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靠易忠嗨夫妻帮忙,她也该为忠嗨考虑未来。
众人目光集中在柱子手中的锦旗上,何裕柱听后一笑,未加推辞。\"这是军管会的锦旗,我等下还得去鸿宾楼上班。”
何裕柱对此毫不在意,甚至觉得上班更重要。
聋老太见状嘴角微动,心想这柱子是不是真糊涂?这锦旗对他未来的意义非凡。
在南锣巷乃至整条街,没人再敢轻视他。
聋老太接过锦旗时激动不已,上面写着“少年英雄何裕柱”
,落款是军管会。
易忠嗨也频频注视着锦旗。
实际上,聋老太只是编过草鞋,家中并无真正英雄事迹。
但柱子的经历远超她,只是大家未曾细想。
聋老太点头称赞,“柱子,你真棒,给咱院争光了,今晚一起吃饭吧。”
何裕柱却摇头,“今晚可能没空,我得去师傅那儿,而且一面锦旗不用这么兴师动众。”
刚回城的何裕柱还没见师傅,还有许多事需商议,实在抽不出时间参与这种事。
他打心底就不愿与聋老太、易忠嗨等人过多接触。
这几个人老谋深算,真要斗心眼,何裕柱担心自己会吃亏。
尽管他不像傻子那样轻易受人摆布,但也可能因此惹麻烦,所以还是少接触为妙。
聋老太和易忠嗨听柱子直接拒绝,眼神微变。\"没空?那也好,不过柱子,这话可别这么说,这是组织给你的荣誉,以后咱们院子里的人都要向你学习!”
易忠嗨也随声附和:“是啊柱子,我们街道上你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这是好事,值得大家学习!”
何裕柱还没反应,贾张氏的脸色却越来越差,最后冷哼一声,拉着秦淮茹说:“淮茹,走,先回去,我让东旭送你去上班。”
……
上午,昌平救助站。
今天是何裕柱最后一次来这里帮忙。
前一天因事外出,鸿宾楼临时派了个主灶师傅顶替了一天。
张婶她们看见柱子来时,眼睛都亮了。\"柱子,你来了。”
几位婶子围上来,态度十分热情。
经过对比,大家才意识到柱子的厨艺有多出色。
昨天鸿宾楼来的主灶师傅,大家一开始没感觉特别,但吃过柱子做的饭后,再看那位师傅,差距立刻显现。
并非那位师傅做得不好,而是柱子的手艺实在太好了。
大家这才明白,即便在鸿宾楼这样的大饭店,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柱子的水准。
柱子的到来,不仅婶子们高兴,救助站的其他流浪者也比平时更活跃。\"嗯,婶子,昨天有些事耽搁了,我们开始吧。”
何裕柱点头,没有偷懒,马上投入工作。
秦淮茹也在几位婶子身边帮忙,但她的眼神始终忍不住看向柱子,时不时多看他几眼。
柱子真是个神秘人物,不仅厨艺出众,行事还低调得让人意外,连锦旗都被他拿了,弄得满城风雨,大家都晓得90号四合院出了位少年英雄。
……
当晚,何裕柱去了杨佩元师傅家。
刚进门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王叔,您回来了!”
何裕柱惊喜地喊道。
来人正是离城多日的王行。
当初师傅说王行随军管会外出执行任务,现在看来,他加入的是张老哥那支队伍。\"嗯,柱子,你的实力又提高了。”
王行身穿简单的白布衫,身强体壮,说话声音洪亮有力。
何裕柱每天勤练国术和站桩功,再加上系统辅助,进步自然显着。
但他很快注意到,王叔的实力也有所提升。
这时杨佩元笑着说道:“看来你们这次出城收获都不小。”
王行眼睛一亮,他今日刚回城,和杨老聊后才知道柱子也参与了军管会的行动。\"柱子,听说你们端掉了喻屯村的那个据点,没想到竟然是你干的。”
……
“王叔,咱们算走运,是不是遇到了敌人的主力?”
何裕柱摇头否认了得意之情,回忆起军管会里那些被捕人员交代的情节。
要不是其他资源点抽调了太多人手过去,以喻屯村的重要性,那一百五十人的小队根本不可能攻下。
王行点头表示理解,他没多言,表情转为严肃:“柱子,目前四九城周围,敌对势力已基本清除,剩下的一些残余力量已经不足为惧。”
听到这话,何裕柱轻轻点头,上级办事一如既往地让人信赖。
即便这些**势力藏匿在偏远山区,但在当前社会,人人拥护组织,一旦动员起来,力量不可小觑。
他们根基薄弱,只要上级下定决心,根本无法抗衡。
显然,王叔话未说完,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果然,王行接着说道:“柱子,听杨老说,上次你是在猫儿巷找到的药膳相关的东西?”
