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巫医圣手愈道伤
夜色深沉,长白山临时营地篝火跳跃,映照着往来修士疲惫而肃穆的面容。峰顶的惊天大战与血咒余波,让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而在中央那座最大的营帐内,气氛更是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吴道盘坐榻边,看着再次陷入昏迷、气息比之前更加微弱的崔三藤,心如刀绞。强行施展萨满灵觉共鸣,对抗那恐怖的天机反噬,让她本就未愈的莲魂本源雪上加霜,那眉心处的印记黯淡得几乎与周围肌肤无异,仿佛随时会彻底消散。
他自身的状况也同样糟糕。太初道体上的裂纹在连续透支下隐隐有扩大之势,神魂更像是被撕裂后又强行粘合,稍一动念便传来阵阵眩晕与刺痛。玄龟卜甲尽毁,推演反噬的暗伤潜伏在经脉深处,与冥河意志侵蚀留下的冰冷死寂感交织在一起,不断侵蚀着他的根基。
“必须尽快疗伤!”吴道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口的腥甜。他深知,以两人目前的状态,莫说去寻找那虚无缥缈的“镜湖倒影”,便是自保都成问题。冥河的阴影无处不在,内部的隐患尚未清除,时间,是他们最奢侈的东西。
寻常丹药,对于他们这种涉及本源的道伤,已是杯水车薪。张天师送来的龙虎山灵丹,空见神僧的佛光普照,都只能暂缓伤势恶化。
吴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轻轻将崔三藤扶起,让她靠在自己怀中,双手抵住其背心命门与灵台两大要穴。这一次,他不再仅仅动用“医”字秘,而是将“山”、“医”、“命”、“相”四秘的精义在心中流转、融合。
“山”字秘固本培元,镇压自身与三藤体内躁动紊乱的气机,如同定海神针,稳住即将倾覆的舟楫。
“医”字秘催动到极致,那“先天乙木回春炁”不再是翠绿,而是化为一种近乎透明的、蕴含着无限生机造化的生命源流,如同涓涓细流,渗透进崔三藤千疮百孔的经脉与识海,重点滋养那株濒临枯萎的净世莲华。
“命”字秘牵引冥冥中一丝微弱的天地生机,并非强行灌注,而是如同引子,激发崔三藤自身莲魂深处那一点不灭的灵光,引导其自我修复。
“相”字秘则运转于无形,洞察她体内气机流转、伤势变化的细微征兆,如同最高明的向导,确保“医”与“命”的力量精准作用于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任何一丝浪费与偏差。
四秘同运,已是吴道目前所能做到的极限!这对施术者的心神、元气、道境理解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他额头青筋暴起,汗出如浆,身躯微微颤抖,嘴角不断有新的血迹渗出,但他抵在崔三藤背后的双手却稳如磐石,输出的力量温和而持续。
营帐内,仿佛有混沌初开的气息在弥漫,又有草木生长的虚影在摇曳,更有点点命运星辉洒落,交织成一幅玄奥莫测的景象。吴道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灰败,这是他自身本源在剧烈消耗的征兆。
时间一点点流逝。营帐外,张天师与空见神僧亲自护法,禁止任何人靠近打扰。他们能感受到帐内那晦涩而磅礴的道力波动,心中既是敬佩,又是担忧。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天际已泛起一丝鱼肚白。
吴道身躯猛地一晃,再也支撑不住,一口暗红色的淤血喷出,溅落在身前地面,那血液中竟带着丝丝冰冷的暗赭气息。他强行中断了疗伤,不是因为力竭,而是他感知到,崔三藤的莲魂本源已被成功唤醒,进入了缓慢但坚定的自我修复轨道,过度干预反而不美。
他虚弱地靠在榻边,剧烈喘息着,只觉眼前阵阵发黑,体内空虚得如同被掏空。但当他看到崔三藤虽然依旧昏迷,但脸上已恢复了一丝血色,呼吸悠长平稳,眉心莲印虽淡,却稳定地散发着微光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
他挣扎着坐直,取出最后几块上品灵石,开始艰难地汲取灵气,修复自身几乎要碎裂的道体与神魂。四秘同运的反噬同样巨大,他此刻的状态,比之前更加不堪。
就在这时,营帐外传来张天师压低的声音:“局主,东北萨满一脉的乌长老到了,说是崔家主之前有所嘱托,特携部落圣药前来。”
吴道精神微振。崔三藤出身东北萨满崔家,其家族传承古老,对于治疗魂伤、净化污秽自有独到之处。他哑声道:“快请。”
帐帘掀开,一位身着传统萨满服饰、脸上涂着彩绘、气息古朴沉凝的老者走了进来,他手中捧着一个由不知名兽骨雕刻而成的古朴盒子。正是崔家硕果仅存的几位长老之一,乌长老。
