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梨树叶隙,在王轱辘的轮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缓缓操控着轮椅来到合作社办公室门前,抬头望着门楣上那块略显陈旧的匾额——\"青山村农产品合作社\",那是十年前县里领导亲自题写的。
\"理事长,您来了!\"新来的会计小刘正好出门倒水,见到王轱辘连忙放下水壶,\"我帮您推轮椅吧?\"
王轱辘摆摆手:\"不用,我自己能行。\"轮椅慢慢的进了办公室,动作虽慢却很稳当。
办公室里,梨叶正在和几个村干部讨论秋梨的销售方案,见父亲进来,立刻起身相迎:\"爸,您怎么来了?医生说您还得静养一阵子呢。\"
王轱辘笑了笑:\"躺久了骨头疼,出来活动活动。\"他环顾四周,\"梨生呢?\"
\"去县里参加电商培训了,下午才能回来。\"梨叶给父亲倒了杯温水,\"爸,您要是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行,何必亲自跑一趟。\"
王轱辘从怀里掏出一个牛皮纸袋:\"我拟了一个方案,关于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你等梨生回来,一起看看。\"
梨叶接过文件,粗略翻了几页,惊讶地抬头:\"爸,您这是...\"
\"我老了,该把担子交给你们年轻人了。\"王轱辘的声音很平静,\"方案里写得很清楚,梨生负责对外业务和市场拓展,你主抓生产和内部管理,菌生管财务和后勤。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梨叶的眼圈一下子红了:\"爸,您别这么说。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合作社离不开您。\"
王轱辘拍拍女儿的手:\"傻丫头,哪有离不开的人。我这不是撒手不管,是退居二线当顾问。\"他指了指文件最后一页,\"我还建议成立理事会,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这样更规范,也更长久。\"
正说着,李大勇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老王,你在这儿啊!我找你半天了。\"他抹了一把汗,\"县农业局来人了,说要参观咱们的新品种梨园,老支书让我来请你。\"
王轱辘摇摇头:\"我现在这样子,见什么客。让梨生回来接待,或者你去也行。\"
李大勇瞪大眼睛:\"我去?我一个大老粗,哪会跟领导打交道?\"
\"你怎么就不行了?\"王轱辘笑道,\"你是合作社的元老,梨园的情况比谁都熟。再说,你现在是理事会成员,该担起责任了。\"
李大勇挠挠头,还想推辞,梨叶已经站起身:\"李叔,我陪您一起去。爸说得对,咱们得学着独当一面了。\"
看着女儿和李大勇离去的背影,王轱辘长舒一口气。他摇着轮椅来到档案柜前,翻出合作社最早的那本账册。纸张已经泛黄,上面歪歪扭扭地记录着最初的几笔收支——那是十几户村民凑的启动资金,最多的出了两千块,最少的只有五百。
\"理事长,您要的报表我整理好了。\"张会计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自从上次那件事后,他变得更加谨慎认真,\"按您的要求,我把近五年的经营数据都汇总了。\"
王轱辘接过报表:\"老张啊,这些年辛苦你了。新来的小刘怎么样?\"
\"小伙子挺机灵,学得快。\"张会计推了推老花镜,\"就是太依赖电脑,我说账本还得手写一份备份,他非说没必要。\"
王轱辘笑了:\"时代不一样了。咱们那套该传的传,该改的也得改。\"
回到家,沈雅琴正在院子里晒梨干。见王轱辘回来,她放下手中的活计:\"又跑合作社去了?医生不是说让你少操心吗?\"
王轱辘摇着轮椅到妻子身边:\"没操心,就是去送份文件。\"他帮着把梨片铺开,\"雅琴,我想把咱们家的地契和存折都整理一下,该过户的过户,该更名的更名。\"
沈雅琴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趁我现在脑子还清楚,把该办的事都办了。\"王轱辘抬头看着妻子,\"梨生一家马上要回来了,孩子们也都大了,该让他们知道家里的产业情况了。\"
沈雅琴擦了擦手:\"行,我去把箱子搬出来。不过轱辘,你别想太多。医生说了,你就是劳累过度,好好调养能恢复的。\"
王轱辘没有反驳,只是笑着点点头。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虽然不至于马上怎样,但确实大不如前了。这次生病给他敲响了警钟——有些事,必须早做打算。
午饭后,沈雅琴搬出一个老旧的樟木箱,里面装着家里的各种证件和存折。王轱辘仔细翻看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几笔。
\"梨园和民宿都在我名下,得转给梨生和梨叶。\"王轱辘指着地契说,\"合作社的股份比较复杂,得重新分配一下。\"
沈雅琴凑过来看:\"要我说,给菌生也分点。那孩子实诚,这些年没少出力。\"
王轱辘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还有老李,虽然没血缘关系,但这些年帮衬不少,该给的他那一份不能少。\"
正商量着,梨生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王青山和王思远一进门就扑到王轱辘身边,争相讲述今天在学校的见闻。王轱辘耐心地听着,不时摸摸孩子们的头。
\"爸,县农业局给了个新项目,我觉得挺适合咱们村的。\"梨生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绿色食品认证,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远看很划算。\"
