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畔特意开辟出的、戒备森严的船坞内,一艘长达二十余丈的巨舰骨架已然成型。最重要的龙骨技术难关——大型木材的拼接与强化结构,在马钧和众多工匠废寝忘食的钻研下
,通过特制的铁箍、榫卯以及周晏提出的、用混合胶漆与麻絮填充缝隙的密封法,终于解决了强度与漏水的问题。巨大的龙骨如同巨兽的脊梁,稳稳地架在船台上,预示着北方水军即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一日,天高云淡,风平浪静。
周晏兴致勃勃地拉上了难得清闲的郭嘉,以及几乎长在都督府处理文书、此刻也被硬拽出来的贾诩,由典韦带着一队亲卫护卫着,登上了这艘尚未完全完工、但主体结构已然稳固的巨舰。
踏上宽阔的甲板,抚摸着那粗大而坚实的船舷,周晏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他这里敲敲,那里摸摸,时而蹲下查看龙骨与船板的接缝,时而踮脚眺望那高耸的、尚未挂帆的桅杆。
郭嘉裹着一件薄披风,虽面色仍有些苍白,但精神颇佳,他看着周晏那如同得了新奇玩具般的孩子气举动,不由失笑:“子宁,如此国之重器,怎不请主公与元让诸位将军同来一观?也好让他们安心,知我北方水军,未来可期。”
周晏正趴在一个预留的、显然是用来安装大型弩机的射口处朝外张望,闻言头也不回,话像是随口溜了出来:“叫他们来干嘛?万一这大家伙走到河心散架了,我们几个掉水里扑腾两下也就罢了,要是孟德和元让他们一起喂了王八,咱这曹营岂不是要当场炸锅?”
“噗——哈哈哈!”郭嘉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指着周晏,笑得前仰后合,几乎喘不上气,眼泪都笑了出来,“你、你这张嘴……咳咳……真是……”
一旁的贾诩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默默将视线投向波光粼粼的河面,仿佛在研究水文,对周晏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充耳不闻。
典韦则瞪圆了眼睛,挠了挠头,似乎在认真思考万一船真散了架,他该如何同时捞起都督、郭先生和贾先生三个人。
周晏浑不在意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船首最前端,张开双臂,迎着河风,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眺望着南方,想象着这巨舰未来配备上格物院正在研发的改良弩车、拍杆,组成庞大舰队横行长江的场景,一股豪情与穿越者特有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心中暗自得意:
“就这配置,这大船出马,我还能让赤壁之战输了?到时候把能携带的弩车、投石机什么的全都配备上,可能真就无敌了。”
他美滋滋地想着,仿佛已经看到东风烈焰在他强大的科技力量面前黯然失色的景象。
“子宁,独自在此发什么呆呢?莫非已在神游太虚,驰骋大海了?”郭嘉笑够了,走到他身边,用手肘轻轻顶了他一下。
周晏回过神来,嘿嘿一笑,指着脚下的巨舰,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占有欲:“奉孝,文和,你们说,这第一艘宝贝,我给它命名为‘都督号’,怎么样?够气派吧?”
“噗——咳咳咳……”郭嘉刚顺下去的气又被逗乐了,再次笑得弯下腰去,指着周晏,半晌才断断续续道,“都、都督号?你、你也不怕文若先生听了,直接……直接上书参你一个僭越之罪?哈哈哈哈哈……”
贾诩依旧面无表情,只是微不可察地挪动了一下脚步,离周晏远了些,那眼神分明在说:“我不认识他。”
周晏看着笑得不能自已的郭嘉,又看看刻意保持距离的贾诩,以及一脸憨直、显然没搞懂笑点在哪里的典韦,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河风吹拂着他略显凌乱的发丝,脚下是初具规模的钢铁巨兽,身旁是挚友与同僚,南方那片广袤的天地与未来的强敌,似乎都化作了此刻胸中激荡的风云。
他,已经准备好了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