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明晃晃的太阳结束了清明假期,准时挂在天空。林知意难得偷个懒,睡得正香,但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墙壁缝隙照射在林知意脸上时,她一骨碌就爬了起来,把淀粉搬到院子里晒着。
昨日早上下着雨,林知意出门的时候只得把淀粉放在屋里滴水,下午回来的时候淀粉已经不滴水了,但淀粉还是湿的。下午虽然没有下雨但也没有太阳,林知意又不能时时守着淀粉,干脆就放在家里继续晾着。晚上她睡前还在担心要是第二日还不出太阳的话淀粉怎么办,耽误做生意都是小事,要是一直不出太阳,淀粉发霉了,那才是折了夫人又赔兵。
沐浴着温和的日光,林知意伸了个懒腰,感叹自己运气还不错。
清明假期过完,林知意和栎儿照样去摆摊卖凉粉挣钱,不知是因为天气太热,还是凉粉太好吃,今天的生意出奇的好,才过去小半个时辰,三十二碗凉粉卖得一干二净,收入二百五十六文。看着满满一大兜的铜钱,林知意和栎儿很是欣喜,可林知意很贪心,她还想挣更多的钱。但有了上次教训,她不敢随意增加凉粉的量,决定还是再卖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第二日凉粉卖得也很快,母子俩收摊那一小会儿功夫还不停有人过来购买,得知卖光了都一脸沮丧的样子,埋怨自己来晚了。林知意很是高兴,觉得自己发财的日子不远了,但兴奋过后涌上来的是警觉,这会不会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陷阱?
但她很快放松下来,就算是个陷阱又如何?她不会冒然增加每日凉粉的售卖数量,更不会因为问的人太多而去屯大批量的豌豆,因为她没有那个财力支持;就算有人知道了凉粉的原材料是豌豆,从而控制豌豆涨价的话,涨就涨呗,大不了就不卖凉粉了!林知意想了想无论是哪一点对她都没有坏处,她也就不纠结了。
不过林知意还是想把家里的四十斤豌豆先磨出来晒着,凉粉的量该加还是得加,毕竟不能和钱过不去不是。
林知意到家之后把豌豆泡上,然后去了杨春兰家,说了明天要请她们夫妻俩帮忙磨豆子,夫妻俩一口就答应了。林知意说的是等她卖完凉粉回来再一起磨,没想到等她到家的时候夫妻俩都快磨完了。
磨完豌豆,林知意给了杨春兰夫妻俩四十文钱,杨春兰不接,只一个劲的说道钱给多了。林知意拉过杨春兰的左手,把用布包着的铜板塞到杨春兰手里,拉过她的右手盖在左手上,双手握住她的双手,迫使杨春兰拿稳铜板。真诚地道:“春兰姐,每一个人的劳动都应该被认可、被尊重。上次给三十文是因为我跟着一起干活了,而不是因为你们的劳动只值三十文;今天全部都是你们自己干的,所以得给你们四十文。安心快拿着吧,这都是你们该得的,以后我还会请你们帮我很多忙,到时候可别拒绝我啊。”
听见林知意这样说,杨春兰也不矫情,她爽快的道:“没问题,知意,那我以后就等着你的吩咐啦!你知道的,我什么都可以干的。”
林知意轻轻拍了一下杨春兰的脸,挤眉弄眼一阵之后戏谑地说道:“春兰姐,我哪敢吩咐你啊,你有人撑腰,我可没有人撑腰啊。”
杨春兰悄悄红了脸,不知想到了什么,随即理直气壮的道:“你怎么会没有人撑腰啊?你上次不还说栎儿爹要回来了吗?”
