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晟初步尝试平衡不同性质的能量,心态趋于稳定后,老者适时地引入了法家思想!老者先从最基本的道理讲起。
“小友,你观这山谷,草木生长,溪流奔涌,看似自由无序,实则是否暗合某种规律?春日萌芽,秋日落叶,水往低处流……此乃天地自然之法度。”老者引导吴晟观察周遭,继而话锋一转,“人间亦然。若无规矩,何以成方圆?若无律法,何以定纷争、止干戈?修炼之道,体内玄气运行,灵魂力操控,若无法度约束,任凭其胡乱冲撞,后果如何?”
吴晟想起自己最初修炼时,因不得法门,几次险些玄气逆转,损伤经脉的经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便是法家‘法治’精神之于修炼的初步体现。”老者正色道,“于你自身而言,这‘法’,便是你选择的功法路径,是你为自己定下的修行准则,是你驾驭不同性质力量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界限’。例如,你研读魔道功法,汲取其效率之法,但必须为自己设定‘绝不伤害无辜以自肥’的铁律!此律,便是你的‘心法’,是你混乱中求秩序的基石。”
他进一步引申至更宏大的层面:“再看那东齐国内变法,其核心之一,便是推行法治,建立章法制度,以求富国强兵。此与修炼何其相似?一个国家,若无完善律法,则政令不行,民心涣散;一个修士,若无内心准则与修炼法度,则力量暴走,心魔丛生,终将自取灭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此乃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理。”
一个月后,老者又给吴晟讲解墨家的学说。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此为其社会理想。而其‘机关术’,则是其智慧与技术的结晶。”老者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拿起几根草茎,手指翻飞间,竟迅速编织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草蜢,轻轻一触,那草蜢便能向前跳动数尺。
吴晟看得惊奇不已。
“此乃小技,然其中蕴含之理,与墨家机关术一脉相承。”老者解释道,“墨家机关,讲究以巧破力,以结构引动能量,化腐朽为神奇。其核心在于‘巧思’与‘实用’。”他指着那只草蜢,“你看它,结构简单,却利用了弹力与平衡,便能自主行动。若将此理用于修炼,或用于对敌,又会如何?”
他引导吴晟思考:“你之‘撒豆成兵’,本质亦是赋予死物以‘结构’与‘灵性’,使其能动、能战。这与墨家机关术的底层逻辑,是否有相通之处?再者,东齐变法中大力推广的‘民用机关兽’、‘地下列车’,其思路是否也暗合了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实用精神?将强大的技术用于便利民生,提升国力,这本身便是对力量的一种高明运用。”
在奠定了法家的“规矩”框架和墨家的“巧技”认知后,老者并不急于让吴晟深入某一家的具体功法修炼,而是继续引导他广泛涉猎其他百家学说。
他讲解名家“辨名析理”的逻辑思辨,锻炼吴晟思维的严密性与清晰度;提及农家“顺天之时,因地制宜”的耕种之道,类比修炼需契合自身资质与天地韵律;甚至偶尔谈及纵横家那些早已失传的、侧重于人心揣摩与局势判断的独特法门,让吴晟明白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每一次讲解,老者都紧扣“求同存异”的核心。他让吴晟比较法家的“法治”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考在何种情境下何种方式更为有效;对比儒家的“仁政”与墨家的“兼爱”,理解其内涵的细微差别与适用范围;分析兵家的“诡道”与正面对决,明白策略与实力的辩证关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者时常告诫,“这‘容’,并非简单地堆砌,而是理解、消化、吸收,最终将其精华化为己用。你的心胸与视野,决定了你未来道路的宽度与高度。东齐之变,之所以让老夫觉得‘不简单’,正是因为它并非单一领域的变革,而是涉及法度、技术、思想乃至力量体系的全面革新,其背后,必有深意。你既来自那里,更当用心体会,这或许是你将来理解乃至参与其中变革的绝佳切入点。”
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即便有老者这等名师引导,对吴晟而言,依然是巨大的挑战。他时常感到头脑发胀,前学后忘,不同理念在脑海中打架,实践时更是手忙脚乱,远不如专心修炼一门功法来得顺畅。
每当吴晟流露出焦急、气馁的情绪时,老者总是异常平静,他会停下讲解,为吴晟斟上一杯清茶,用那亘古不变般的平和语气说道:
“小友,心浮气躁,乃修行大忌。你可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之理?”
他看着吴晟,目光深邃而充满智慧:“天赋卓绝者,或可一日千里,然心性不定,易折于中途。而你,虽无那般惊才绝艳的起点,却有如驽马般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不舍’,这‘持之以恒’,方是攀登大道巅峰最可贵的品质。”
“凡事皆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急功近利,武断行事。”老者谆谆教诲,“参悟百家,融会贯通,岂是旦夕之功?这非是一时之成果,而是追求一世之大道!老夫对你,亦不求你立刻便能悟透所有,只望你能将今日所学之种,深埋心田,以心血浇灌,以岁月耕耘,待他日机缘至时,自会破土发芽,茁壮成长。”
他让吴晟不必强求立刻理解所有典籍的精髓,哪怕每日只弄懂一句话,只掌握一个最简单的能量结构,只明晰一个概念的区别,都是宝贵的进步。
“修炼之路,漫长而孤寂。很多时候,进步是微不可察的。但只要你方向正确,脚步不停,日积月累之下,终将产生质的飞跃。若因一时看不到成果而焦虑冒进,强行融合或修炼超出当前理解范围的法门,极易导致能量冲突,走火入魔,乃至心神受损,届时便是真正的‘功亏一篑’,追悔莫及。”
在老者这般充满耐心与远见的教导下,吴晟逐渐放下了急于求成的心态。他开始享受这种每日都能接触到新知识、都能感觉到自己视野在拓宽的过程。他按照老者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日固定时间研读典籍、听讲解,固定时间进行灵魂力控制和“撒豆成兵”的实践,固定时间打坐凝气,巩固根本。
他不再为自己无法瞬间掌握所有而烦恼,而是专注于当下的每一点理解,每一次微小的进步。他就像一只勤奋的蜘蛛,在老者的指引下,以自身的本心为基点,以所学的百家知识为经纬,一点点地编织着属于他自己的、庞大而坚韧的认知与力量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