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在此时,皇上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引着风风火火的萧承煊进了花厅。
原来,这小太监是与林泽一同奉旨出门找人的,只是林泽目标明确,直奔钱家商行,一下子就找到了钱长富。而小太监则跑了好几个萧承煊常去的演武场、马球场,才将这位爷找到,故此晚了一步。
皇上对萧承煊说话向来不绕弯子,直接便将林淡的建言——让他与林泽、钱长富一同,借深入外邦通商之名,行探查情报之实,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萧承煊听得眼睛发亮,他最喜欢这种带有冒险和隐秘色彩的任务,立刻拍着胸脯总结道:“皇伯伯,侄儿明白了!说白了,就是林泽兄和长富兄负责在前头光明正大地做生意,打通关节,小爷我则带着人混在商队里,暗中收集各方情报,绘制舆图,摸清虚实,对吧?”
他这声“林泽兄”和“长富兄”叫得自然而然。
坐在一旁努力缩小存在感的钱长富,听到这声“长富兄”,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差点从绣墩上滑下去。
天爷啊!他今天绝对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不仅见到了活生生的皇帝,这位堂堂王爷之子,竟然称呼他一声“兄”!这要是回去说给祖父和父亲听,他们怕不是要以为他得了失心疯,在白日做梦!
其实这并非钱长富第一次见萧承煊,当初在金陵处理薛家后续事宜时,这位小爷也曾露过面,只是当时钱长富并不知道这位气势不凡的年轻公子竟是九王爷的嫡次子。
若是当时知晓,他估计能当场表演一个“吓到原地去世”,毕竟那时候他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他那位当县令的姑父了……
皇上对萧承煊的总结很是满意,笑着点头道:“正是此意。此事关乎国朝未来战略,非同小可。你们三人需精诚合作,扬我国威,探明虚实。”
他目光扫过三人,带着鼓励与期许,“莫要让朕失望。”顿了顿,他又道,“为方便你们行事,朕会让内侍府特制三面金牌令,作为你们身份的凭证,见令如朕亲临,关键时刻,可调派沿途官府及驻军给予必要协助。”
萧承煊还好,他毕竟是宗室子弟,对这等恩宠虽觉荣耀,尚能保持镇定。
而林泽和钱长富听闻“见令如朕亲临”这六个字,激动得浑身一颤,要不是旁边眼疾手快的小太监虚扶了一把,两人几乎就要滑下座位,行那五体投地的大礼了。
说完了正事,皇上心情颇佳,很是自然地表示,今日便照例在林府用饭。
林淡对此早有准备,从容回道:“皇上来得正巧。皇家学堂近来正在教授筹办宴席的课程,臣那侄女曦儿对此很感兴趣,近几日府上的膳食都是由她琢磨着安排的。虽比不得御膳精致,倒也图个新鲜时令,不知皇上可愿尝尝?”
皇上闻言,兴趣更浓。他本就喜爱黛玉灵秀,听闻这宴席是她亲自筹划,立刻抚掌笑道:“哦?竟是康乐的手笔?那朕更要好好品鉴一番了!传朕的话,让康乐放开手脚准备,不必拘泥规制,朕今日就当个寻常长辈,尝尝自家小辈的心意。”
时值五月初,天光渐长,不似盛夏那般灼热逼人,却已带着几分暖融融的慵懒意趣。
林府花园里,几株石榴花开得正盛,簇簇嫣红如火,映着雕花窗棂。檐角下悬着的铜制风铃,被微风拂过,发出清越悠扬的叮咚声,衬得这即将开始的宴席,也凭空添了几分难言的雅致与生机。
黛玉便将今日的宴席设在了园中的水榭亭台里。亭子四面通风,垂着细竹帘,既可观园景,又免了日头直晒。她深知皇上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故而宴席不求繁复奢华,只取时鲜本味,以巧思取胜。