林知意惊掉下巴:完了!忘了这回事了!我的姐啊,你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林知意打着哈哈说起干活的事,把这一茬接过。
送走杨春兰夫妻后林知意又拜了一遍各路菩萨,才安了心。
都说机会与挑战并存,林知意纠结了很久,还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干脆赌上一把!这晚林知意做凉粉的时候又加了两碗淀粉,把凉粉的数量从三十二碗加到四十八碗。
次日,虽然卖凉粉比平日用了更长的时间,但是四十八碗凉粉还是卖完了,收摊时零星还有几个人过来询问。很显然这一把赌赢了,林知意喜滋滋的数着钱,今日收入三百九十二文。
林知意决定了,以后每日固定卖四十八碗凉粉,不管再有多少人询问都不再增加凉粉的数量,总要留点念想给那些头天没吃到的人。
每日需要的淀粉量上去了,劳动量也跟着上来了。林知意干脆雇了杨春兰和李山根磨豌豆,三天磨一次,一次磨四十斤豌豆,磨一次四十文钱。林知意很满意,只需要花一笔小钱就能让她从磨豆子这个苦差事里解放出来,杨春兰和李山根也很满意,活不是很累也不用离开家,能照顾孩子还能挣钱。
有了杨春兰和李山根的帮助,林知意轻松不少,她每日午时还没过完就能把凉粉卖干净,到家以后还有一个多时辰的空闲时间。无所事事的林知意在家闲了几天后突然想到了上次爬山时遇到的枇杷、樱桃和杨梅,杨梅现在肯定是没有熟的,但还有枇杷和樱桃呀,一想到枇杷、樱桃的滋味,林知意觉得肚子里的馋虫在翻滚咆哮。
好久没吃过的水果的林知意一刻也等不了了,她兴冲冲的提上篮子,拿上镰刀,带着栎儿,直奔后山而去。为了早点吃到美味的水果,林知意和栎儿中途没歇息,一口气爬到了枇杷树下。枇杷树下掉了一地的枇杷,但树上还挂得有一串串黄澄澄的枇杷,有的大方地把自己露出来,有的害羞地藏在绿叶下面,有的调皮地一半露出来一半躲在枇杷叶下。
林知意踮着脚摘了一串枇杷,分了一半枇杷给栎儿让栎儿自己剥着吃。林知意打量着手里的枇杷:枇杷个头和自己的大拇指一般大小,黄澄澄的颜色很是诱人。林知意剥开一个黄澄澄的枇杷,枇杷的汁水顺着她的手指往下流,,林知意把剥掉果皮的枇杷一分为二,中间几颗黑色的果核露了出来,把果核扣掉,剩下的果肉少得可怜,真是“皮不薄肉不厚核很大”,不过也总比没有的好。
林知意看着旁边笨拙的剥着皮的栎儿,她把第一个剥好的枇杷喂进栎儿嘴里,栎儿高兴地眉开眼笑。他也把自己剥好的第一个枇杷递到林知意的面前,林知意看着栎儿往下滴着汁水的手,有点下不去嘴,但栎儿期待的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她,她又不忍心拒绝让栎儿失望。林知意心一横,一口含住栎儿手里的枇杷,酸酸甜甜的滋味瞬间席卷了林知意的味蕾。林知意笑着道:“栎儿剥的枇杷真甜”,栎儿笑更甜了。
吃完手里的枇杷,林知意让栎儿站远一点,她要上树去摘枇杷。她刚才已经观察过了,最高处的枇杷好像个头更大一些、也更亮一些,林知意提着篮子,往最高处爬去。爬树对她来说不难,而且她很瘦,不必担心树承受不住她的体重。
栎儿看见娘像一只矫健的猴子一样,几下就爬到了最高处。
林知意兴奋地摘下一串枇杷,把枇杷拿到眼前才发现这一串枇杷上大多数都被鸟啄过了,有的被啄了一半,有的被啄了一两口,林知意把被鸟啄过的枇杷摘出来扔掉,扔完才发现一串枇杷就剩两个完整的,她干脆把两个完整的枇杷摘下来放进篮子里,连把都不要了。林知意又连着摘了几串最高处的枇杷,还是一样的情形,看着篮子里孤零零的几个枇杷,林知意哭笑不得:看来不只人会嘴馋,鸟也会嘴馋,嘴馋的鸟还是一个挑剔的鸟,要吃的话也不一个个吃完,一个吃一两口就不要了算怎么回事,算你会飞吗?
林知意干脆放弃了最高处的枇杷,留给会飞的鸟的去吃吧,她就不费那个劲了。林知意往下挪了一点,去摘中间的枇杷,中间的枇杷有树叶的保护,完整的较多,只是偶尔有一两个被鸟啄过的。很快,林知意就摘了满满一篮子的枇杷,母子俩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林知意把枇杷分成大、中、小三份,小的一份留给自己和栎儿吃,中的一份送到杨春兰家,大的一份送去村长家。枇杷好吃但不好保存,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分享吧!
摘完枇杷,三月很快就过去了。
这二十来天林知意狠狠赚了一笔钱,除去成本和各种花销,她现在有五两碎银和八百六十四枚铜钱,加上家里藏着的六百文钱,算起来也是小有存款。但林知意不满足于现状,她想在今年冬天来临之重建房子,她打听过了,大概需要六十两银子,然而她现在只有六两,缺口太大了,还是得另辟蹊径,多挣一点钱才行。
深思熟虑过后,她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她带着栎儿去县城卖凉粉,一路由杨春兰带着桃儿留在镇上卖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