乌长老进入帐内,先是对吴道躬身一礼,目光扫过昏迷的崔三藤,眼中闪过一丝痛心,随即变得坚定。他打开那兽骨盒子,里面并非丹药,而是一小撮闪烁着七彩光泽的泥土,散发出浓郁的大地生机与安宁魂灵的气息。
“吴局主,”乌长老声音沙哑而恭敬,“此乃我族圣物——‘安魂息壤’,乃历代大萨满坐化之地凝聚的精华,最能滋养魂灵,稳固本源,净化外邪。家主之前感知劫难,曾秘嘱老朽,若有不测,便以此物相助。”
说着,乌长老取出一个古朴的陶碗,将那一小撮“安魂息壤”置于碗中,又取出一个兽皮水囊,倒出清冽的泉水。他双手捧着陶碗,口中吟唱起古老苍凉的萨满祷文,跳起了节奏奇特的祭祀舞蹈。
随着他的舞蹈与吟唱,那碗中的息壤竟如同活物般蠕动起来,与泉水融合,化作一团氤氲着七彩霞光的泥浆,散发出愈发磅礴的生机与安宁之力。
舞毕,乌长老将陶碗恭敬地递给吴道:“请吴局主以此息壤泥浆,涂抹于家主眉心、心口、丹田三处,可助家主稳固莲魂,加速恢复。”
吴道接过陶碗,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而温和的力量。他不敢怠慢,依言用手指蘸取那七彩泥浆,小心翼翼地在崔三藤眉心莲印、心脏绛宫、下腹丹田三处,各画下了一个古老的萨满符文。
符文画成的刹那,七彩霞光大盛,如同有生命般渗入崔三藤的体内。她周身原本微弱的净世清辉瞬间明亮了数分,与那息壤的力量水乳交融,修复的速度明显加快,甚至连吴道都能感觉到,她体内那些顽固的暗赭色道伤,都被这股温和而强大的力量缓缓逼出、净化。
萨满圣术,果然有其独到之秘!
吴道心中稍安,向乌长老郑重道谢。乌长老摆手道:“分内之事。家主乃我崔家希望,更是此界守护者,老朽纵死亦要护其周全。”他顿了顿,又道,“局主亦伤势沉重,我族中尚有秘传‘血魄巫汤’,虽不及安魂息壤神妙,但对修复肉身、补充气血有奇效,老朽这便去为局主熬制。”
吴道再次道谢,没有推辞。他此刻确实需要一切可能的助力。
乌长老退出后,吴道一边继续运功疗伤,一边守护着崔三藤。在安魂息壤和之前四秘同运的双重作用下,崔三藤的状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
待到天色大亮时,崔三藤的睫毛再次颤动,缓缓睁开了眼睛。这一次,她的眼神虽然依旧带着虚弱,却清明了许多,莲魂本源传来的不再是崩溃感,而是一种缓慢复苏的生机。
“道哥……”她看到吴道憔悴不堪、血迹斑斑的模样,心中一痛。
“我没事。”吴道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掌心传来的温度,露出一丝疲惫却真实的笑容,“你感觉如何?”
“好多了,本源已开始自行修复。”崔三藤轻声回应,她感知了一下自身状态,又看向吴道,“你的伤……”
“调息几日便无大碍。”吴道不欲多谈自身伤势,转而道,“乌长老送来了安魂息壤,效果甚佳。”
崔三藤目光看向眉心隐约残留的七彩霞光,点了点头:“安魂息壤乃族中至宝,确能助我……道哥,那‘镜湖倒影’……”
吴道神色一正:“坐标已大致锁定,虽不精确,但有了‘镜湖倒影,众生梦境交织之地’这条线索,范围已缩小无数倍。待你我再恢复几分力气,便立刻动身探寻!”
正在此时,张天师与空见神僧也联袂而入,见到崔三藤苏醒,皆是面露喜色。
“崔居士醒转,实乃大幸!”张天师抚须道,“总局传来密讯,‘烛龙之眼’计划已悄然启动,已有数名行迹可疑者被秘密监控,但尚未发现与‘万魂血祭’直接相关的证据。各地古老典籍的查阅也在进行中,暂时未有‘虚渊之隙’与‘归寂之门’的明确记载。”
空见神僧也道:“山下怨气已初步平息,民众情绪渐稳。只是……老衲与天师皆感应到,天地之间,似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压抑感,仿佛暴雨将至。”
吴道与崔三藤对视一眼,心中明了。这是冥河阴谋仍在推进,天地气机产生的微妙感应。
“我们必须更快!”吴道沉声道,“三藤,你全力恢复,乌长老会协助你。天师,神僧,延吉与各地事宜,继续烦劳二位。我需要一日时间,稳定伤势,之后便与三藤出发,寻找‘镜湖倒影’!”
众人皆知时间紧迫,纷纷领命。
营帐内再次恢复了安静。吴道服下乌长老送来的、散发着浓郁气血之力的“血魄巫汤”,一股暖流散入四肢百骸,滋养着干涸的肉身。他闭上眼睛,全力运转功法,争分夺秒。
崔三藤也重新闭目,引导着安魂息壤的力量与净世莲华相合,加速修复。
希望的火种并未熄灭,反而在伤痛与黑暗中,淬炼得更加明亮。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危机四伏,但两人都知道,他们必须赶在那场毁灭性的“万魂血祭”之前,找到并阻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