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个月的磨合,苏哲已经初步融入了尤纳斯的战术体系。他与大姚的内外线默契日益增长,与刘炜、朱芳逾等队友的配合也愈发纯熟。
为了检验集训成果,也为了让球队,尤其是苏哲,提前适应国际比赛的节奏,中国男篮启程前往欧洲,参加在那里举办的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
这是苏哲第一次身披印有chINA和五星红旗的12号战袍踏上正式赛场。对手是来自欧洲的劲旅——立陶宛队。
比赛开始前,尤纳斯在更衣室里,特意将苏哲拉到一边,用战术板比划着,表情严肃地强调:“苏,记住,这里是FIbA,不是NbA。三分线更近,禁区是梯形,最重要的是,球只要碰到篮筐,就是活球,没有进攻干扰球!还有,你只有五次犯规机会!”
苏哲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些规则上的差异,他在训练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真正的比赛是最好的老师。
比赛的哨声响起。华夏队派出的首发阵容是:中锋大姚,大前锋阿联,小前锋朱芳逾,得分后卫苏哲,组织后卫刘炜。
第一个回合,苏哲就领教了国际篮球的见面礼。他持球面对立陶宛队以凶悍着称的后卫,一个招牌式的交叉步变向,自以为已经甩开了半个身位,正要加速突破。突然,对方球员的手臂像铁钳一样缠了上来,裁判的哨子却没有响。苏哲一个踉跄,险些丢球。
“这就是欧洲的防守强度吗?”苏哲心中一凛。这里的身体对抗,相比NbA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裁判的吹罚尺度要松得多。
他迅速调整,不再追求一步过人,而是利用节奏的变化和队友的掩护。他与姚明在高位打了一个挡拆,吸引了立陶宛队两名球员的包夹。苏哲眼疾手快,一个精准的击地传球,找到了顺下的易建联。阿联接球后高高跃起,想要完成一记暴扣。
然而,立陶宛的中锋如同棕熊一般补防过来,在空中与阿联发生了激烈的身体碰撞。球没进,裁判依旧没有表示。
“犯规!”苏哲下意识地向裁判抱怨,但裁判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示意比赛继续。
开场不到三分钟,苏哲就感受到了巨大的不适应。这里的比赛节奏更快(每节10分钟),攻防转换更迅速,身体对抗无处不在,而且充满了各种NbA赛场上不会有的小动作。
更让他头疼的是进攻干扰球规则的差异。一次,朱芳逾外线三分出手,球在篮筐上颠了两下,眼看就要落入网中。立陶宛队的中锋高高跳起,直接一巴掌将还在篮筐上方的球给扇飞了。
“这……”苏哲看得目瞪口呆。在NbA,这绝对是一个板上钉钉的进攻干扰球,得分有效。但在这里,这是一个干净漂亮的防守。
“欢迎来到FIbA,菜鸟。”立陶宛的后卫冲他挑衅地笑了笑。
国内,无数球迷通过cctV-5的直播观看着这场比赛。看到苏哲和华夏队开局打得有些挣扎,论坛里的讨论也炸开了锅。
“怎么回事?苏哲怎么感觉有点懵?被防得都出不了手了。”
“国际比赛的强度太可怕了,这立陶宛队打得跟摔跤一样!”
“那个球明明是干扰球啊!裁判眼瞎吗?”
“楼上的新球迷吧?FIbA规则,球碰筐就能打了。苏哲这是吃了规则的亏。”
“大姚在内线被三个人顶着,太难了。外线必须打开啊,苏哲加油!”
苏哲听不到球迷的声音,但他能感受到场上的压力。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明白,抱怨和不适无济于事,他必须立刻适应这里的规则和风格。
暂停时,尤纳斯对着全队吼道:“忘记你们在俱乐部打球的方式!这里是国际赛场!要更强硬!更聪明!苏,利用你的速度和投篮,不要总想着往里冲!”
苏哲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开始改变打法。既然身体对抗激烈,那我就用节奏和智商来打球。
再次上场,他不再执着于单挑,而是更多地进行无球跑动。他利用姚明和易建联的掩护,不断地穿插、反跑。立陶宛的后卫虽然强壮,但苏哲的启动速度和变向能力依然是顶级的。
一个回合中,苏哲将球交给刘炜后,从底线兜出,借助李楠的无球掩护,跑到了另一侧的四十五度角。刘炜心领神会,球到人到。苏哲接球的瞬间,不停顿,直接拔起跳投!
篮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唰!”
空心入网!这是他在国家队正式比赛中的第一分。
这一球,仿佛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他明白了,在FIbA的赛场上,空间更为宝贵,利用投篮来惩罚对手,是最高效的方式。FIbA的三分线更近,对他这种拥有NbA级别射程的球员来说,简直是洞开的大门。
接下来的比赛,苏哲彻底化身为一名冷血射手。他一次次地利用掩护跑出空位,接球就投。立陶宛队发现,他们可以限制苏哲的突破,但根本无法阻止他的投篮。当他们扑出去防守苏哲的三分时,苏哲又能用一个漂亮的假动作点飞对手,然后杀入内线,或急停中投,或助攻大姚。
最精彩的一幕发生在第二节末。苏哲持球发动快攻,立陶宛球员紧追不舍。苏哲杀到篮下,一个高抛,球越过了防守球员的头顶,飞向篮筐。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抛投。
然而,球砸在篮筐后沿,高高弹起。就在这一瞬间,大姚如同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单手将还在空中的篮球,狠狠地按进了篮筐!
“boom!”
一记石破天惊的自抛自抢式空中接力!
这个球,完美地利用了FIbA没有进攻干扰球的规则,展现了苏姚组合惊人的默契和创造力。整个球馆都为之沸腾!
立陶宛的教练在场边无奈地摊开了手。他们可以防住一个NbA级别的后卫,也可以防住一个NbA级别的中锋,但当这两个人以一种完全不讲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防守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全场比赛,苏哲砍下22分,其中包含了4记三分球,外加7次助攻,一半以上都是送给大姚的。虽然华夏队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输掉了比赛,但苏哲的表现,以及苏姚组合展现出的巨大潜力,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赛后,国内媒体和球迷一扫失利的阴霾,兴奋地讨论着苏哲的表现。
“苏哲的适应能力太强了!半场就从懵圈菜鸟进化成了FIbA大杀器!”
“那个空中接力太帅了!简直是把规则玩明白了!这就是球商啊!”
“我宣布,苏姚组合正式上线!亚锦赛冠军,稳了!”
苏哲自己也长出了一口气。这场比赛对他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洗礼。他不仅亲身体验了国际赛场的残酷,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在这里生存和取胜的方法。他的心态,在经历了一场真正的硬仗后,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