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回报的付出,是慢慢熬自己的命
村西头的小栓,前年跟着邻村的赵老板去城里干装修。赵老板天天拍着他的肩膀说:“小栓啊,好好干,等这栋楼装完,我给你涨工钱,再让你当小组长。” 小栓听得心热,每天扛着油漆桶爬脚手架,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歇着,连春节都没回家。可等工程结束,赵老板揣着工程款跑了,别说涨工钱,连欠小栓的三个月工资都没给。小栓蹲在空荡荡的工地里哭,寒风刮得他脸生疼,手里攥着赵老板写的欠条,纸都被眼泪泡软了。
老周头听说了这事,专程去城里找小栓,蹲在路边给了他一支旱烟:“傻孩子,没回报的付出,就是拿自己的命熬。正经干活得像种庄稼,春天播了种,秋天能收粮,这样才敢接着种;要是播了种连草都长不出来,谁还会再费力?赵老板那是给你画饼,你把饼当真粮食,可不就饿肚子?以后干活得醒着点,没实在好处的活,干得越多,亏得越狠 —— 你的力气、你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命,不能随便给人糟践。” 后来小栓回了村,跟着镇上的建筑队干,干一天拿一天的钱,虽然累,可每到月底能摸到实实在在的工资,心里踏实多了。
2、赚不到钱,不是你不够累,是你会的太普通
村里的李大叔,在镇上的砖厂搬砖,每天天不亮就推着独轮车运砖,一车砖两百多斤,从早运到晚,肩膀被车绳勒出了紫印子,一个月也就赚三千多块。而村里的王会计,每天坐在合作社的办公室里算账,不用风吹日晒,月底能拿五千多,还能按时回家给媳妇做饭。李大叔心里不服气,跟老周头抱怨:“我天天累得直不起腰,咋赚的钱还没王会计多?这世道是不是不公?”
老周头抽着旱烟笑了:“不是世道不公,是你会的太普通。搬砖这活,只要有力气就能干,村里的后生、邻村的老头,谁都能来抢;可王会计会算账,还会用电脑做报表,这本事不是谁都有的。就像村里的刘木匠,会做雕花家具,方圆百里就他一个能做得那么精细,所以别人都愿意找他,给的工钱也高。想赚钱就得学别人不会的本事,让自己变得‘稀罕’。你要是只会干人人都会的活,就像地里的野草,长得再多也不值钱;你得变成地里的金穗子,别人才会把你当宝贝。” 李大叔听了这话,后来跟着王会计学记账,虽然一开始连电脑都不会开,可慢慢也摸出了门道,现在在村里的小卖部当收银员,赚的钱比以前多,也不用再搬砖受苦了。
3、最吓人的不是懒,是明知不对还往下烂
村里的后生小张,家里有三亩水田,可他天天窝在家里打游戏,田里的草长得比稻子还高。他娘天天在门口哭:“儿啊,去把田管管吧,再不管就荒了!” 小张头也不抬:“荒就荒,反正饿不死。我知道种地能收粮,可打游戏多舒服,动一动手指头就行。” 有回村里发救灾粮,小张去领粮时,村支书劝他:“小张,别总在家待着,跟你爹去学种大棚蔬菜,比你在家打游戏强。” 小张翻了个白眼:“我才不去,太累了,在家躺着多好。”
老周头见了小张,摇着头说:“懒不可怕,懒了还能叫醒;最吓人的是你清醒着往下烂 —— 你知道种地能过好日子,可你偏要选舒服的歪路;你知道学技术能赚钱,可你偏要躲在屋里浪费日子。人不怕被别人打败,就怕自己不争气。你自己放弃自己,就算老天爷给你机会,你也抓不住。就像河里的鱼,要是自己不想游,就算水流把它往上游推,它也会往下沉。” 后来小张的田彻底荒了,他爹气得病了,小张只能去镇上打零工,每天给人扛货,累得晚上倒头就睡,再也没心思打游戏。他才明白,清醒着烂下去的日子,比干活还难受。
4、你啥性格,就过啥日子
村里的王二婶,性子软得像棉花,别人找她帮忙,她从来不敢说 “不”。邻居张婶让她帮忙看孩子,她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就去,结果自己家的衣服晒在院子里,被雨淋得湿透;同村的李嫂借她的锄头,借了半年都不还,她也不好意思要,只能自己再买一把。每天忙到半夜,王二婶还得给家人补衣服、做晚饭,累得直叹气,可从来不敢跟人抱怨。