王轱辘接过文件看了看:\"这事你拿主意就行。对了,过来看看这个。\"他把刚才整理好的清单推给儿子,\"我打算把家里的产业重新分配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梨生看完清单,脸色变了:\"爸,您这是干什么?我和梨叶不需要这些,您和姥姥好好的就行。\"
王轱辘摆摆手:\"不是给你们,是给这个家。产业总要有人继承,早安排早安心。\"
沈雅琴见外孙还想说什么,插话道:\"梨生,听你爸的。咱们农村人实在,该怎样就怎样,不搞那些虚的。\"
晚饭后,王轱辘把全家人都叫到院子里开会。月光如水,洒在每个人脸上。王轱辘清了清嗓子,拿出下午拟好的方案。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说说家里的产业安排。\"他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比从前,有些事得早做打算。\"
梨叶红着眼睛想插话,被王轱辘抬手制止。
\"梨园和民宿转给梨生和梨叶共同所有,合作社的股份分成五份——梨生、梨叶、菌生各一份,我和雅琴留两份养老。\"王轱辘顿了顿,\"另外,我打算从个人积蓄里拿出二十万,给李大勇在村口开个农资店。他这些年没少帮咱们,该报答的不能忘。\"
菌生连忙说:\"爸,我的那份不要。我是女婿,能跟着梨叶一起就知足了。\"
王轱辘摇摇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为合作社出的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梨生深吸一口气:\"爸,既然您说到这个,我也有个想法。\"他看了看妻子艾米丽,\"我们回国后,想把澳洲的一些先进农业技术引进来。比如智能温室、滴灌系统,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远看能节省不少人力。\"
王轱辘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咱们合作社现在有条件了,该往现代化方向发展。\"他转向梨叶,\"你觉得呢?\"
梨叶擦擦眼角:\"我觉得可行。不过得一步步来,不能一下子把老本都投进去。\"
\"说得对。\"王轱辘欣慰地点点头,\"你们有商有量,我就放心了。\"
会议结束后,沈雅琴推着王轱辘在院子里慢慢转悠。夜风微凉,带着梨子的清香。
\"轱辘,你真舍得放手啊?\"沈雅琴轻声问。
王轱辘望着远处的山影:\"舍不得也得舍。孩子们都长大了,该让他们挑大梁了。\"他拍拍雅琴的手,\"再说,我这不是还有你吗?咱们好好享几年清福。\"
沈雅琴笑了:\"享福?就你这闲不住的性子,三天不摸合作社的门槛就得浑身痒痒。\"
第二天一早,王轱辘就让菌生开车带他去县公证处,把昨晚商定的各项手续都办了。回来的路上,他特意绕道去了趟李大勇家。
\"什么?给我开农资店?\"李大勇听完王轱辘的话,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老王,你疯了吧?我哪是做生意的料!\"
王轱辘早有准备:\"店面我都看好了,就在村口老赵家那间空房。货源也不用愁,县农资公司答应给最低价。\"他递给李大勇一个信封,\"这是启动资金,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李大勇打开信封,看到里面的存折和钥匙,眼圈一下子红了:\"老王,你这...我这...\"
\"别婆婆妈妈的。\"王轱辘笑道,\"记得给我留点好鱼饵就行。\"
回到合作社,王轱辘召集全体理事开了个会,正式宣布自己退居二线的决定。村支书听完,站起来,非要跟王轱辘喝一杯。
\"老王啊,你是这个!\"支书竖起大拇指,\"多少人到死都舍不得放权,你能主动让贤,了不起!\"
王轱辘摇摇头:\"言重了。合作社是大家的,不是我王轱辘一个人的。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该让他们施展拳脚了。\"
散会后,王轱辘独自摇着轮椅在合作社转了一圈。从最初的两间土房到现在宽敞明亮的厂房,从几口铁锅到全套自动化设备,这里凝聚了他半生的心血。说不留恋是假的,但他更清楚,只有适时放手,这份事业才能走得更远。
回到家,沈雅琴正在厨房熬梨膏。香甜的气息弥漫整个院子,勾起王轱辘无数回忆——年轻时和李青一起熬糖,后来和沈雅琴一起打拼,现在轮到孩子们接棒了。
\"回来了?\"沈雅琴从厨房探出头,\"洗手准备吃饭吧。梨生说今天要宣布个好消息。\"
晚饭桌上,梨生难掩兴奋:\"爸,妈,县里批准了我们的智能温室项目!还给了三十万的扶持资金!\"
王轱辘欣慰地点头:\"好事啊。什么时候动工?\"
\"下个月。\"梨生给父亲盛了碗汤,\"爸,我想请您当项目顾问,帮我们把把关。\"
王轱辘笑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派上用场?\"
\"您可是咱们青山村的活字典。\"梨叶插话道,\"没有您坐镇,我们心里没底。\"
夜深了,王轱辘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熟悉的虫鸣。沈雅琴端来热水给他泡脚,手法娴熟地按摩着他有些水肿的双腿。
\"轱辘,今天累着了吧?\"沈雅琴轻声问。
王轱辘摇摇头:\"不累,心里踏实。\"他望着窗外的月光,\"雅琴,等梨生的温室建好了,咱们也去弄个小菜园,种点自己喜欢的。不图挣钱,就图个乐呵。\"
沈雅琴笑着点头:\"好啊。我早就想种点稀罕菜了,就是怕你说我不务正业。\"
王轱辘握住妻子的手:\"前半辈子为生计奔波,后半辈子该为自己活活了。\"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青山村的每一个角落。梨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与传承。王轱辘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合作社依然会忙碌如常,只是指挥棒已经悄然交到了下一代手中。而他,将站在一旁,微笑着见证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