先上的是两道冷碟。
黛玉亲自在一旁侍立介绍,声音清越如泉:“皇上,这第一道冷碟,臣女为其取名‘翠玉凝脂’。”
只见白瓷盘中,码着切得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嫩藕片,那藕片浸润在冰镇过的梅子卤汁中,呈现出一种通透的浅琥珀色,宛如上好的翡翠。
“取的是今晨刚出土的嫩藕最尖端的一节,去皮后以极薄的刀工切片,即刻浸入冰梅卤中镇着,吸足酸甜。食用前,淋上一勺用桂花与蜂蜜慢熬的蜜露,再撒几粒碾碎的松子仁。”
皇上依言夹起一片,放入口中,但觉藕片冰凉爽脆,毫无纤维渣感,入口先是梅卤那恰到好处的清酸,瞬间打开味蕾,随即蜂蜜桂花的温润甜香缓缓漾开,缠绕于舌尖,最后是松子仁被碾碎后释放的油脂香气,层次分明,口感丰富,极为爽口开胃。
旁侧配的一碟,黛玉介绍名为“丹珠映雪”。
新摘的、饱满红艳的樱桃,用淡淡的果子酒略微浸泡过,颗颗如同红宝石般晶莹润泽,铺在雪白冰凉的酸奶之上。红白相映,色彩明丽。樱桃的甜润果香与酸奶的绵密微酸融合在一起,凉而不冰,甜而不腻,恰如其分地承接了前一道菜的余味。
接着是两道热菜,皆取时令鲜物。
第一道名曰“雨打芭蕉”。
用的是瓜架上今早才摘下的嫩丝瓜,削去极薄的外皮,切成长短一致的翠绿长条,以小火慢煎,用的是提炼出的清鸡油,煎至丝瓜边缘微黄,内里却依旧保持碧绿软嫩。再淋上用新鲜虾仁、干贝细细吊出的清汤薄芡,最后撒上几缕极细的姜丝。丝瓜入口软嫩清甜,却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筋骨,不曾软烂。鸡油的香与海鲜吊出的极致鲜味完美融合,汤色清亮见底,不油不腻,仿佛将孟夏时节那场润物无声的雨意,都浓缩在了这一勺清鲜之中。
第二道热菜唤作“青霭流香”。
主料是春日里最后一批鲜嫩的春笋,切作不规则的滚刀块,与现剥的翠绿毛豆、切成小丁的肥厚香菇一同下锅快炒。起锅前,沿着锅边烹入一勺今年新酿的、尚未完全发酵的米酒,撒上一把切得细碎的青蒜叶。
春笋保持着脆嫩的本色,毛豆带来粉糯的口感,香菇则贡献了醇厚的菌香,米酒的那一丝清甜如同画龙点睛,将几种食材的鲜美瞬间提升,入口满是山野间草木的清新气息,鲜得恰到好处,余韵悠长。
主食名为“荷风送香”。
用的是池塘里新生的、尚未完全舒展的嫩荷叶,清洗干净后,包裹着预先泡好的糯米、去芯的莲子、软糯的芡实一同上笼蒸制。荷叶的清香在蒸汽的氤氲中,丝丝渗入糯米,莲子蒸得绵密起沙,芡实软糯适口。
蒸好后,侍女小心地解开荷叶,一股混合着米香与荷香的热气扑面而来,入口微带甘甜,仿佛将满池荷风的清爽都吃进了肚子里,既应景又清热养胃。
最后上的甜品是“玉露凝雪”。
选用当年新收的绿豆,细细磨去皮,留下豆沙部分,加冰糖用文火慢慢熬煮成极其细腻滑顺的糊状,盛在浅口的天青色瓷碗中,待其自然凉透。
食用前,淋上一勺用冰镇过的、清甜多汁的荔枝榨取的汁液,再点缀几粒饱满红艳的枸杞。绿豆沙入口绵密清甜,带着豆类特有的安宁气息,冰镇荔枝汁的加入,则带来了瞬间的冰凉和一股清冽的果香,入口即化,顺滑如丝,真像是饮下了一口孟夏清晨凝结在荷叶上的露珠,令人通体舒畅,暑气全消。
这一席膳食,虽无龙肝凤髓,亦无过分雕琢,却凭借时令的鲜活、搭配的巧妙和意境的清雅,赢得了皇上的连连称赞。
皇上放下银箸,看着侍立在一旁,眉眼沉静,唇边带着浅浅笑意的黛玉,眼中满是激赏,对林淡道:“子恬啊,朕今日可是大饱口福,更是大饱眼福了!康乐这孩子,不仅心思灵巧,于这膳食一道别具匠心,连这菜名也取得如此文雅贴切,意境全出。难得,实在难得!林家毓秀钟灵,果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