老周头看不过去,跟王二婶说:“二婶,你这性格,就活该过这么累的日子。不敢拒绝,别人就总把你的力气当免费的,今天让你看孩子,明天让你借东西,你不累谁累?不敢反击,别人就总把你当软柿子捏,占了你的便宜还觉得理所当然。人的日子都是自己选的,你软,别人就硬;你狠,别人就怕。别总抱怨日子苦,是你自己的性格把日子过苦了。你得改改,该拒绝就拒绝,该要的就得要,不然你这辈子都得替别人忙活。” 后来王二婶试着说 “不”,张婶再让她看孩子,她就说 “我得给孙子做棉袄,没空”;李嫂再借她的东西,她就说 “我明天要用,你得先还我”。慢慢的,没人再随便麻烦她了,王二婶终于能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日子也轻松了不少。
5、信 “人性本善”,早晚要吃大亏
村里的张婶,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总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自己好”。有人跟她借钱,她不打借条就给;有人让她帮忙保管东西,她连看都不看就收下。有回邻村的刘姐跟她借了两千块,说要给孩子交学费,结果刘姐拿着钱去城里打工了,再也没回来。张婶的丈夫气得跟她吵架:“你就是太傻,别人说啥你都信!” 张婶坐在炕沿上哭:“我以为她真有难处,咋能骗我呢?”
老周头劝她:“张婶,你就是太信‘人性本善’了。人心这东西,经不住利益的考验 —— 只要好处够多,再好的道德、再高的底线,都能被撕得稀碎。别人永远是别人,不会真为你着想,只有你自己才会心疼自己的钱、自己的力。你善良,别人就会利用你的善良;你绝情点,别人才不敢随便坑你。就像村里的周掌柜,跟人做生意,该签的合同绝不马虎,该要的钱一分不少,所以他从没被人坑过。以后别再随便信人了,人心隔肚皮,你看不到里面藏着啥。” 张婶后来学聪明了,有人跟她借钱,她会让对方写借条;有人让她保管东西,她会问清楚是啥,再也没吃过亏。
6、人是被伤熟的,不是被岁月熬熟的
村里的李会计,以前是个毛躁的后生,说话直来直去,办事实在,见谁都掏心窝子。有回他帮村里的王大叔算账,王大叔说 “你帮我把账算清楚,我给你五十块钱”,结果账算完了,王大叔不仅没给钱,还跟别人说 “李会计算错了账,还好我自己查出来了”。李会计气得哭了一场,后来又被人骗着合伙做生意,亏了不少钱。慢慢的,李会计变了,说话会留三分,办事会多琢磨,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毛躁的后生了。
有人说 “李会计成熟了,是岁数到了”,老周头却摇头:“他不是被岁月熬熟的,是被伤熟的。你羡慕的成熟,背后都是别人没看到的伤。就像树上的果子,不是等日子到了就甜,是得经过风吹雨打,才能去掉涩味。人要成熟,就得付出代价,受一次伤,明白一个道理,丢一点天真。你得到了成熟,也失去了以前的简单。别羡慕别人沉稳,他笑着跟你说话的时候,心里可能还在疼;他办事老练的时候,可能以前摔过不少跟头。” 李会计自己也说:“我宁愿一辈子都那么毛躁,也不想受这些伤,可没办法,不受伤,就长不大。”
7、没了神秘感,你就成了普通人
村里的小芳,去年认识了邻村的小伙子阿强。一开始两人处得特别好,阿强觉得小芳温柔、懂事,小芳觉得阿强踏实、能干。小芳把自己的事都跟阿强说了 —— 家里的难处、自己的缺点,连自己小时候偷摘邻居家的枣子都没隐瞒。慢慢的,阿强对小芳越来越冷淡,最后跟她说 “我觉得我们不合适”。小芳哭着问 “我把啥都跟你说了,你咋还不喜欢我了”。
