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幽灵”引起军情六处外围人员“兴趣”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远航”内部泛起了警惕的涟漪。虽然商业扩张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歇,但这也提醒了陈晓,怀斯教授构建的高效商业机器和科尔指挥的“幽灵”网络,在带来巨大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正将“远航”推向更明亮的聚光灯下。
“远航”公司想要在阴影中继续安全地扩张,就需要更多像“非洲之星”这样,价值潜藏于未来,暂时不被主流视线关注的资产。
大卫·科尔站在陈晓的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份薄薄的地质调查报告和一份更厚的社会关系分析档案。
“老板,目标确认了。比属刚果,东部高原,一种当地人称为‘恩达卡’的深色重砂矿物。初步分析表明,富含一种叫做‘铍’的稀有金属。根据我们获得的有限军方资料和公开学术论文推断,这种金属密度低,强度高,对温度变化稳定,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高性能飞机、火箭发动机和导航仪器不可或缺的战略材料。”
陈晓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上面的专业术语和粗糙的手绘地图。内心吐槽:铍?这玩意儿现在除了实验室当稀奇,几乎没人要。但要是航空航天时代真的来临……这就是躺在泥巴里的金子。不,比金子还贵。
“西方巨头呢?”陈晓问。
“目光都集中在铀、钴、铜这些‘硬通货’上。‘恩达卡’?他们认为是土着部落捡来的没什么价值的‘黑石头’,偶尔用来做装饰品。”科尔语气带着一丝不屑,“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知道它未来可能的价值,而且……我们愿意用正确的方式去接触。”
“正确的方式?”
“是尊重,老板。”科尔推了推眼镜,“不是殖民者那套居高临下的施舍或者欺骗。根据我们团队中文化人类学专家的分析,掌握那片土地的‘雨林之豹’部落,非常看重传统和尊严。他们的老酋长卡邦戈,是个智慧而固执的人。”
陈晓点了点头。他深知,在某些地方,真诚比枪支和美元更管用。“团队组建得怎么样?”
“汉斯·施耐德,前oSS,地质学博士,精通法语和几种当地土语,性格沉稳,善于倾听。莎拉·琼斯,谈判专家,心理学背景,亲和力强,观察力敏锐。还有两名负责安全和后勤的前陆战队队员,背景干净,服从性强。”科尔汇报,“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携带了必要的礼品和勘探设备,将以‘独立学术考察队’的名义进入。”
这个组合,地质学家\/语言学家+谈判专家\/心理专家+老兵,标准的情报侦察队配置,如今被用来探矿和谈判。内心吐槽:用找铀矿的队伍去找商业矿脉,用策反地方武装的脑子去跟部落长老喝酒,这资源配置,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
“告诉他们,底线是:真诚,尊重,绝不承诺无法兑现的条件。目标是:独家、长期、低成本的勘探和开采权。必要的话,可以给予超出当前物质价值的‘尊重溢价’。”陈晓下达了最终指令,“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
比属刚果,东部高原,“雨林之豹”部落村落。
汉斯·施耐德穿着卡其布探险服,汗流浃背,但他依旧保持着学者的风度。他没有像之前的西方公司代表那样直接开出价码,而是请求按照部落传统,向酋长卡邦戈敬献了盐巴、布匹和几把品质优良的猎刀作为见面礼。
老酋长卡邦戈坐在一张斑豹皮上,眼神锐利如鹰,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周围围着部落的长老和勇士,气氛凝重。
“白人,你们想要‘恩达卡’?”卡邦戈的声音苍老而威严,“之前来的人,只想用几瓶劣酒和几块闪亮的铁片就换走我们的土地。你们呢?”
莎拉·琼斯上前一步,微微躬身,用事先练习过的、略显生涩的当地语言说道:“伟大的‘雨林之豹’首领,我们不是来购买石头。我们是来寻求合作。我们相信,‘恩达卡’是大地母亲赐予你们部落的礼物,它蕴藏着未来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你们,作为平等的伙伴,共同发掘这份力量,并分享它带来的收益。”
“合作?平等?”一个年轻气盛的部落勇士嗤笑道,“白人的话就像丛林里的溪水,听起来悦耳,却不知道源头是干净还是肮脏!”
汉斯没有生气,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箱子,里面不是钞票,而是更加详细的矿物图谱、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以及——几本精心保护的、关于部落传说和植物知识的书籍复印件,这是科尔团队费尽心思搜集来的。
“酋长,各位长老,”汉斯语气诚恳,“我们无意冒犯你们的传统和土地。我们只是想了解‘恩达卡’,了解它对于你们的意义。我们可以向你们展示,如何安全地取出这些矿物,而不过度破坏你们赖以生存的雨林。我们可以签订协议,保证雇佣部落的年轻人,培训他们技能,支付公平的报酬。我们还可以将每年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改善部落的医疗、教育,或者你们认为任何需要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天,汉斯和莎拉没有急于推进谈判。他们耐心地参加部落的集会,聆听长老们讲述部落历史和传说,学习他们的礼仪,甚至让随队的医生为部落的孩子看病。
莎拉敏锐地发现,老酋长卡邦戈最担心的,并非金钱,而是部落文化的消亡和年轻一代在外部世界冲击下的迷失。她调整了策略,在谈判中着重强调,“远航”的到来不是侵蚀,而是帮助部落掌握新的工具,在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守护自己的根。
同时,汉斯团队进行了小范围的勘探,证实了“恩达卡”矿藏的丰富和易于开采。他们甚至用带来的设备,向部落展示了“恩达卡”经过提炼后,可以制作出某种在特定光线下发出幽幽绿光的晶体,这让部落的人惊叹不已,开始相信这些“黑石头”确实蕴藏着不凡的力量。
真诚与耐心,加上展现出的专业与尊重,逐渐融化了隔阂。
最终,在部落的火塘旁,经过连续三轮彻夜的磋商,一份用当地语言和法文双语写就的协议达成了。
协议规定:“雨林之豹”部落授予“远航商行”旗下离岸公司为期三十年的独家勘探与开采权;开采区域严格限定,并需采用对环境破坏最小的方式;“远航”承诺雇佣不低于百分之七十的本地劳动力,并提供技术培训;支付一笔可观的、但远低于西方巨头习惯性报价的预付金;并将每年毛利润的百分之十五,注入由部落长老会与“远航”代表共同管理的“部落发展基金”,用于医疗、教育和文化传承。
条件之优越,远超科尔的预期。当加密电文将协议主要内容发回纽约时,连一向冷静的科尔都忍不住回复:“难以置信。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汉斯的回电很简单:“把他们当人,而不是土着。”
陈晓看着这份电文,内心吐槽:就这么简单?可偏偏那些傲慢的巨头们就是不懂。或者说,他们懂,但不愿意放下身段。看来,我这“人才策略”,算是押对宝了。
这份“非洲之星”矿产协议,如同一颗悄然埋下的种子,其价值在当下无人能识。但陈晓知道,当航空航天时代喷薄而来,这颗种子将长成足以让世界瞩目的参天大树,成为“远航”帝国最坚实的根基之一。
然而,就在陈晓为非洲的成功暗自欣慰时,科尔带来了一个从欧洲传来的、不那么和谐的消息。
“老板,汉堡的‘幽灵’报告,他察觉到有不明背景的人在打听我们收购那几家特种化工作坊的幕后资金和最终受益人。手法……很专业,不像是商业竞争对手。”
陈晓眉头蹙起。非洲的矿藏还在纸上,欧洲的麻烦却已找上门。
这前后脚的动静,是巧合,还是预示着“远航”的快速发展,已经触动了某些更深层次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