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崇拜任何人:看他做什么,比听他说什么管用
村里的王大伯,以前总爱崇拜 “成功人士”。听镇上的老板说 “赚钱要靠诚信”,他就信了,结果买老板的种子时被坑了;听村里的 “能人” 说 “做事要靠人脉”,他就跟着混圈子,结果啥好处没捞着,还搭了不少钱。
后来王大伯学乖了,不再听人嘴上说得漂亮,只看人家实际做了啥。那个说 “靠诚信” 的老板,背地里总缺斤短两;那个说 “靠人脉” 的能人,其实总占别人便宜。王大伯常说:“书读多了,见的人多了,就知道成功的人说话都是半真半假。你别崇拜谁,多看看他做了啥,比啥都强。”
他还说:“人生最好的导师,不是那些嘴上光鲜的人,是父母弯腰种地的辛苦,是亲戚看你穷时的冷漠,是朋友背后捅刀的背叛。这些才是让你真正长大的东西,比听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2、文凭有用,但没那么重要:终身学习才是底气
村里的小李,考上大学时全家都觉得 “光宗耀祖”,觉得毕业后就能找个好工作。可毕业后,小李没找到对口的工作,只能在镇上的工厂打工,工资还没没上大学的小王高 —— 小王学了汽修,手艺精湛,老板器重他,工资比小李高不少。
小李的父母愁坏了,王大伯跟他们说:“文凭就是块敲门砖,现在这年代,作用越来越小了。你看培养一个大学生,学校老师有工作,周边商铺能赚钱,补习班也能捞一笔,可大学生自己就业越来越难。真正能立足的,是终身学习的本事,不是那张文凭。”
后来小李听了,在工厂里主动学技术,还利用业余时间学电商,慢慢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工资也涨了不少。他说:“文凭只能帮你进门,能不能站稳脚,靠的是不断学习的本事。”
3、你身边 90% 的人,盼着你落魄
村里的李四,以前总觉得 “自己朋友多,关系好”。他种大棚赚了钱,天天请朋友吃饭、喝酒,觉得 “大家都会为他开心”。可后来他的大棚遭了灾,亏了不少钱,那些以前跟他称兄道弟的朋友,再也没人主动联系他,有的还背后说 “活该,谁让他那么张扬”。
李四伤心极了,王大伯跟他说:“你别傻了,所谓的关系好,大多是假象。别人跟你好,要么是能从你这得好处,要么是能听你说些开心事,一旦你跌了谷底,能真心帮你的没几个,盼着你流落街头的倒不少。”
村里的人都懂:你过得好,别人嘴上羡慕,心里可能嫉妒;你过得差,别人嘴上安慰,心里可能窃喜。别太把 “朋友多” 当回事,自己强大,才是真的靠谱。
4、能上位的人,必有过人之处:别惹,要尊重
村里的张主任,以前总被人背后吐槽 “没文化、没本事”。有人说 “他能当主任,就是运气好”,有人说 “他肯定走了后门”。可村里的老支书跟大家说:“别小看他,能坐到那个位置上,肯定有过人之处。他可能文化不高,但处理邻里矛盾有一套;他可能不会说漂亮话,但做事踏实靠谱。”
后来有次村里分灌溉的水,几户人家闹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张主任去了,几句话就把事情摆平了 —— 他先听大家的诉求,再按田地的面积和庄稼的长势分配,公平合理,大家都服了。
老支书说:“不管你多看不起他,都要尊重他。他能爬到你爬不到的位置,就有让你过得不舒服的本事。你没必要巴结他,但也别惹他,井水不犯河水,才是聪明的做法。”
5、在领导面前,本事要藏三分:别抢风头,别当 “驴”
村里的小周,以前在镇上的工厂上班,总爱 “露本事”。老板交给的活,他总能很快完成,还总爱说 “这太简单了”;开会时,他总爱提很多建议,显得自己很厉害。可结果呢?老板觉得他 “不踏实”,还总把最难的活交给她,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就挨骂,最后还成了背锅侠。
后来小周听了王大伯的话,学会了藏本事。老板交给的活,他认真完成,不炫耀;开会时,他先听领导说,再适当提建议,不抢风头。慢慢的,老板觉得他 “稳重”,开始重用他,还给他涨了工资。
小周说:“在领导面前,别把本事全露出来,不然他会觉得没安全感,还会把你当牛做马。藏起三分本事,适当展示一下,让他知道你有能力,但别抢他的风头,才能过得舒心。”
6、你的圈子,决定你是什么人:跟着好的,才会好
