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镜泊寻幽影初现
一日光阴,在争分夺秒的疗伤与紧绷的筹备中倏忽而过。
长白山营地依旧笼罩在肃穆之中,但那股大战后的死寂与绝望,已被一种更为尖锐的警惕与隐而不发的力量感所取代。张天师与空见神僧坐镇延吉,一方面继续主持大局,净化残余,安抚人心;另一方面,则凭借各自深厚的人脉与底蕴,发动一切力量,暗中追查“虚渊之隙”与“万魂血祭”的线索,并对内部进行着滴水不漏的甄别。
中央营帐内,吴道缓缓睁开双眼,眸中虽仍有疲惫未尽,但那混沌生灭的意蕴已重新稳固,太初道体上的裂纹在“血魄巫汤”和自身不懈的运功下,愈合了七七八八,只是神魂深处那缕被冥河反噬留下的冰冷,依旧如芒在背,需要时间慢慢磨灭。
他看向对面榻上的崔三藤。经过安魂息壤一夜的滋养与他之前四秘同运的打底,她恢复的速度令人惊喜。净世莲华清辉已然重新流淌周身,虽不及全盛时期磅礴,却纯净而坚韧,眉心那枚莲心印记稳定地散发着温润光芒,只是脸色仍有些许苍白,显是本源尚未完全复原。
“感觉如何?”吴道起身,走到榻边。
崔三藤也睁开眼,微微一笑,宛若清莲初绽:“已无大碍,行动无虞。这安魂息壤果然神异。”她起身下榻,活动了一下筋骨,虽气息仍有些虚浮,但行动已然无碍。
“如此便好。”吴道点头,目光锐利起来,“时间不等人,我们即刻出发,前往镜泊湖。”
“镜泊湖?”崔三藤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昨日推演所得的“镜湖倒影”,结合东北地理,最负盛名且带有神秘色彩的“镜湖”,无疑便是那座由火山熔岩阻塞河道而成的、水平如镜的高山堰塞湖。
“不错。”吴道摊开一张古朴的兽皮地图,指向长白山脉西北方向,“据此三百余里,便是镜泊湖。其湖面如镜,倒映天光山色,素有‘北国明珠’之称,更兼其形成于火山活动,地脉奇特,暗合‘界壁之薄’、‘念影交织’之象,极有可能便是线索所指之地。”
两人不再耽搁,与张天师、空见神僧及乌长老简单交代后,便悄然离开了营地,并未惊动太多人。此行贵在隐秘,打草惊蛇殊为不智。
出了长白山结界范围,吴道手捏“山”字秘诀,低喝一声:“缩地成寸!”
脚下山河仿佛自行收缩,两人身形化作两道模糊的流光,贴着林海雪原,朝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虽因伤势未复,无法达到巅峰速度,但也比寻常御风飞行快上数倍。
不过半个时辰,一片浩瀚如海、平滑如镜的巨大湖泊便映入眼帘。正是镜泊湖。时值冬日,湖面并未完全封冻,大部分区域依旧保持着深沉的墨蓝色,倒映着周围覆雪的山峦与湛蓝的天空,果然宛如一块巨大的宝石镜面,静谧,幽深,美得令人心醉,却也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孤寂与神秘。
两人在湖边一处僻静的山崖上落下身形。寒风吹拂,带着湖水的湿润气息。
“好浓郁的‘镜’之意蕴……”崔三藤感受着周围环境,轻声道,“湖水不仅倒映物象,似乎……连灵气、乃至一丝微弱的魂念波动,都能映照。”
吴道运转归墟之瞳,眸中混沌光晕流转,仔细审视着这片巨大的湖泊。在他的视野中,镜泊湖并非单纯的水体,其湖面之下,交织着无数细密而复杂的能量脉络,有地脉之火残留的余温,有水属灵气的温润,更有一股极其隐晦的、涉及空间与镜像的奇异法则在缓缓流淌。
“湖心区域,能量最为异常。”吴道指向湖泊中心那一片看似平静无波的水域,“那里的‘倒影’之力最强,空间结构也最为薄弱,仿佛……存在着一层看不见的‘膜’。”
“众生梦境交织……”崔三藤闭上双眼,放开萨满灵觉,不再感知物质世界,而是尝试触碰那冥冥中汇聚于此地的、无数年来游客、居民、乃至飞禽走兽留下的意念残影,或称“念影”。
片刻后,她睁开眼,眼中带着一丝惊奇与确认:“没错!此地汇聚的‘念影’远超寻常地界,尤其湖心之处,各种喜悦、惊叹、宁静、乃至恐惧、传说引发的臆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独特的‘意念场’,虽无形无质,却真实存在,并与此地特殊的‘镜’之法则产生了共鸣!”
