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蒋?”楚晏钧看向柳绎和谢祯,“你们可认识什么姓蒋的人?”
柳绎和谢祯面面相觑。
“下官倒是听说过漳郡,那是一个极其富饶的地方,可下官从未去过,更不认识什么漳郡的人。”
柳绎说罢,看向谢祯,“我从前听你说,你有一门远房亲戚姓蒋,可是他们?”
“虽是姓蒋,却不是漳郡人士。”谢祯摇头,“确实不是下官相识之人,殿下,保险起见,还是莫见了吧。”
楚晏钧想了想,“见吧,且看他是何目的,哪有将人拒之门外的道理。”
……
蒋复站在门口,看着自己身后的马车,心里有些忐忑。
他此次来得突然,也不晓得能否顺利见到六皇子。
自那日灵州一别,他就一直在打听那些贵人们的消息,他知道,在贵人们面前得了脸,原不过是机缘巧合,但若是能借此东风,便可一跃而上,蒋家的未来,未尝不是一片坦途?
所以,一听说有贵人常在梧州,他便立刻赶了过来。到了梧州,他才知道,原来所谓的贵人并不是救他于水火之中的那两位,而是当朝六皇子。但来都来了,若是就这样回去,岂不是可惜?所以,他便厚着脸皮求见六皇子,想为自己,为蒋家谋一丝新的生机。
怀着这个目的,蒋复站在州府衙门外,神情焦急且期盼地看着大门。
许久,就在他心凉濒临绝望的时候,门开了。
“这位蒋公子,请!”
跟在小厮身后,蒋复走了一段路,便进了会客厅。
首位,一位年轻的男子坐在那里,两边分别站着一人,皆穿着一身官服。
蒋复立刻猜到,中间那位便是六皇子。
“草民蒋复拜见六皇子。”
跪在地上,蒋复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
“起来吧。”楚晏钧抬手,“本殿问了几位大人,皆与蒋公子不相识,不知蒋公子是何身份,此次来求见本殿,所为何事?”
“回殿下,草民出身漳郡,家中从事织品营生。前些日子,草民走商之时,恰逢路过灵州,因自梧州方向而来,被时任灵州太守的何妄何大人羁押在牢。幸得永嘉郡主和承安侯府世子相救,才让草民死里逃生。”
蒋复说着,神情激动道:“草民侥幸捡回一条命,听闻两位贵人正是为了梧州之事奔走,恰好这次行商要过梧州,特意来拜谢。没想到,贵人早已离开,但草民有幸见到六皇子殿下,亦是此生大幸。”
“你是走商来此的?”
蒋复应道:“正是。梧州此次遇灾,草民虽然只是寻常人,却也不忍看到百姓受苦。草民本次携带大量织品,一来是想在梧州开辟一条商路,而来,便是想借机向朝廷示好。”
对于蒋复的直白,三人都有些讶然。
“本殿倒是第一次见人将目的如此直白说出来。”楚晏钧笑道:“蒋公子豪爽,既然你有诚意,本殿便听听你的想法吧。”
“草民此次来梧州,带了织品七种二十三样一万件。梧州之灾初平,百姓们正是缺衣少食的时候,草民愿以低于市价三分的薄利,为草民在梧州的商路打通一个口子。”蒋复拱手,“殿下为梧州百姓生计奔忙,草民深受感动,此次获利,将拿出七成赠予梧州,用以重建。只求殿下看在草民慷慨解囊的份上,允准草民入梧州行商,并予草民一定的便宜之权。”
柳绎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一件衣裳,若是料子差些,可以卖到一两或二两,若是料子可以,五两十两也是有可能的,即使让利,若蒋复真的拿出七成获利,多少也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了。
“殿下,草民此次,原本预计将获利五万两,但草民现在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还请殿下赐教。”
“说来听听。”
“草民听说城中有些富商为富不仁,有这样的人在,梧州之主,不管换做是谁,百姓都没有好日子可过。所以这一次,除去寻常百姓可买的三千件外,剩下的那些,草民想借助殿下的威望,以竞价的形式,鼓动那些富商们来买。一来,给那些富商一个在殿下面前表现的机会,二来,也可从他们口袋里多那些银两出来,想来这些银两用在百姓身上更加有价值。”
“殿下,下官赞同蒋公子的主意。”谢祯双眼放光,“下官建议殿下在城门口立一个功德榜,用来记录那些富商对梧州的贡献。对于那些富商而言,钱财对他们来说,重要性远不及声望。若是殿下能给他们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他们定然求之不得。反正都是要从他们口袋里掏钱,不妨给他们一些甜头。”
“下官附议。”
楚晏钧想了想,点头,“既然如此,这件事便这么办吧。蒋公子,本殿再次承诺,若是这次真如蒋公子所说那般顺利,莫说是梧州,哪怕来日蒋公子想在盛京一展身手,本殿也倾力相助!”
“多谢殿下!”
……
第二日,梧州城门口突然立起一块告示,上面贴着城中几家领头的商行,一名衙役站在一旁,见围观的百姓们越来越多,便高呼道:
“梧州受灾以来,榜上的商户慷慨解囊,为梧州重建捐钱捐物,这才助力梧州渡过此劫。六皇子殿下感念大家的高义,特在城门口立下功德榜,彰显各位仁义。若是后续仍有义商,此榜将会加上名字。大家的功德,梧州百姓永远不会忘记的!”
招呼完,衙役就挤出人潮,朝着衙门走去。
百姓们围在窗前,议论声不断传出:
“张家这次居然出了这么多银两,我从前还骂过他们,太不该了。”
“赵家居然才出这么点?平日里那般豪横,该出力的时候,居然还躲起来了,如此看来,果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杨家为何没上榜?我买他家东西那么久,这次梧州出事,他们居然没出力!”
一时间,关于那些富商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