何裕柱微微点头回应:“确实如此,王叔。”
与此同时,何裕柱心中有所触动。\"据我们带回的情报,城内最后一股敌特势力,似乎就在猫儿巷隐藏着。”
此言一出,何裕柱与杨佩元目光微动。
对何裕柱而言,这个消息并不意外。
无论是他之前的发现,还是聋老太的异常表现,他心中早有预感。
而对杨佩元来说,这条消息意义重大。
作为国术大师,他隐忍至今,正是为了对付这一伙势力。
城外的**同样需要清除,有时,**和敌特可能是一伙人,都是被外来势力扶持的匪徒。\"总之你近期要多加小心,虽然大局已定,但他们的反击也不可忽视。”
王行叮嘱道。
何裕柱明白,不会因自己是暗劲高手而掉以轻心。\"王叔放心,我会留意的。”
杨佩元此时点头:“这件事折腾这么久,总算接近尾声了。
柱子,接下来的部分你不必参与了,我和王叔足够应对。
顺便我也想看看这几个不成器的徒弟有何进展。”
说到最后,杨佩元语气冷淡,眼中透着寒意。
师门出了叛徒,固然令人痛心,但真正让杨佩元愤怒的是这些叛徒可能做出的卑劣之事。
可以预见,此次行动结束后,太元武馆将恢复往日的平静。
何裕柱听完后,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站在杨佩元面前说:“师父,不管发生什么,弟子只希望您保重身体,只要我能办到的事,您尽管吩咐。”
见柱子如此,杨佩元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
虽然收了三个不肖弟子,导致现在的局面,但这也算是因祸得福,能与柱子结下这段师徒情谊。
十天时间眨眼即逝。
1950年4月3日,南锣巷90号四合院。
石砖泥瓦,阎富贵正拿着扫帚清扫积灰。
正值上午,又是周末,院子里有不少人还在睡觉。
忽然,一个身影蹦蹦跳跳地出现在院外。
阎富贵抬头,扶了扶眼镜,仔细一看。
咦,这是哪家的姑娘,长得这般漂亮?
一眼之间,阎富贵的眼珠子都不由自主地转了转。
这个姑娘穿着浅绿色衬衫,下身配一条合身的长裤,脚蹬一双精致的小皮鞋。
在这个年代,单凭这身打扮就能看出她家境优渥。
而她的长相也确实与这身装扮相得益彰,扎着单马尾,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
来到四合院门口,看到扫地的阎富贵时,姑娘脆声问道:“叔叔,您知道柱子在家吗?”
这句话让阎富贵反应过来。
哦,原来是在找柱子啊!
“嗯,柱子在呢,今天他没上班,我也看他没出门,应该就在家里。”
说着,阎富贵想指点一下何裕柱的房间位置。
然而,姑娘得知柱子在家后,道谢几句,径直走进院子,似乎很清楚柱子住在哪间房。\"嘿,这事儿真奇怪。”
看着姑娘走向中院的身影,阎富贵忍不住叉腰自言自语。\"有什么奇怪的?”
与此同时,三大妈从屋内走出,未见着小姑娘,却发现自家男人在那里喃喃自语,于是跟着搭话。\"刚刚有个小姑娘找柱子……”
阎富贵将情况告诉了三大妈。\"柱子什么时候认识这么漂亮的姑娘的?我说呢,上次他不要别人介绍的对象,原来是有意中人了。”
三大妈闻言轻拍阎富贵:“别乱猜,柱子还小,你怎么就说得像他已经在惦记媳妇了似的,说不定只是认识个普通朋友。”
阎富贵笑了笑,“我只是随口说说,不过这姑娘确实让我觉得有点面熟。”
……
中院。
贾家门开,秦淮茹抱着碗筷,身后贾张氏拉着她。\"淮茹,快结婚了,怎么能总让你洗碗?”
贾张氏说道。
秦淮茹却满是干劲儿:“贾婶儿,您别拦着,我在家常做这些,再说您每天做好饭给我吃,我洗个碗算什么。”
两人正说着,忽见一个女孩走进来。
秦淮茹一眼看见那女孩,心里莫名一颤。
尽管即将嫁入城市,但她内心难免有些自卑。
然而,她一向容貌秀丽,这让她多少有了一些自信。
可此刻,面对这个女孩,她心中不知不觉开始比较。
……
这就是城里的姑娘啊,真水灵。
仅仅一眼,秦淮茹心里便明白了。
眼前的女孩不仅貌美,肤质细腻白皙,穿得也十分时尚,与秦淮茹自己的穿着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来自两个世界。
想到这儿,秦淮茹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身子,因美貌带来的些许自信瞬间消散。
这时,一旁的贾张氏突然惊呼:“你不是那个……”
贾张氏声音不小,立刻引起了女孩的注意,她停下脚步。\"贾姨,您好啊。”
谢颖琪的声音清脆悦耳。
尽管上次闹了个误会,但她见到贾张氏时仍热情地打招呼。\"小谢!”
贾张氏也回过神来。
这不就是上次出手阔绰的护士谢颖琪吗?当时谢颖琪给了她们家几十万,这让贾张氏对这个女孩印象深刻,甚至想过让她家东旭和谢颖琪发展。
只是后来没了消息,加上贾东旭和秦淮茹在一起,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咦?贾姨,她是谁?”
秦淮茹在一旁听到贾张氏的话,微微一愣。
她原本有自己的想法,现在被贾张氏突然提及,不由得疑惑起来。\"哦,她是……”
贾张氏顺势给秦淮茹介绍了谢颖琪。
秦淮茹听完点点头。
谢颖琪是南锣巷的护士,家境应该不错。
虽然秦淮茹有些羡慕谢颖琪的条件,但并没有过多纠结。
她能从农村嫁到城里已经很知足,别人的幸福是他们的事。
不得不承认,没当上白莲花、没有照顾三个孩子之前,秦淮茹也算个称职的妻子。
她能干家务,吃苦耐劳,长相也不错,难怪贾东旭那么迷恋她。\"小谢,你找谁呀?”
贾张氏看着谢颖琪主动问道。
院子里没人说跟这位护士有关,难道屋里有人生病?
“哦,贾姨,我找柱子,刚才我问过了,他在屋里呢,那我先告辞了。”
谢颖琪说完想起正事,告诉贾张氏后便走向何家敲门。
贾张氏闻言愣住了:找柱子?这姑娘什么时候跟柱子扯上关系了?
秦淮茹也很惊讶。
这段时间住在院子里,何裕柱对周围的环境和住户也逐渐熟悉起来。
柱子家只有他一人,每天在鸿宾楼工作,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和女同志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