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买肉,不过是想在她面前表现诚意,让她安心嫁入贾家。
对他们来说,五花肉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起。
贾张氏精明得很,谁也别想占他们便宜。
现在秦淮茹还未进门,一旦成婚,这些付出都将回本。\"真的吗?东旭,又不是过节,怎么突然吃肉?要不还是省点吧……”
秦淮茹眼神闪亮,但随即想到自己即将成为贾家儿媳,不禁有些心疼。
贾东旭见状心中大喜,嘴上却道:“淮茹,这算什么?咱们家虽不富裕,但你是自己人了,吃顿肉有什么?柱子平时不也一样吃肉吗?我们家不会差到哪里去!等我转正了,日子更好!”
秦淮茹听后,眼中光芒更甚。
是啊,等丈夫转正了,就是正式工人,还有一份她的收入,吃肉确实不算什么。\"好,那我们赶紧回去,我还能帮忙洗菜呢!”
……
第二天清晨。
何裕柱清晨完成桩功与国术练习后,便开始熬粥。
近期饮食偏油腻,他更倾向于清淡口味,但煮粥所用均为精细粮食,且用量之大,连普通家庭看了都会觉得过于奢侈。
灶台上煮着粥,何裕柱拿着几件脏衣物来到院中的水池旁准备简单清洗。
刚出门就看到秦淮茹和贾张氏的身影。
贾家最近早餐也颇为讲究,不再是简单的窝头配咸菜,而是从地窖中取出仅剩的半块腊肉,每日切丁加入玉米面粥中提味。\"哟,秦姐,贾婶子,我先来啦,给你们让个位置吧。”
何裕柱快步走到水池边,心中想着赶紧处理完手头的事好赶去上班。
他可不想在此浪费时间与她们闲聊。
贾张氏见状,对秦淮茹说道:“淮茹啊,日后嫁过来可得留心,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们家一样脚踏实地。
靠自己的努力所得才是可靠的,那些歪门邪道终究会惹祸上身。”
这番话显然是在暗示自家儿子贾东旭在工厂工作稳定、前景光明,而何裕柱看似轻松自在的生活背后或许另有隐情。
毕竟以何裕柱的年纪,怎可能做到如此洒脱?
贾张氏有意借此提醒秦淮茹,避免她因对比两家生活状况而产生不必要的想法。
秦淮茹似有所悟,而何裕柱则专注洗衣,似乎并未在意贾张氏的话。
……
贾张氏看着何裕柱无所谓的态度,心中十分恼火。
但她并不打算因此找何裕柱理论,毕竟在秦淮茹面前丢脸不是好事,况且何裕柱身材高大,她担心自己吃亏。\"贾姨,东西放这儿就行,等柱子洗完澡,我顺手一起收拾了。”
秦淮茹主动接过贾张氏手中的碗筷。
贾张氏见状,心里自然欢喜,但婚事尚未定下,她也不便直接指派秦淮茹干活。
于是摆手说道:“淮茹,你先休息,这事我自己来。”
同时,她也警惕着傻柱。
这孩子心术不正,让她独自留下秦淮茹,怕两人交谈对自家不利。
在贾张氏看来,傻柱依旧是那个说话没谱的轻浮之人。
就在这一刻,安静的四合院外忽然传来广播声:“授予何裕柱同志‘少年英雄’称号!”
这年头,大喇叭虽常见,却仍是稀罕物,尤其声音响亮,在清晨格外引人注意。
贾张氏与秦淮茹立刻听见了动静。\"外面怎么回事?”
“是在喊口号吗?”
“是不是要组织新活动?”
贾张氏没听清具体内容,只觉得好奇。
秦淮茹也好奇地眨着眼睛向外张望,作为乡下来的她,这种场景少见。
四合院里,邻居们陆续开门探头,几人聚在门口观望。
正值清晨,大家都忙着上班上学,少有人赖床,这声音吸引了许多人。
随着广播声越来越近,似乎已进入院内。\"何裕柱同志?少年英雄?”
声音清晰后,不少人瞬间清醒。
贾张氏和秦淮茹也听明白广播内容。\"穿军装的……”
“是军管会的人?”
阎富贵一家最先看到军管会的人走进来。
阎富贵听到广播时有些迷糊。
鸿宾楼的厨师何裕柱突然成了英雄,这让人大感意外。
当他看见军管会的人手持锦旗时,眼神明显变化。
军管会的人刚走进前院,街坊们便议论纷纷。\"柱子真成了英雄?咱们这儿还没出过这样的事。”
有人甚至拿聋老太作对比,认为难以置信。
这时,不少邻居也跟着军管会进了中院。
中院这边聚集了更多住户,热闹非凡。
何裕柱洗完衣服听见外面的动静,表情平静,因为他知道这事早已安排妥当。
昨天在军管会时,王卫国等人就提议要表彰何裕柱,他本想低调处理,但大家坚持认为这是应该的。
此次行动由王卫国带队,五名军管会成员随行,张春明因腿脚不便未同行,但仍委托他人传话。\"王老哥,你们来了。”
何裕柱热情招呼。\"柱子,祝贺你!”
