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把那两箱新标签搬进会议室时,阳光正好落在纸箱开口处,照得“防雾涂层”四个字闪闪发亮,像刚擦过的玻璃门。他没急着拆,而是顺手把箱子往白板旁边一靠,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小张正低头刷手机,听见声音抬头:“刘哥,这箱子比昨天的还沉?”
“不是箱子重,是你心轻了。”刘好仃笑着拧开保温杯喝了口热水,“标签也是预警机制的一部分,昨天我说这话,你们以为我在开玩笑?”
阿芳翻了个白眼:“我们以为你在顺手干活。”
老李慢悠悠摘下老花镜擦了擦:“其实我也好奇,标签能预警啥?难道它自己会说话?”
“它不会说话,但它会变。”刘好仃撕开一包标签,贴在白板右上角,动作利落得像贴春联,“比如这个‘防雾’,要是哪天客户反馈说根本不起作用,那就是信号——说明咱们的质量控制或者市场反馈链条出问题了。”
小张恍然大悟:“懂了!这不是预警标签,这是埋伏笔!”
“对嘛。”刘好仃点头,“信息不止来自新闻和报告,也藏在咱们每天打交道的东西里。谁先发现异常,谁就先拉警报。”
大家安静了几秒,像是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危机可以藏在一张薄薄的纸上。
分工很快定下来:小张负责上网扒数据,阿芳联系同行朋友打听内幕消息,老李则翻出老客户名单一个个打电话问近况。没人抱怨任务杂,反而有点兴奋,像是打游戏解锁了新地图。
周二下午,会议室桌子快被打印纸淹了。
小张抱着笔记本电脑坐中间,一脸便秘表情:“我查了东欧那边的环保新规,光是翻译版本就有三个,哪个都像机翻的。”
阿芳递过去一杯奶茶:“别急,先挑最不像AI写的看。”
老李在一旁晃着保温杯:“我问了两个老客户,都说最近订单变少了,但没人说得清为啥。”
刘好仃一边听一边拿马克笔在白板上画格子,分成三栏:政治、经济、法律。然后把大家收集来的信息按颜色贴纸分类贴上去——红的是紧急,黄的是可疑,绿的是暂时安全。
“现在问题来了。”他指着一堆黄色贴纸,“有些信息看着像风吹草动,其实是风暴前兆;有些呢,就是风吹草动。”
阿芳指着一份关于某国汇率波动的报告:“这个算不算?波动才1.8%,没到咱们昨天说的2%警戒线。”
小张摇头:“但我发现他们央行官网三天没更新外汇数据了,这不正常。”
老李皱眉:“等等,你怎么知道人家官网该更新?”
“我关注他们央行推特啊!”小张一脸理所当然,“人家发了个表情包,说‘数据在加班’,我就觉得……有点怪。”
刘好仃笑了:“行,记一笔,黄色升级为橙色。下次咱们预警指标里加一条:官方渠道沉默超48小时,自动触发核查。”
大家哄笑,但没人觉得他在瞎扯。反而觉得这招挺实用——毕竟谁还没遇过客服失联的情况?
到了周三傍晚,指标清单终于成型。
刘好仃把它打印出来,贴在白板最显眼的位置。上面写着:
【政治类】
政府网站连续3日无更新 → 黄色预警
外交关系突然降温 → 红色预警
【经济类】
关键行业增长率单月下降超5% → 黄色预警
汇率单日波动≥2% → 红色预警
【法律类】
合同条款适用法变更 → 红色预警
新增进口限制条款 → 黄色预警
末尾还有一行小字:“以上皆可改,唯有一条不变:保持好奇。”
阿芳看着那行字,忍不住笑:“这不像指标,像人生格言。”
“本来就是。”刘好仃把清单拍平,指尖在最后一行轻轻点了两下,“好奇才能发现问题,问题才是预警的起点。”
老李难得没反驳,只是默默把清单拍了张照,发到家庭群里,附言:“厂里新制度,比我家娃的作业还整齐。”
小张忽然站起来,从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对了!我昨天发现个奇怪的事。”
他把纸摊开,是某国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季度报告节选。图表显示当地建筑业增速放缓,但玻璃进口量却逆势上涨。
“这不对劲。”小张指着数字,“他们房子都不盖了,为啥还要买玻璃?”
刘好仃接过纸,凑近灯光看了看,眉头慢慢皱起。
阿芳凑过来:“是不是统计口径不一样?”
“有可能。”刘好仃没急着下结论,而是把这张纸夹进了清单下面,“先留着,等下个月数据出来再比对。要是继续反常,就得派人去现场看了。”
老李打趣:“你这是要把咱们变成国际侦探社?”
“哪有那么夸张。”刘好仃把清单钉牢,转身收拾包,“不过是让脑子多转一圈,手少抖一点。”
临走前,他顺手关灯,整个会议室暗下来,只有白板上的清单在余光里泛着微弱的反光。
小张最后一个走,关门时回头看了一眼。
那张写着“保持好奇”的纸,在傍晚透过百叶窗斜射进来的光线下,像一块小小的太阳能板,安静地蓄着能量。
他没锁门,只是轻轻带上门,听见锁舌“咔哒”一声咬合。
走廊尽头,保洁阿姨推着拖把经过,随口问:“你们今天怎么这么晚?”
小张笑着回答:“在给未来装雷达。”
阿姨一脸懵:“啥雷达?”
他没解释,只是加快脚步追上电梯。
电梯门合上前一秒,他看见自己映在金属门上的脸,眼睛亮得不像刚加完班的人。
而白板角落那张新标签,在没人注意的时候,被风吹得轻轻颤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