天纵提供的“锡汞齐”法(经他模糊处理关键步骤后交由可靠匠人分步骤制作),能造出光可鉴人、毫发毕现的玻璃镜。此物一出,必将引豪门贵妇、名流雅士疯狂追捧,利润惊人。
二为“玉露茶”。江南本就产茶,天玑楼选取特定山场品质中上的茶叶,不追求最顶级的原料,而是在制作工艺上创新,结合部分现代提香、焙火理念,并严格控制采摘时间和加工流程,制出一种香气清幽持久、滋味甘醇爽口的“玉露茶”。再配以精心设计的素雅瓷罐与“品茗如修心”的宣传语,将其打造成文人雅士、修道之人彰显品味的必需品。
三为“百炼钢”。此非军械,而是针对高端刀具、农具市场。天玑楼秘密改进了炒钢法与折叠锻打技术,能稳定生产出韧性、硬度远超普通铁匠铺的钢材。以此钢材打造的剪刀、菜刀、犁铧,将以其卓越的耐用性,迅速占领实用工具的高端市场,并借此与众多手工业者、农户建立联系。
暗线,则更为关键。天玑楼将利用明线商品销售带来的庞大现金流与物流网络,进行两项至关重要的布局:
其一,建立“汇通银票”。初期仅在几个重点城市的天玑楼关联商铺试行,凭借其日益增长的商业信誉,发行小面额、可异地兑付的银票。此举旨在逐步挑战传统钱庄的垄断,掌控部分金融渠道,为未来更大的资金流动做准备。
其二,深度介入漕运。通过采购大宗原料、销售成品,天玑楼将与漕帮产生大量业务往来。计划借此,以合作、入股甚至暗中扶持代理人的方式,逐步渗透进漕运体系,获取这条南北经济大动脉的详细情报与一定影响力。
“计划不错。”陈天纵合上卷宗,眼中精光闪动,“但阻力亦可想而知。琉璃镜会冲击现有琉璃行当及铜镜匠人的生计;玉露茶会得罪原有的茶叶巨头;百炼钢更是动了许多铁行和背后势力的奶酪。汇通银票是虎口夺食,介入漕运更是险棋。”
“苏楼主已有预估。”灰隼回道,“明线商品,我们准备充分,技术领先,足以在初期形成碾压。暗线布局,将谨慎推进,优先选择利益捆绑,而非强行吞并。此外,所有产业,明面上皆由不同的代理人持股,与‘陈天纵’及‘阴阳阁’绝无公开关联。”
陈天纵沉吟片刻,提笔在计划书上批注了几处:“琉璃镜初期控制产量,走高奢路线,饥饿营销,避免过早引发全面反弹。玉露茶的宣传,可多与江南文坛联动,借柳文渊等名士之口推广。百炼钢……先从小型农具入手,惠及底层,积攒口碑。至于汇通银票和漕运,告诉下面,稳字当头,宁可慢,不可错。”
“是!”
天玑楼的机器,随着陈天纵的批复,开始全速运转起来。
数日之后,一场精心策划的“品鉴会”在杭州府最负盛名的“玲珑阁”举行。受邀者非富即贵,皆是江南地面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会场布置得清雅别致,空气中弥漫着玉露茶的袅袅清香。
当盖着红绸的琉璃镜被揭开时,满场皆惊!那清晰度远超打磨至极致铜镜的镜面,映照出宾客们惊愕、痴迷、乃至贪婪的面容。尤其是那些女眷,几乎瞬间就被俘获了心神。紧接着,吹毛断发的百炼钢匕首、削铁如泥的菜刀演示,更是让在场的豪商与务实派瞪大了眼睛。
而柳文渊等几位受邀前来的文坛耆宿,对玉露茶赞不绝口,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一盏清茗见本心”等赞语,更是将这场品鉴会的格调推向了高峰。
“唯心阁”之名,一夜之间响彻江南上层社会。琉璃镜有价无市,一面难求;玉露茶成为文人雅集新宠;百炼钢器具虽未大规模铺货,但其卓越性能已通过口耳相传,引发了广泛期待。
金钱,如同潮水般向着天玑楼汇聚。而在这繁华景象之下,暗线的布局也悄然启动。第一批印有特殊暗记的“汇通银票”在几家信誉良好的关联商铺悄然流通。天玑楼的管事,也开始带着厚礼,“拜访”漕帮在几个重要码头的管事。
悦来客栈内,陈天纵听着灰隼关于首批利润和暗线进展的汇报,面色平静。
商业的渗透,比刀剑更无声,却也更加深刻。它正在为阴阳阁铺设一张覆盖江南经济脉络的巨网,也为“唯心学社”的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
然而,他清楚,这只是开始。
巨大的利益,必然引来凶猛的觊觎。
江南的水,被他用商业的巨桨,搅得更浑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运河码头上忙碌的漕帮船只,眼神微眯。
接下来,就该看看,最先按捺不住的,会是哪一条闻到腥味的“鲨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