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铁皮柜的锁扣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刘好仃把贴着“GZ-bAcKUp-862”标签的硬盘捧出来,像端着刚出炉的蒸笼,小心又踏实。读盘器亮起绿灯,屏幕上跳出熟悉的文件夹列表,一个没少。
他把备份日志打印出来,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微温。又在下方手写一行字:“4月11日封存,未联网,物理隔离。三重锚定已完成。”字写得不快,但每一笔都压得实。
拎着打印件和U盘,他直奔It办公室。小王刚泡好豆浆,正用吸管搅着塑料杯底的糖渣。刘好仃把材料放在桌上,杯子震了一下。
“今天做两件事。”他说,“断电恢复,模拟外扫。看看咱们的墙,到底挡不挡得住。”
小王抬头:“现在?”
“越早越好。”刘好仃把U盘插进电脑,“备份不是摆设,得用一次才知道是不是真货。”
小王嘬了口豆浆,犹豫半秒,点头:“你定流程,我配合。”
测试在上午八点十五分开始。第一项是数据恢复。质检数据库被手动清空,接着启动还原程序。进度条缓慢爬升,78%时突然停住,弹出提示:“部分索引缺失,无法继续。”
小王眉头一跳:“是不是……备份的时候就没导全?”
刘好仃没说话,转身回维修间,两分钟后抱着一叠纸质日志回来。他翻到“GZ-LoG-862”的导出记录页,指着时间戳和文件大小:“导出完成时间是13:18,总容量2.17Gb,和原始一致。没丢。”
“那为什么恢复不了?”
“路径错了。”刘好仃敲了敲屏幕,“恢复目标指向的是旧分区,咱们现在用的是新挂载点。改一下。”
他手动编辑配置,重新导入。进度条重新流动,92%、96%、100%。系统提示:“数据校验通过,完整性确认。”
小王松了口气:“还好是你在。”
刘好仃笑了笑:“不是我,是流程在。”
第二项是模拟攻击。测试环境接入虚拟攻击源,设定三种模式:常规扫描、深度渗透、伪装中转。防火墙日志实时刷新,每一条访问请求都被标记、分类、拦截。
当攻击源切换到“伪装中转”时,系统自动触发高危警报。一条来自“UAE-proxy-3”的访问请求被立即阻断,日志标注:“异常跳转行为,匹配静默守卫规则库。”
刘好仃盯着那条记录,拿笔在边角记下:“此Ip曾关联Fw-07b,查访问时间轴。”字写得轻,但笔尖压出一道深痕。
测试持续到中午十一点半。所有模拟攻击均被有效拦截,数据恢复成功,系统稳定性达标。刘好仃把结果整理成报告,标题是《SZ-Glass-dS-SecEval-0412》,结论栏写着:“防火墙升级有效抵御模拟攻击,数据备份可在4小时内完成恢复,整体安全风险由‘高’降至‘中低’。”
他打印三份,一份留底,一份给小王,一份放进老李的信箱。
下午一点,团队在小会议室碰头。老李翻着报告,手指在“中低风险”四个字上摩挲了几下。
“测得通,不代表以后不出事。”他说,“万一真来了大攻击呢?咱们这点家当,顶得住吗?”
没人接话。空调吹出的风把窗帘掀起一角,又落下。
刘好仃打开手写本,翻到“三重锚定”那一页。他把本子转过来,推到桌中央。照片里,柜门上的纸条清晰可见,日历显示“2025年4月11日”,硬盘标签工整贴着。
“我们不靠运气。”他说,“靠步骤。每一步都可查,可验。昨天能恢复,明天也能。今天能拦住,下次也能。”
老李看着照片,又看看报告,慢慢点头。
小陈笑了:“这么说,咱们这墙,还真砌起来了?”
