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着分班顺顺利利,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些插曲。在《关于高一年级文理分科工作的正式通知》还没贴上公告栏之前,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在校长周振邦的办公室里悄然打响。
这天下午,杨明宇被校长秘书一个电话叫到了办公室。
校长周振邦正戴着眼镜,慢条斯理地品着一杯刚泡好的龙井。办公室里除了他,还坐着另一个人——教导主任王海德。
王海德一改往日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亲自给刚进门的杨明宇搬了张椅子,热情得让杨明宇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小杨老师,快坐,快坐!”王海德殷勤地招呼着,“校长今天可是特意泡了他珍藏的明前龙井,就等着你来呢。”
杨明宇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阵仗,叫鸿门宴可能有点夸张,但先礼后兵那是妥妥的。
他不动声色地坐下开口:“校长,王主任,不知道找我来有什么事?”
周振邦放下茶杯,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反问:“明宇啊,来一中多久了?”
“算上这个学期,刚好一年。”杨明宇答道。
“一年……”周振邦感慨地叹了口气,语气里充满了赞许,“一年的时间,你把一个全校公认的‘烂泥潭’变成了一块人人称羡的‘金字招牌’。说实话,这已经超出了我们当初对你的所有预期。你是我们江城一中最大的惊喜,也是我这个做校长的去年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这顶高帽子戴下来分量十足。王海德也在一旁拼命点头附和:“是啊是啊,杨老师现在可是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市里开教育会议,领导们都点名要听我们14班的案例。”
杨明宇知道正戏要来了。捧得越高,后面要谈的事就越大。
他只是谦虚地笑了笑:“校长过奖了,这都是孩子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周振邦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谦虚。他终于抛出了今天的主题。
“明宇,你也知道,马上就要文理分科了。这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次重新洗牌。学校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对高二年级的师资力量进行一次战略性调整。”
他顿了顿说道:“我们决定,将全年级理科成绩最顶尖的学生全部集中起来组建一个新的‘理科超级重点班’。这个班将代表我们江城一中未来的最高水平,是我们要用来冲击清北、冲击全省状元的王牌之师。”
王海德在一旁适时地补充道:“这个班的资源将会是全校倾斜的!最好的多媒体教室,最优先的实验器材使用权,甚至还会配备专门的竞赛辅导团队!”
话说到这个份上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杨明宇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周振邦看着他说道:“而这个王牌之师的掌舵人,学校研究决定由你来担任!”
这个任命对于任何一个有事业心的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步登天的巨大诱惑。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将拥有全校最优秀的生源,最顶级的资源,最光明的前途。你不再需要费尽心力去转化差生,你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轻轻一推,就能创造出耀眼的成绩。你的履历上将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校级领导的位子都在向你招手。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拒绝的“阳谋”。
王海德满脸堆笑地看着杨明宇,在他想来,这个年轻人没有任何理由会拒绝这份天大的馅饼。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等杨明宇点头答应后,自己该如何“勉为其难”地安排人去接手“4班。
然而,杨明宇的反应却让办公室里的两个人大跌眼镜。
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喜或激动,甚至连一丝犹豫都没有。他只是平静地听完,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校长,那我们原来14班剩下的那些孩子呢?他们怎么办?”
周振邦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他会先问这个。他沉吟片刻回答道:“他们当然也会被妥善安排。成绩好的会跟着你进入新的重点班。剩下的,会和全年级其他学生一起,根据成绩平均分配到各个普通班里去。”
“平均分配?”杨明宇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
王海德赶紧解释道:“小杨老师你放心,这也是为了教育公平嘛。而且,你已经把他们的基础打得很好了,相信他们在任何一个班级都会有不错的发展。”
杨明宇笑了。
“校长,王主任。”他站起身对着两位领导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坚定的说道:“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和器重。但是,这个‘理科超级重点班’的班主任,我不能当。”
周振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王海德更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
“为……为什么?”王海德结结巴巴地问,他完全无法理解眼前的状况,“小杨老师,你是不是没听清?这可是全校最好的班!”
“我听得很清楚。”杨明宇的目光直视着周振邦,“但在我看来,最好的班不是学生成绩最好的那个班。而是最有凝聚力,最有生命力的那个班。”
“一年前,我接手14班的时候它在所有人眼里是个‘垃圾桶’。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和那五十多个孩子一起把这个‘垃圾桶’一点一点地打磨成了一个还算像样的‘奖杯’。现在,您要把这个奖杯上最亮的那几颗钻石抠走,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敲碎了,分到别的地方去当点缀。对不起,校长,我做不到。”
他的这番话说得极其不客气,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王海德的脸都吓白了,拼命地给他使眼色。
周振邦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没想到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人性格竟然如此刚硬。
“杨明宇同志!”周振邦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你要明白,这是学校的整体战略部署,不是在跟你讨价还价!服从安排是每一位教职工的基本职责!”
“我服从安排。”杨明宇寸步不让,“但我也有我的选择权。学校可以任命我去带任何一个班,但我申请继续带我原来的14班,无论它分科后还剩下多少人,无论它的番号怎么变。”
“你……”周振邦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许久,周振邦才缓缓地靠回椅背,他看着眼前这个油盐不进的年轻人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不解,但更多的,是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欣赏。
他当了二十多年的校长,见过太多为了争抢优秀生源、为了个人前途而斗得头破血流的老师。像杨明宇这样把一群“差生”当成自己的宝,宁愿放弃康庄大道也要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傻子”,他还是第一个见到。
“杨明宇,”周振邦的声音缓和了下来,“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真的想清楚了?放弃这个机会,你可能会比别人多奋斗十年,甚至二十年。你一手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比如林天、赵敏,他们将会在别人的班里,为你曾经的对手创造辉煌。你真的甘心吗?”
这是一个诛心之问。
杨明宇却笑了,笑得无比坦然。
“校长,我的教育理念可能和您想的不太一样。”他说,“我的目标,从来不是培养几个能考上清北的状元,去装点我个人的履历。我的目标是让我们14班的每一个孩子,无论他基础好坏,天赋高低,都能考上适合他的大学,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全员本科,一个都不能少’,而不是‘一两个精英,独占鳌头’。”
“林天和赵敏是雄鹰,就算没有我他们迟早也会飞上云霄。但我们班还有更多的孩子,他们可能是麻雀,可能是燕子,他们需要集体的温暖,需要团队的托举,才能安稳跨过高考的独木桥。我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的责任是守护整个鸟群,而不是只盯着那几只飞得最高的雄鹰。”
“所以我不甘心的,不是林天他们去了别的班。我最不甘心的是如果我走了,这个好不容易才凝聚起来的‘鸟群’散了。”
周振邦久久地凝视着他,办公室里只剩下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声响。
最终,这位执掌江城一中多年的老校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脸上的威严和怒气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些许无奈,又带着几分释然的复杂笑容。
“你啊你……”他指着杨明宇,摇了摇头,“真是个犟种!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的犟种!”
他端起那杯已经有些凉了的茶喝了一口,然后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好!我答应你!”
“学校的‘理科超级重点班’计划,照常进行。但是,我给你杨明宇和你的14班,一个特例!”
“分科后,原14班所有选择理科的学生将整体保留,继续组成‘新14班’!班主任,依旧是你杨明宇!”
“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守护着整个‘鸟群’的犟种,最后到底能带着你的麻雀和燕子们,飞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