村里的王五,以前总爱跟一群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天天打麻将、喝酒、说闲话,地里的活也不种,日子过得一塌糊涂。而隔壁的赵叔,总爱跟镇上的老板、农技专家打交道,跟着他们学做生意、学种植技术,慢慢的,赵叔的大棚越种越好,还开了家农产品网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王大伯常说:“跟着蜜蜂找花朵,跟着苍蝇找厕所。你跟什么样的人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跟漂亮的人接触,你都不好意思邋遢;跟上进的人接触,你都不好意思偷懒;跟会赚钱的人接触,你多少也能悟出点门道。”
后来王五听了,不再跟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来往,主动跟赵叔学种大棚。慢慢的,他也变得勤快起来,地里的活也种得好,日子也慢慢有了起色。
7、没千万资产,别跟人讲道理:实力才是硬道理
村里的张大爷,以前总爱跟人 “讲道理”。邻居占了他的地,他跟人讲道理;朋友借了他的钱不还,他也跟人讲道理。可结果呢?邻居不听,朋友也不当回事,最后还闹得很僵。
王大伯跟他说:“没千万资产,别跟人讲道理,纯属浪费时间。人不会被道理打败,只会被实力打败。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利益;你跟他讲利益,他才会听你的。”
后来张大爷学乖了,邻居再占他的地,他不再讲道理,直接找村里的干部,拿出土地证明,依法维权;朋友再借他的钱不还,他直接找律师,走法律程序。慢慢的,再也没人敢欺负他了。
张大爷说:“你没实力,说再多道理也没用;你有实力,不用讲道理,别人也会听你的。”
8、越没钱,越要挺直腰杆:别当弱者,要像强者
村里的李四,以前家里穷,总觉得 “抬不起头”。见了人就低着头,说话没底气,别人跟他开玩笑,他也不敢反驳,结果大家都觉得他 “好欺负”,总拿他寻开心。
后来李四听了王大伯的话,不再低着头,说话挺直腰杆,别人再跟他开玩笑,他也会笑着反驳。他还开始学种大棚蔬菜,天天起早贪黑,大棚里的菜长得越来越好,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李四说:“越没钱,越要挺直腰杆,让自己看起来精神、有能量。你越装弱者,越没人帮你;你越像强者,别人才会尊重你,才会给你机会。”
村里的人都懂:穷不是错,装穷、认怂才是错。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别人怎么会看得起你?挺直腰杆,努力赚钱,才是唯一的出路。
9、人际关系痛苦,是因为你不敢翻脸:该断则断,才清净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 “讨好” 别人。跟朋友相处,总怕得罪人,朋友做错了事情,她也不敢说;跟邻居相处,总怕翻脸,邻居占了她的便宜,她也忍气吞声。结果,她活得特别累,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差。
后来张婶学乖了,不再讨好别人,建立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朋友做错了事情,她会直接说出来;邻居占了她的便宜,她会直接要回来;有人触碰了她的底线,她会果断翻脸。
张婶说:“人际关系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不敢翻脸。你以为搞好人际关系就是和所有人都好,其实不是。你要懂得筛选,留下那些尊重你原则的人,赶走那些欺负你的人。这样一来,人际关系自然就好了,你也会活得舒心。”
10、任何选择,都有成本:想清楚,别后悔
村里的赵叔,以前总爱 “纠结”。想扩大大棚规模,又怕亏了钱;想陪孩子读书,又怕耽误赚钱。结果,他犹豫来犹豫去,大棚没扩大,孩子的学习也没顾好,后悔极了。
后来赵叔想通了:“人生的任何选择,都有成本。你想升职加薪,就要错过孩子的成长;你想赚钱发财,就可能没时间陪家人;你想安稳度日,就可能赚不到大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是你要想清楚,什么对你最重要。”
后来赵叔决定,先陪孩子读书,大棚维持现状。虽然赚的钱少了,但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好,一家人相处的时间也多了,赵叔觉得很幸福。他说:“得到的同时,必然会失去。想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然后果断选择,别后悔,就是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