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2007年秋初的杨树叶,在长春师范大学明德楼前的青石板上投下铜钱似的光斑。林阳抱着一摞用牛皮绳捆扎的《文心雕龙》校本疾步穿过回廊,帆布鞋踏过砖缝里冒出的苔藓,惊起两只停在蛛网中央的瓢虫。他脖子上挂着诺基亚N70手机,耳机线从白衬衫领口垂下,正播放着周杰伦《青花瓷》——这是他上周在桂林路音像店花15块买的盗版磁带转的mp3。
社团活动室的老时光
推开“新季风文学社”活动室的木门,合页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呻吟,混杂着旧报纸与墨水的味道扑面而来。2007年的阳光透过蒙尘的玻璃窗,照亮了墙角那台cRt显示器——它正播放着社团去年举办“唐诗宋词朗诵会”的Vcd,画面里穿汉服的学姐正对着麦克风念“醉里挑灯看剑”,身后的背景还是用彩色即时贴剪的月亮。
“林阳你看!”社长陈雨桐蹲在地板上整理海报,她的诺基亚5300挂绳上串着《哈利波特》钥匙扣,“昨天去校印刷厂,老师傅说能给咱们做凸版印刷的活动传单,就像《青年杂志》创刊号那种效果。”女孩抬头时,额前碎发沾着点浆糊,身后的书架上,2006年的《萌芽》合订本用橡皮筋捆着,最上面压着块从实验室顺来的马蹄形磁铁。
林阳将校本放在掉漆的会议桌上,桌面刻着不知哪届学长留下的“永远年轻”。他注意到窗台上多了个搪瓷缸,里面泡着胖大海,缸子印着“2001届毕业留念”的字样。“‘诗韵千年’诗词挑战赛的事,”他翻开记事本,里面夹着两张打印的A4纸,字体还是windows自带的华文新魏,“我去计算机协会借了台联想万全服务器,能装咱们做的抽题程序。”
陈雨桐眼睛一亮,从抽屉里掏出个铁盒——那是用吃完的徐福记糖果盒改的,里面装满了手写的诗句纸条。“昨晚上熬夜抄了两百句,”她捻起张泛黄的作业纸,上面是用蓝黑钢笔写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咱们用老式抽签筒,就是中药房那种竹制的,再让书法社的人写小楷标签。”阳光忽然照到她手腕的红绳,那是今年学校组织为贫困山区捐款时发的祈福手绳。
就业促进会的浪潮
下午的就业促进会会议在行政楼302室召开,墙上的电子钟显示2007年9月17日。林阳站在投影仪前,那台明基mp515投影仪灯泡已经用了两千小时,投射出的光斑边缘有些泛黄。“我们联系到的企业有长春联合书城、吉林出版集团,”他晃了晃手里的文件夹,里面是用打孔机装订的企业资料,“但昨天接到电话,说出版集团的招聘名额可能缩减。”
会议室里的绿萝垂到桌沿,叶片上还留着昨夜浇水的痕迹。指导老师张教授推了推金丝眼镜,面前放着一台联想昭阳笔记本,屏幕上是用office 2003做的表格。“省就业促进会下周来调研,”他敲了敲键盘,光标在泛黄的文档里跳动,“他们手里有国企的名额,但需要做份像样的策划案,得体现咱们文科的特色。”
林阳忽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个U盘——外壳是变形金刚擎天柱的造型,这是他用奖学金在百脑汇买的。“我做了个‘文化创意就业图谱’,”他将U盘插进电脑,等待许久才弹出窗口,“把出版社、广告公司、电视台的岗位需求整理成树状图,还附了咱们系往届学长的就业案例,存在‘我的文档’里了。”
窗外传来广播台播放的《隐形的翅膀》,这是2007年全校最流行的歌曲。林阳看着屏幕上用word艺术字做的标题,忽然说:“我们可以办‘纸上春秋’招聘会,”他指向走廊里贴着的《劳动合同法》宣传海报,“让同学把简历做成线装书模样,再搞个‘职场情景茶会’,用《红楼梦》里的场景模拟面试。”张教授的茶杯在桌面上顿了顿,茶渍在杯壁上挂出深褐色的纹路。
文学系的蝉鸣
暮色浸染教学楼时,林阳坐在顶楼观景台,手里捏着刚从传达室取的《收获》杂志——邮戳显示从上海寄出已过半月。2007年的风穿过生锈的铁栏杆,带着隔壁教学楼传来的键盘声——那是计算机系在组装学校新买的服务器,嗡嗡声像极了夏末的蝉鸣。
他翻开杂志,在“校园文学”栏目看到自己的短篇小说《单车岁月》,配图是张扫描的黑白照片:老旧的二八自行车停在爬满爬山虎的墙前。手机忽然震动,是qq消息提示音——诺基亚N70的和弦铃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班群里辅导员发了公告:
[重要通知] 因应教学改革,《古代文论》增设‘80后写作与传统美学’专题,由林阳同学协助整理资料。
楼下忽然传来喧哗。林阳探身望去,只见公告栏前围了一圈人,有人正用宽胶带张贴新一期《中文系月报》。穿校服的学妹举着荧光棒照亮标题:《从bbS流言到文学现场——记林阳同学的创作之路》。旁边有男生用摩托罗拉V3手机拍照,闪光灯在暮色里亮了一下,惊飞了停在报头的蛾子。
星光渐次点亮夜空时,陈雨桐的短信来了,足足分了三条:诗词挑战赛报名册写满两本练习簿,连哲学系都有十个男生参加,外联部拉到‘光合作用书房’的赞助,送《哈利波特7》中文版! 林阳望向图书馆穹顶的鎏金校徽,那图案在路灯下像枚被磨旧的铜钱。他想起开学第一天系主任的讲话,老人手里转着核桃,身后的投影幕布还在播放当年热门电影的剪辑。
指尖摩挲着口袋里的U盘,林阳忽然笑了。去年此刻,他正躲在宿舍被窝里看学校bbS“长师星空”上的匿名帖,那些用智能Abc输入法敲出的恶意揣测,如今都成了他给新生讲座时用的案例——《网络时代的话语权与自我建构》。夜风掀起杂志书页,某页空白处有人用铅笔写了句诗:“当蝉蜕挂在2007年的枝头,所有夏天都成了透明的标本。”
他起身时,看到观景台角落放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叠打印整齐的《就业指导手册》,封面上用马克笔写着“送给08届毕业生”。远处的操场传来欢呼声,大概是哪个班级在放露天电影,屏幕上闪过《集结号》的炮火——那是2007年底最热门的国产片预告。林阳将杂志塞进帆布包,耳机里正好放到《青花瓷》的副歌,他轻声跟着哼唱,帆布鞋踩过满地杨树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像极了破茧时那声不响的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