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院子里的板车已经装好。我站在车边,最后一次清点东西。五十套礼盒整齐码在竹框里,上面盖了油布。活苗盆栽放在最稳当的位置,灵泉稻和七彩番茄的小苗叶子还带着露水。宣传册用麻绳捆好,压在箱子底下。
顾柏舟走过来,手里提着水囊和干粮袋。“都齐了。”他说。
我点头,伸手摸了摸车辕上的木纹。昨晚睡得晚,把最后几份备用模具检查了一遍,又写了三张应急方案贴在箱子里。现在脑子里很清,没有乱,只有事一件件过。
老张牵着牛从隔壁院门进来,陈师傅背着工具包跟在后面。两人看见车装好了,没说话,直接过去看货堆得牢不牢。老张蹲下身子,手指沿着竹框缝走了一圈,又抬头看了看油布绑法。
“颠不了。”他说。
陈师傅拍了拍盒子角:“蜡封得实,路上不怕潮。”
李商人是辰时初到的。他骑着驴,身后跟着两个伙计,抬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云田坊”三个字。那是我们商队的名字,前天刚定下来。
“展位位置没问题。”他下驴就开口,“我一早去会所确认了,还是东区主道第三位。旁边是绸缎庄,对面是茶行,人流最大。”
我松了口气。这个位置之前谈了好几天,怕临时被换掉。
“多谢。”我说。
他摆摆手:“你们东西做得硬,我也脸上有光。这批要是成,下回我能接更大的场子。”
太阳升到屋檐上时,队伍出发了。两辆板车,一头牛,五个人。我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路线图。村里人站在路边看,有人喊:“悦娘子这是要去哪儿发财啊?”
我回头笑了笑,没停步。
路上不平,车轮常卡在石缝里。每到这种地方,我们都停下来一起推。顾柏舟在前头拉牛,我和老张扶车,陈师傅守着后厢,护住礼盒。一趟下来,衣服都沾了土。
中午歇脚,我在路边找块平地,把陶炉架起来煮粥。米是灵泉稻,刚出锅就满山飘香。大家围坐着吃,没人说话,但吃得慢,像是舍不得。
我看着他们:“这米,是我们自己种的。盒子,是我们自己做的。等到了展会,别人问起,我们就说真话。”
老张抬头:“要是人家笑我们农户也敢参展呢?”
“那就让他们看完再笑。”我说,“看完了,说不定就不笑了。”
他咧嘴一笑,低头继续喝粥。
下午天气闷,云厚起来。陈师傅一直盯着天色,担心下雨。我打开系统界面,调出天气预判——今晚无雨,明日晴。我把结果告诉他,他才放下心。
“蜡层最怕湿热。”他说,“要是化了,整个表面就毁了。”
“不会。”我说,“我们带了备用油布,还有防潮粉。真要变天,就把车围死,人在旁边守着。”
他点点头,不再说话。
太阳偏西时,终于看见城门。城墙高,门口挤满了进城的商队。骡马、板车、挑夫,堵成一条长龙。
李商人先上前交验文书,我们排在后面等。队伍挪得慢,眼看天快黑了,我心里急,但没表现出来。只让顾柏舟去前后看看有没有空隙能插进去。
等了一个时辰,终于轮到我们。守门兵看了文书,又掀开油布查货,见是一堆盒子和几盆苗,皱眉:“种地的也来赶展?”
李商人立刻上前塞了个小包:“这位大哥辛苦,一点茶钱。”
兵士掂了掂,脸色缓了:“进去吧,别占道。”
进了城,路好走些。按照李商人给的图,我们拐了三条街,穿过两个集市,终于看到展会大门。红绸挂着,锣鼓声不断,门口立着大牌子:**全国农产精品展**。
李商人先进去协调,我们等在门外。不到一刻钟,他回来,脸色不太对。
“出什么事了?”我问。
“原展位……被调了。”他说,“说是东区第三位临时征用,给我们换到了西北角。”
我立刻往里走。李商人带路,穿过大片展区。越往里走,摊位越少,灯光也暗。到了西北角,是个靠墙的小空地,旁边是垃圾转运处,味道不好闻。
我看了一圈,摇头:“不行。”
“我已经争过了。”李商人叹气,“那边说名单改不了。”
“那我现在去找主办方。”我说。
“你等等。”他拉住我,“我再去一趟。你先让人卸车,别空着地惹眼。”
我转身对顾柏舟说:“先别动货。谁也不准碰。”
自己跟着李商人往主会所走。
会所门口站着几个管事模样的人,正说着话。我上前拱手:“我是云田坊负责人,刚才被告知展位被调换,请问原因?”
一人抬头:“哦,你们是那个农户团队?名额确实临时调整了,没办法。”
“我们提前十天报备,材料齐全,合同也签了。”我说,“换到角落,不是让我们白来一趟?”
“规矩就是规矩。”那人不想多谈。
李商人赶紧递上礼:“这位大人,云田坊这次带来了新型环保包装,连样品都通过府邸验收,您要不要先看看?”
那人犹豫一下:“拿来瞧瞧。”
我打开随身带的小箱,取出一套礼盒,轻轻打开盖子。里面衬着软草,放着一小撮灵泉稻谷,还有一颗七彩番茄干果。盒子本身纹理清晰,蜂蜡光泽温润。
那人伸手摸了摸:“这真是你们做的?”
“每一环都是我们自己人经手。”我说,“从桑皮泡料,到竹浆混合,再到阴干刷蜡,七日一道工序,错一步都不行。”
他仔细翻看,又问了几句工艺细节,脸色变了。
“你等着。”他说完转身进屋。
等了半盏茶时间,他出来,点头:“东区第三位还给你们。明天早上辰时开始布展,别迟到。”
出来时,李商人笑了:“你还真拿得住。”
“东西是真的,就不怕人看。”我说。
回到原展位,已经是掌灯时分。我们立刻开始布展。顾柏舟指挥搬货,老张清点礼盒数量,陈师傅负责陈列,一个一个摆正,盖子开合试了三次。
我亲自设计布局。五十套礼盒摆成田字形,中间留出通道。四周放上苗盆,四盆灵泉稻,四盆七彩番茄,绿意铺开,像把自家田搬来了。
李商人帮我挂上“云田坊”的子,又在前方摆了登记簿和试品台。
最后一盒放好时,我退后两步看整体。干净,整齐,没有多余装饰,但每一样都稳稳当当。
顾柏舟走过来,递给我水囊:“ ready了?”
我接过,喝了一口,把水囊还给他。
“只等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