“墙是砌了。”刘好仃合上本子,“但还得天天看,月月查。墙不怕旧,怕漏。”
散会后,他回到工位,把报告副本放进抽屉。顺手从便签本撕下一张纸,写下:“查V2样本库上线前后,Fw-07b日志变更记录。”压在文件下面。
他端起保温杯,茶凉了,喝了一口。窗外阳光正好,照在玻璃幕墙上,反光落在他袖口,像一道银线。
第二天一早,他比平时早到半小时。工控机刚开机,他就把旧硬盘接上,准备做最后一次验证。读盘器亮绿灯,硬盘转动,系统识别出c盘,d盘依旧显示“需密码”。
他试了几个密码,没成功。退出界面,打开日志工具,想查分区创建时间。点击“加载历史记录”时,屏幕轻微抖了一下,像信号不稳的老电视。
他停住手,没再试。
拔掉硬盘,锁进柜子。回到工位,翻开手写本,在最新一页写下:“备份非万能,但无备则危。”字写得慢,一笔一划。
中午去食堂,饭是土豆烧鸡和清炒菠菜。他吃得干净,连汤都喝完。回来路上,碰到小王。
“刘师傅,主管问昨天的测试报告是不是要归档?”小王说。
“已经交了。”刘好仃说,“一份在你那儿,一份在老李信箱。”
“可主管说没收到电子版。”
“电子版不安全。”刘好仃拍拍手写本,“最稳的存档,在纸上,在人心里。”
小王没再问。
下午三点,他坐在维修间,把测试用的U盘格式化,工控机断电,连同读盘器一起锁进工具柜。柜子上了双锁,一把他拿着,另一把交给了老李。
老李接过钥匙,没问为什么,只说:“你信得过我,我就守得住。”
四点二十,他正准备收拾东西,小陈敲门进来。
“刘师傅,弱电井的照片你要不要看看?”
他接过手机,一张张翻。井口、电缆、接头……翻到第五张时,手指顿了一下。
照片角落,Fw-07b设备下方,有张半透明标签,编号末尾是“07b-It-SZ-01”。他记得这个编号格式。
他没说话,把手机还给小陈:“拍得挺好,辛苦了。”
小陈走后,他打开抽屉,取出本子。翻到最新一页,在“07b疑点”后面写了个名字缩写,又画了个问号。笔尖压得重,纸有点破。
他合上本子,端起保温杯。茶早就凉了,他喝了一口,没皱眉。
第三天清晨,阳光斜照进工位。他打开铁皮柜,取出硬盘,接上读盘器。绿灯亮起,系统识别正常。
他打开备份文件夹,逐一核对。生产日志、质检数据、系统配置,一个不少。
正准备拔掉硬盘,屏幕右下角突然跳出一条小字提示:“非结构化附加块未恢复(类型:日志缓存)。”
他盯着那行字,没动。
拿红笔在日志本上圈出这句话,归入“待查项”文件夹。
五点四十分,他合上本子,锁好抽屉。站起来,把工控机电源线拔掉,连同读盘器收进工具箱。拎起包,走出办公室。
电梯里,他站在角落,手插在衣兜里。指尖碰到那张折好的日志纸。他没拿出来,只是隔着布料,轻轻按了两下。
电梯门开。
他走出去,穿过大厅,路过保安亭时,把今天的巡检单交了上去。“明天还要进井里看看。”他说。保安点头:“登记好了。”
他走出厂门,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反光刺眼。他没抬头。
走到公交站,他站在站台边缘,从包里拿出文件盒,打开,取出今天的记录。翻到最后一页,他写下:“安全检测完成,风险降至中低。d盘仍加密,附加块异常。Fw-07b线索未断。”
写完,他合上本子,锁好盒子。
公交车进站,车门打开。
他拎着包,正要上车,忽然停下。
从内袋里抽出那张日志纸,盯着“UAE-proxy-3”那一行,用红笔在编号末尾加了个小圈,像句号,又像瞄准的准星。
笔尖停在纸上,墨迹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