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巷口的石板路,张奶奶的小孙子就举着竹篮冲进了灯铺,篮子里装着几颗圆滚滚的野草莓,红得发亮。“林澈哥,虎娃哥,你们看!我用奶奶编的篮子摘的草莓,一颗都没掉!”
虎娃凑过去,捏起一颗草莓塞进嘴里,酸得眯起眼:“真甜!张奶奶编的篮子果然结实,比我编的强多了。”
林澈正低头打磨新劈的竹篾,闻言笑了笑:“张奶奶的手艺藏着巧劲呢,你看这篮边的收口,既不扎手,又不容易散架。”
说话间,巷里的孩子们陆陆续续跑来了,手里都拎着各式各样的竹篮——有的是歪歪扭扭的方篮,有的是圆鼓鼓的小筐,还有的学着张奶奶的样子,在篮角缀了片竹制的小叶子。“虎娃哥,教我们编带提手的吧!”“林澈哥,我想编个能装蝈蝈的!”
林澈把泡软的竹篾分发给孩子们,虎娃则蹲在地上,手把手教他们摆“十字底”。竹篾在小手里不听话地打滑,有的孩子急得鼻尖冒汗,有的却学得有模有样。张奶奶端着一碟麦芽糖进来,见孩子们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说:“别急,编坏了再拆,竹篾软着呢,经得住折腾。”
忽然,村西头的二柱子举着竹篮哭了起来——他好不容易编了半只圆篮,被弟弟撞得散了架。虎娃赶紧跑过去,捡起散落的竹篾:“我帮你修,咱们再加两根竹篾,编个更结实的!”林澈也走过来,教二柱子把断了的竹篾巧妙地藏进纹路里:“你看,这样一绕,不仅看不出来,还更稳了,就像补衣服的补丁,也能藏着巧思呢。”
二柱子破涕为笑,捧着修好的竹篮左看右看:“真的!比原来还好看!”
日头爬到头顶时,孩子们的竹篮渐渐有了模样。有的装着自己捡的石子,有的养着刚捉的蝈蝈,还有的被大人派来装针线、盛杂粮。张奶奶站在门口,看着巷里跑来跑去的孩子,手里都晃着个竹篮,像举着一串串会跑的春天,忍不住对林澈和虎娃说:“你们看,这竹篾编的哪是篮子,是把日子串起来了呀。”
虎娃拎起自己编的小竹篮,里面放着几颗草莓,阳光透过竹篾的缝隙落在草莓上,映出细碎的光斑。他忽然觉得,这些带着毛刺、被汗水浸过的竹篾,比任何精致的玩意儿都珍贵——它们编起的不只是篮子,还有满巷的笑声,和一点点暖起来的日子。
竹篾碰撞的轻响混着孩子们的笑闹,在巷子里荡开一圈圈涟漪。二柱子刚修好的篮子里,蝈蝈“唧唧”叫得正欢,引得几个孩子围过去扒着篮子看,指尖小心翼翼地戳着竹篾缝,生怕惊了这小生灵。
张奶奶笑眯眯地往孩子们手里塞麦芽糖,黏黏的糖丝牵在指尖,像把笑声都粘在了一起。虎娃趁机拿起一根竹篾,给旁边的小女孩演示如何把篮底编得更稳:“你看,这根压下去,那根挑起来,像在玩捉迷藏,编出来的底就不会漏东西啦。”小女孩学得认真,竹篾在她手里虽有些打结,却也慢慢显出错落的纹路。
林澈则被几个男孩围着,他们举着篮子要比谁的更能装,有的往里面塞石子,有的摞起野果。林澈捡了片大叶子铺在最满的那个篮子里,笑着说:“装得再多,也得留个缝透气,不然蝈蝈该闷坏了。”一句话逗得孩子们直乐,手里的篮子晃悠着,里面的“宝贝”跟着颠颠撞撞,像在跳一支热闹的舞。
日头渐斜时,虎娃拎起自己编的篮子往家走,里面躺着半块没吃完的麦芽糖,还有片被风吹落的梧桐叶。他低头看着竹篾间交错的光影,忽然懂了张奶奶的话——这篮子装的哪是物件,分明是攥在手里的暖,是巷子里跑不散的欢,是把零碎日子一点点编结实的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