王卫国笑着挥手示意队员递上锦旗。
锦旗不仅是荣誉象征,更意味着实际利益,拥有它意味着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支持。
当年并非唯金钱至上,人们精神生活充实且充满热情,劳动光荣绝非空谈,劳动者内心的骄傲真实而深厚。
那位聋老太太备受尊重,并非因年迈,而是源于她曾为组织织草鞋的功绩,家中有英雄遗属的身份让她备受敬重。
即便后来军管会被撤销,街道办事处成立,她的生活依然无忧。
何裕柱获得的这面锦旗也是如此意义非凡。
柱子仅十五岁,竟由军管会亲自授予锦旗,若此事传开,他们四合院定会名声大噪。
这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邻居们得知后无不震惊,尤其是许大茂,目瞪口呆。
他一直想借成为放映员的机会羞辱柱子,但柱子却悄无声息地赢得了锦旗,这让他无从炫耀。
刘海忠一家虽与柱子有些矛盾,但碍于辈分未发生。
如今柱子不仅生活改善,还得到锦旗,他们心中自然不是滋味。
相比之下,贾家和易家的反应最为强烈。
……
……
易忠嗨与一位大妈的表情十分复杂。
清晨时分,军管会竟然亲自送锦旗上门,这样的待遇实属罕见。
关键在于,他们并不知道柱子在外做了什么好事。
这让夫妻俩感到无比尴尬,对视后发现彼此眼中的无奈。
作为四合院公认的伪善之徒,易忠嗨虽然为人虚伪,但表面功夫做得极好。
南锣巷90号四合院里,住户们见到易忠嗨都愿意聊两句,特别是在讲公道话时。
作为高级工人,他的为人处世让大家都给他几分薄面,四合院也大致在他的掌控下。
傻柱突然得到一面锦旗,完全没预料到。
这并不是好事。
易忠嗨明白此刻不是纠结此事的时候,锦旗一收,傻柱的地位就会不同。
从前他只是鸿宾楼的厨师,如今仅凭锦旗,就意味着谁若在何家面前耍横,就是欺凌少年英雄,消息传出后果严重,傻柱只需稍微闹腾,军管会就可能上门带走人,这是要掉脑袋的!
这对易忠嗨一家影响不大。
尽管他性格不算端正,但不会去欺负他人或占小便宜,他看重的是自己的养老生活。
除了这点,他与傻柱并无深仇大恨。
然而,傻柱现在有了锦旗,声名在外必定引人注目。
如果他愿意赡养自己,现在的价值将远远超过贾东旭。
易忠嗨开始感到头疼,之前的傻柱就棘手,如今有了锦旗,身份变了,更麻烦。
但他并不急于行动,依旧稳扎稳打,他还年轻,傻柱家中没有长辈,他可以慢慢布局。
贾张氏此时面色比吃了黄连还要难看,看到傻柱手中的锦旗,眼睛几乎要鼓出来。
这傻子怎么可能会有锦旗?这种东西怎么会轻易发放?
她的年纪,自然清楚锦旗意味着什么。
要是东旭能有这样一面锦旗,还愁什么钢铁厂转正?厂长非得主动邀请他去上班不可!即便进了厂,待遇也绝对是顶尖的,还会被当作厂里的风云人物,时不时地宣传一番!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想到刚才在秦淮茹面前明里暗里贬低傻柱的情景,如今人家却拿出了锦旗,贾张氏的脸色越发阴沉。
而秦淮茹的眼神则闪烁不定,目光落在何裕柱身上,透着几分深意。
她是从农村来的,但并不意味着她不懂锦旗的意义。
要是换作她们村,柱子怕是要引来好几个村子的人围观了。
这时,何裕柱开口道:“王大哥,辛苦你们跑一趟了。”
接过锦旗,何裕柱神色如常,既无得意,也无失态,仿佛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王卫国微微点头,他欣赏的就是柱子这一点——荣辱不惊、踏实做事,而且还有能力。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惋惜,柱子没加入军管会。\"好了,柱子,我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有事随时来找我。”
王卫国拍了拍柱子的肩膀,语气毫无隐瞒。
一方面出自真心,希望柱子能想通加入军管会,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柱子的关心。
他知道柱子的家庭情况:父亲跟寡妇走了,只剩柱子一人带着妹妹。
尽管柱子表现出很强的能力,但终究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
在这个年代,没有家长,难免会有闲言碎语。
他这么公开说,至少能让军管会给柱子一些底气。
何裕柱立刻明白了王卫国的意思,向他感激地点点头:“行,王大哥,那我就不送了,我还要赶着去上班。”
就算没有王卫国的帮助,何裕柱也能好好生活,但这毕竟是别人的一片好意,领情与否另当别论。
等军管会的人离开后,院子里的讨论声反而更热闹了。
柱子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人们纷纷投来异样的眼神。\"柱子,你到底做了什么?军管会居然送锦旗给你。\"
有人忍不住问出了口。
很快,街坊邻居们都围了过来,想弄清事情原委。
这时,易忠嗨咳嗽了一声说:“大家别急,柱子还得上班呢,有事等下班再说。”他在为柱子解围。
众人听完,虽眼神有些怪异,但也未再追问,毕竟没人敢打扰柱子的工作。
忽然,后院传来脚步声。\"柱子,快让奶奶看看,今天发生什么事了?\"
聋老太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身形佝偻,目光在柱子手中的锦旗上闪烁。
易忠嗨见状赶紧上前扶住她。\"奶奶,小心点。\"
易忠嗨对聋老太如同亲生儿子般细心。
他心中一动,聋老太这是要拉近关系。
若换作别人来,一是显得刻意,二是柱子未必会领情。
但聋老太的身份和年龄,让她成为最佳人选。
就在他思索之际,柱子看到聋老太,眼中闪过一丝奇怪神色。
……
\"柱子,让我看看这个。\"
在易忠嗨的扶持下,聋老太来到柱子身旁,目光落在他手中的锦旗上,目光闪动。
聋老太这次是真的坐不住了。
她好不容易在易忠嗨的帮助下稳定了地位,深知锦旗的分量。
聋老太本就打算拉拢柱子,今日突发状况让她更坚定了想法,一定要让易忠嗨搞定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