老周头跟她说:“小芳,人和人相处,就像隔着一层雾,雾没散的时候,都觉得对方好看;雾散了,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就觉得普通了。一开始你俩了解少,彼此都有新鲜感,就像刚摘的果子,没尝过的时候觉得特别甜;等尝多了,知道了果子的酸,就不觉得稀罕了。你把啥都告诉阿强,他知道你没啥特别的,自然就不珍惜了。最好的关系,就是不远不近,别把啥都往外说,留点神秘感,别人才会一直觉得你好。就像村里的老槐树,谁也不知道它的根扎了多深,所以大家都觉得它神秘,都愿意围着它聊天。” 后来小芳再跟人相处,不再把啥都告诉别人,反而有人更愿意跟她来往了。
8、信任碎了,再拼起来也是假的
村里的王大叔,以前跟邻居老李关系特别好,两人合伙种西瓜,钱和账都放在一起,从不计较。可后来老李偷偷把卖西瓜的钱藏了一部分,王大叔知道了,两人吵了一架,再也不合伙了。后来老李后悔了,想跟王大叔和好,还主动把藏的钱还了回来,可王大叔再也不相信他了,见了面也只是点点头。
老周头说:“信任这东西,就像摔碎的碗,就算用胶水粘起来,也有缝,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一旦信任没了,就算你再真诚,别人也会觉得你在骗他。就像被虫蛀过的麦子,就算把虫挑出来,也没人愿意吃了。所以别想着修复已经碎了的信任,没用 —— 你越想修复,越容易再被伤害。还不如彻底放下,重新找值得信任的人,别再跟以前的人纠缠。” 王大叔后来跟村里的小李合伙种蔬菜,两人把账算得清清楚楚,合作得很愉快,再也没出过事。
9、选啥都有代价,别又想又抱怨
村里的周掌柜,开了家布店,每天天不亮就要去镇上进货,晚上关店后还要算账,忙得连陪媳妇逛街的时间都没有;而村里的张叔,每天在家种地,不用那么忙,可赚的钱不多,别人盖新房、买新车,他只能看着。
有人问周掌柜 “你这么忙,不累吗”,周掌柜说:“累咋能不累?可我选了开布店赚大钱,就得受这份累;要是我想像张叔那样轻松,就得接受赚的钱少。成年人的世界,就像挑担子,你挑了沉的担子,就能走到更远的地方;你挑了轻的担子,就只能在近处打转。最怕的就是又想挑轻担子,又想走远路,还总抱怨路难走。你得想清楚自己要啥,选了就别后悔,咬着牙往前走 —— 谁的日子都不是轻松的,只是别人的累,你没看到而已。” 张叔也说:“我知道赚的钱少,可我不想那么忙,这是我选的,我不抱怨。”
10、跟谁走太近,都是给自己找祸
村里的李婶,以前总爱跟邻居张婶走得特别近,张婶家的事她都管,张婶的难处她都帮。张婶家的儿子跟人吵架,李婶帮着张婶的儿子说话,结果把对方得罪了;张婶家的鸡丢了,李婶帮着到处找,结果被邻居误会是她偷的。后来对方找了几个人,把李婶家的菜园子毁了,李婶又气又委屈,说 “我好心帮张婶,咋还落这么个下场”。
老周头说:“李婶,跟谁走太近,都是给自己找祸。你介入别人的生活,就得帮别人扛事,别人的麻烦就会变成你的麻烦,甚至会改变你的日子。就像你帮张婶的儿子,结果得罪了人,人家报复你,这就是你走太近的代价。你得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想办法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别去管别人的事,别去介入别人的生活 —— 别人的日子再好,也是别人的;你的日子再差,也是你自己的,管好自己就行。就像地里的庄稼,你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庄稼上,才能长得好;你总去管别人的庄稼,自己的庄稼就会荒了。” 李婶后来不再跟张婶走那么近,把心思放在种自己的菜、织自己的毛衣上,日子反而平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