“镜湖倒影,众生梦境交织之地……”吴道喃喃重复着推演得到的线索,目光锁定湖心,“看来,那‘虚渊之隙’的入口,或者说与之相关的关键,就隐藏在这镜泊湖的倒影与念影之中!”
如何进入?强行破开空间?显然不行,那样只会引发不可测的后果,甚至可能彻底毁掉这脆弱的入口。
“需以‘钥匙’开启。”崔三藤沉吟道,“这‘钥匙’,或许便是极致的‘静’与‘信’。”
她看向吴道:“我以净世莲华之力,平息周遭能量涟漪,营造绝对‘静’域,并以其纯净之意,增强与此地‘念影’的共鸣。你则需找到那扇‘门’的‘锁孔’。”
吴道点头,明白她的意思。他再次运转归墟之瞳,这一次,不再宏观扫描,而是将洞察力凝聚到极致,如同最精细的刻刀,一寸寸地“阅读”着湖心那片水域的空间结构与能量流动的细微变化。
同时,崔三藤双手结印,净世莲华清辉自她体内扩散而出,并非霸道地驱散什么,而是如同最温柔的水流,缓缓抚平湖面上因寒风而起的细微波纹,安抚着空气中躁动的灵气,甚至将那纷杂的“众生念影”都梳理得平和下来。渐渐地,以两人所在的山崖为中心,方圆百丈内的湖面,变得如同真正的琉璃镜面,光滑得没有一丝涟漪,倒映出的天空与山影,清晰得仿佛另一个真实的世界。
在这极致的“静”中,吴道的感知被放大到了极限。他摒除杂念,心神完全沉浸在对湖心空间的洞察中。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两炷香……
就在崔三藤额头微微见汗,维持这般大范围的极致宁静对她未愈的本源也是不小负担时,吴道眼中精光骤然一闪!
“找到了!”
在他归墟之瞳的视野里,在那绝对平静的湖面倒影的正中心,那原本只是虚幻影像的天空与山峦交界处,一个极其微小的、由无数空间褶皱与念影能量交织而成的、不断生灭的“点”,清晰地显现出来!
那并非物质的存在,而是一个概念上的“坐标”,一个只有在意念高度集中、环境绝对宁静、且与此地念影产生共鸣时,才能被感知到的“缝隙”!
“就是那里!”吴道低喝一声,并指如剑,指尖一缕融合了太初定义之力的神念,如同无形的钥匙,精准无比地刺向那个不断生灭的“点”!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也没有璀璨夺目的光华。
在吴道神念触及那“点”的刹那,整个镜面般平静的湖心倒影,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开一圈无声的涟漪!那涟漪并非向外扩散,而是向内收敛!
紧接着,在那倒影的中心,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扭曲旋转的、光怪陆离的通道,缓缓浮现!通道之内,并非漆黑的虚空,而是不断闪过各种破碎扭曲的景象,有山川河流,有城池街巷,有悲欢离合,光陆怪离,仿佛将无数人的梦境碎片强行糅合在了一起!
一股混杂着纯净念力与深沉虚无所形成的、令人心神摇曳的吸力,自通道内传来!
“虚渊之隙的入口!”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决然。
没有丝毫犹豫,吴道一把拉住崔三藤的手,两人身形化作一道流光,毅然决然地投入了那光怪陆离的通道之中!
就在两人身影没入通道的瞬间,那扭曲的入口如同幻觉般迅速收缩、消失。镜泊湖心再次恢复了那绝对平静的倒影,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唯有远处山巅,一双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眼睛,默默收回了注视的目光,悄无声息地隐没在风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