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太平军的强劲势头,咸丰任命向荣为钦差大臣,主持江南局势,伺机围攻江宁。
向荣踌躇满志率领数万人马,在天京城东的孝陵卫(紫金山南麓)安营扎寨,建立了江南大营。
向荣绝非泛泛之辈,他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凭借自身的军事才能,成为朝廷倚重的重点将领,着实有几分真本事。
“……”
与此同时,钦差大臣琦善也率领近两万北方清军南下,在扬州建立了江北大营。
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遥相呼应,对天京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恰似两把高悬的利刃,严重威胁着太平天国的安全。
太平军无时无刻不想着尽早铲除这一心腹大患。
终于,在隐忍三年之后,机会悄然降临。
1856 年,东王杨秀清瞄准了清军的南北大营,决定调动西征军和天京防卫部队,
采取里外夹击的战术,对清军的南北大营发起沉重的一击,因此摧毁南北大营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行动之初,太平军要打通天京与镇江的联系,镇江,作为金陵下游的咽喉要地,已经成为了清军重要攻击目标。
不过,由于太平军顽强坚守着镇江,令清军久攻不下。
时间到了 1855 年 4 月,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亲率清军七八千人,再次对镇江发起围攻。
城内太平军守将吴如孝面临着米粮、火药逐渐匮乏的严峻困境,形势愈发危急。
1856 年正月,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奉东王杨秀清之命,自安徽西部率部火速返回天京。
这是杨秀清布置攻取南北大营第一步。
2 月 1 日,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率领数万太平军,兵分两路从天京东进,驰援镇江。
这是杨秀清行动计划其中一部分,清理外围战。
为了实现突然袭击的效果,秦日纲兵分两路向镇江进发。
其中一路从观音门沿江直抵栖霞,而后朝着镇江方向迅猛推进。
另一路则从神策门进发至紫金山东面的仙鹤门,故意吸引清军的注意力,
以掩护另一路军悄然逼近镇江,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效果。
清军发现太平军有异动,急忙派兵在仙鹤门进行拦截,双方陷入混战。
就在局势胶着之时,另一路太平军及时赶到,给予清军沉重一击。
然而,清军仗着人多势众,很快调整了状态,拼死阻击,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陈玉成胆识过人,亲率少量精兵,不顾危险,乘坐小船毅然冲入镇江,
与城内守将吴如孝成功取得联系,并共同制定了内外夹攻的计策。
4 月 1 日,秦日纲率领大军从仓头东进,与清军展开激烈拼杀。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李秀成率领三千精锐,抄小路迂回至四川清军的后路,发起突袭。
清军腹背受敌,顿时阵势大乱。
此时,陈玉成、吴如孝也率领镇江守军及时赶到,太平军成功会师,士气大振。
次日,太平军趁势对吉尔杭阿部发起猛攻,大获全胜,接连攻破敌营十六座,
顺利抵达镇江,并屯扎于金山、金鸡岭、九华山脚,与江北清军形成对峙局面。
太平军在镇江会师后,即刻请示杨秀清。
杨秀清连夜调集船只,安排大部军队从金山渡江至瓜洲。
4 月 3 日拂晓,太平军向江北大营发起总攻。
驻守瓜洲的太平军此前多次成功击退清军的进攻,此次更是勇猛无比,清军在太平军的猛烈攻击下,难以抵挡。
随后,太平军集中火力对土桥发起猛烈攻击,清军顿时溃败。
秦日纲督军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破虹桥、朴树湾等清军营盘,清军望风而逃,大半部队作鸟兽散。
4 日,太平军又在三汊河大败敌军,一口气连破敌营一百二十余座,清将领托明阿等人狼狈逃往邵伯镇。
5 日,太平军趁着扬州城防空虚,发起猛烈进攻,一举再次占领扬州(扬州失而复得),
清军钦差大臣琦善在手下保护下,向北逃窜而去。
至此,清军苦心经营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被成功摧毁。
“……”
攻破江北大营后,太平军全军振奋,宰牛摆酒,大庆三日。
与此同时,向当地地主乡绅征调粮食,以补充军需。
将士们酒足饭饱,士气高昂,准备回军进攻江南大营。
然而,此时的太平军因胜利而有些冲昏头脑,加上三天的庆功宴,
给了清军组织起来阻截太平军水路的时间,导致太平军渡江严重受阻。
经过一番艰难的试探和迂回,直到 5 月 27 日,太平军才从瓜洲渡江,屯驻金山。
此时,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于 5 月 2 日成功占领安徽宁国府,11 日攻克芜湖,18 日向秣陵关发起进攻。
江南大营此前因抽调兵力支援江北大营,以及防堵石达开部,兵力已然分散且薄弱。
石达开巧用声东击西之计,于 6 月 13 日派南路部队攻占溧水。
向荣不知是计,急忙调兵遣将前往堵截,致使天京附近的清军兵力愈发空虚。
不知不觉间,江南大营已被太平军悄然包围。
恰好此时,西征军在秦日纲的率领下准备回天京休整。
毕竟士兵们历经苦战,早已疲惫不堪。
当他们行至观音门时,突然接到杨秀清的严令:必须攻破江南大营,方可入城,否则军法从事。
此时太平军已选定孝陵卫东北的仙鹤门为主攻方向,西北的龙脖子为辅助进攻方向。
6 月 17 日,万般无奈的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率部移营仙鹤门。
此时,天京的太平军也出城与他们遥相呼应。
18 日,双方正式交战。同日,石达开军分兵赶到,切断了江南大营赴仙鹤门的必经之路。
向荣急忙下令外援部队回援,并从各处紧急调兵,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19 日拂晓,太平军如猛虎下山,直扑仙鹤门敌营,多路包抄。
江南清军顿时溃退,外援部队虽及时赶到,但被太平军的气势所震慑,不敢应战,只能连夜构筑营垒。
20 日晨,太平军发起总攻,多路齐出,将仙鹤门敌营团团围困。
另一路太平军翻过紫金山,从后路插入清营。
与此同时,天京城内的太平军也分路出击,两下夹攻,势不可挡,
接连攻下清军南大营寨二十余座,一举攻破孝陵卫主大营。
向荣所率的数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向荣仅带着千余人连夜向东仓皇败逃,最终逃到了丹阳。
至此,江南大营被彻底摧毁。时过不久,向荣在丹阳忧郁而死。
太平军首次击破江南、江北大营,成功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态势,
极大地改善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处境,使天京暂时摆脱了安全威胁。
然而,从战略全局来看,此次抽调石达开、秦日纲等主力破营,致使西征战场停止对湘军的进攻,
无意间放过了处于垂死挣扎的曾国藩湘军,为日后的军事发展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