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葛亮的仪仗出现在西市口时,卖胡饼的老汉差点把擀面杖扔进锅里:“夭寿啦!丞相亲自来收市租了?” 结果却看见羽扇轻摇的相父举起一个糊满米糊的木勺笑道:“今日起,大汉娃娃的饭食—— 朝廷管添勺!”
---
公元234年,秋,长安西市。诸葛亮完成陇右初步的军事改革后又立即返回了长安,开始了他的人口激励政策推广。
迁都后的长安,日渐恢复昔日帝都的繁华。西市人声鼎沸,胡汉杂处,商贩云集,空气中弥漫着烤饼、香料和牲畜的气息。突然,一阵不大却清晰的鸣锣开道声打破了市场的喧嚣。人们惊讶地看到,一队并不张扬的仪仗缓缓行来,护卫着中间那辆熟悉的、装饰着“汉”字和“诸葛”旗号的四轮马车。
“是丞相的车驾!”
“丞相怎么来西市了?”
“莫非出了什么大事?”
百姓们纷纷驻足,交头接耳,既好奇又略带紧张。商贩们也忘了吆喝,伸长了脖子张望。
马车在西市最宽阔的十字路口停下。车帘掀开,一身常服、头戴葛巾、手执羽扇的诸葛亮缓步下车,身后跟着一脸严肃、捧着厚厚文簿的董允。
嗯,这出场效果不错,亲民又不失威严。选西市就对了,人多嘴杂,传播速度快!
侍卫迅速搭起一个简易的木台。诸葛亮登上木台,目光温和地扫过下面黑压压、带着疑惑面孔的百姓。他没有用朝堂上那种文绉绉的语言,而是提高了声音,用尽可能清晰直白的话语喊道:
“长安城的父老乡亲们!亮今日来此,非为公务,实有一桩天大的喜事,要告知诸位,更要让我大汉的娃娃们,沾沾喜气!”
百姓们更是好奇了,纷纷安静下来。
“陛下仁德,体恤百姓生养不易!”他朗声道,“自即日起,凡我大汉治下之民户,每添一口人丁,朝廷皆有奖赏!今日,亮便在此,当场兑现!”
他朝董允示意。董允立刻上前,展开诏书,用洪亮的声音宣读“人口激励新政”的核心条款:生儿赏粮布,多子减赋役,严惩溺婴等。
人群一开始是寂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议论声!有不敢相信的,有欣喜若狂的,也有持怀疑态度的。
“丞相……此言当真?”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壮着胆子喊道,“俺家幺儿刚满月,真……真能领到粮食和布?”
“自然当真!” 诸葛亮笑道,羽扇一指旁边。只见几名侍卫早已抬上来几个打开盖的大木箱,里面是满满当当、颗粒饱满的粟米,还有另一口箱子里放着叠好的、质地不错的麻布。
“来!这位大嫂,你便是我这新政的第一人!” 诸葛亮亲自拿起一个量斗,舀起满满的粟米,又让侍卫量出相应的布匹,当场递给了那又惊又喜的妇人。
“谢丞相!谢陛下!”妇人抱着孩子,接过沉甸甸的粮食和布匹,喜极而泣,连连道谢。
这一下,人群彻底炸开了锅!眼见为实!丞相亲自发钱发粮了!
“丞相!俺家婆娘刚怀上!”
“俺家有两个娃了!”
“俺……俺这就回家让婆娘再生一个!”
场面顿时热闹起来,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涌上前,七嘴八舌地询问、报名。董允立刻组织带来的小吏,现场摆开桌案,拿出提前与长安令协调好的户籍册,开始登记造册,核实情况,然后当场发放奖励!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诸葛亮内心想道:“完美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现场兑现,信用立竿见影!比发一百张告示都管用!啧,就是有点费丞相,得像超市促销员一样站着……”
诸葛亮并没有立刻离开,他一直在旁微笑着观看,偶尔还抱起某个胆大的孩子逗弄一下,询问百姓的生活情况,显得无比亲民。他还特意强调:“此非一时之策,乃国之常策!日后只需按籍册记录,至各郡县‘保婴官’处,便可按时领取!若有官吏胆敢克扣、拖延,尔等可直接向御史台,甚至向丞相府告发!查实严惩不贷!”
这番话,更是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整个长安,并迅速向周边州县扩散。丞相亲自在西市发“生子奖”的故事,成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其效果远超任何官方文书。人们对新政的信任度瞬间飙升。
长安试点,大获成功。
随后数月,在丞相府的强力推动和“长安样板”的示范效应下,人口激励政策在长安及京畿地区迅速铺开。登记新生儿数量明显增加,虽然暂时还看不到人口爆发式增长,但敢于生养、愿意生养的氛围已经开始形成。
推广全国,铁面巡按
见时机成熟,诸葛亮决定将新政推向全国。他将重任交给了办事极其稳妥、原则性极强的董允。
“休昭,长安之事,你已熟知流程。现命你总领全国人口新政推行之事,协调各州郡,设立‘保婴官’衙署,督导钱粮发放,定期向丞相府禀报进度。”
“臣,遵旨!”董允深知此事关乎国本,郑重接令。
然而,诸葛亮深知地方官吏的积弊和政策的“执行难”。再好经,也怕歪嘴和尚。必须有一个铁面无私、能震慑宵小的人,去监督全国的执行情况。
他想到了一个绝佳人选——吕乂。吕乂在历史上以清廉、刚正、治理能力强着称,曾任巴西太守,皆有政声,尤其擅长处理政务、核查账目,性格严峻,不徇私情。
“即刻召唤巴西太守吕乂入长安!” “诸葛亮”下令。
吕乂很快赶到。诸葛亮亲自接见,委以重任:“季阳,现加你为‘巡按御史’,持节,巡狩各州!专司督查‘人口新政’执行情况!你所至之处,可彻查府库账册,可询问乡里百姓,若发现胆敢阳奉阴违、克扣奖助、乃至虚报冒领之官吏,无论品级高低,可先斩后奏!我要这新政的每一粒粮、每一尺布,都实实在在发到百姓手中!”
吕乂闻言,神色凛然,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种肃清吏治、造福百姓的事,正合他的脾性。“臣,吕乂,领旨!必不负丞相重托,若有一丝一毫未落到实处,请斩臣头!”
很快,以铁面无私着称的吕乂,带着一支精干的稽查队伍,离开了长安,开始巡行天下。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无不凛然,新政的推行阻力大减,效率大增。
董允搞建设,吕乂当监工,完美组合!这下应该稳了。唉,当丞相真不容易,又得当cEo又得当hR,还得操心发奶粉……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几十年后能看到人口爆炸吧。
丞相府内,诸葛亮看着各地陆续报来的、开始缓慢攀升的新生儿登记数字,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项或许是这个时代最宏大的社会工程,已经成功地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目光又落在了另一份关于“鼓励寡妇再嫁与社会观念变革可行性报告”的竹简上,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啧……这个问题,好像比发钱发粮难搞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