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在欧洲的热身赛之旅,中国男篮载着满满的经验和些许疲惫,返回了北京。经过短暂的休整和针对性的战术总结后,全队正式出征,飞往卡塔尔多哈,参加2005年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
这届亚锦赛,对于华夏男篮而言,意义非凡。它不仅关系到亚洲篮坛的霸主地位,更重要的是,冠军将直接获得2006年鬼子男篮世锦赛的入场券。
兵发多哈的前一天,篮协为男篮举行了一场公开的出征仪式。在无数媒体的长枪短炮和球迷的欢呼声中,主教练尤纳斯公布了最终的12人大名单。
中锋:大姚、莫科
大前锋:大易、杜锋
小前锋:朱芳逾、李南
得分后卫:苏哲、王仕朋
组织后卫:刘炜、张云松
(注:为保证阵容深度和战术多样性,额外增加了两名球员名额)
这个名单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热议。毫无疑问,这是近年来纸面实力最强的一届华夏男篮。拥有大姚这座内线擎天柱,易建联、杜锋等新生代锋线,朱芳逾、李南、王仕朋组成的外线炮台群,以及刘炜这位经验丰富的组织者。
而最让全国球迷感到兴奋和期待的,无疑是12号球员——苏哲。
“史上最强华夏男篮,没有之一!”
“内有大姚,外有苏哲,这配置简直是亚洲赛场的降维打击!”
“目标是什么?冠军!必须是冠军!全胜夺冠!”
球迷们的期望值被拉到了顶点。在出征仪式上,作为球队的核心,姚明和苏哲自然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
cctV-5的记者将话筒递给了大姚:“大姚,这次亚锦赛,球队的目标是什么?”
大姚看了一眼身边的苏哲,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冠军奖杯带回华夏。我们不仅要拿到明年世锦赛的门票,更要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去。”
记者又将话筒转向苏哲:“苏哲,这是你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正式的洲际大赛,有什么感想?紧张吗?”
苏哲身穿笔挺的国家队西装,胸前的国旗徽章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他接过话筒,目光沉稳而坚定:“紧张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兴奋和责任感。能和姚哥、和这么多优秀的队友一起为国出战,是我的荣幸。我唯一能保证的,就是拼尽全力,打好每一场比赛,不辜负全国球迷的期望。”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掷地有声,赢得了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
女友夏沐也来到了现场,她没有挤到前面,只是在人群的后方,默默地注视着聚光灯下的苏哲。她看到他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梦想、是荣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当。她知道,这个夏天,他属于这支球队,属于亿万支持他的国人。
飞机降落在多哈国际机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西亚的燥热空气,预示着接下来的比赛将会是一场艰苦的考验。
根据抽签结果,华夏队与伊朗、华夏台北和马来西亚同分在d组。从实力上看,华夏队在小组中一枝独秀,出线不成问题。但尤纳斯教练却丝毫不敢怠慢,他在球队抵达后的第一次战术会议上就反复强调:“在亚洲,任何对手都不能轻视!我们的目标是冠军,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犯错!”
球队的目标非常明确:
第一,小组赛全胜,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为淘汰赛占据有利位置。
第二,磨合阵容,尤其是要让苏姚组合的威力最大化,同时激活外线射手群。
第三,适应西亚的比赛环境和裁判尺度,为后续对阵黎巴嫩、韩国、卡塔尔等强敌做好准备。
在多哈的训练馆里,苏哲感受到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尤纳斯的训练量和强度比在北京时更大,每一个战术细节都被反复演练。
苏哲作为外线核心,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他既要担任主攻点,利用个人能力撕开防线;又要扮演组织者,用传球盘活全队;在防守端,他还要去对位对方最强的外线箭头人物。
一天晚上训练结束后,苏哲独自留在球馆加练投篮。夏沐通过视频电话看着他满是汗水的脸,心疼地说:“别太累了,要注意休息。”
苏哲擦了擦汗,笑着说:“放心吧,我没事。你知道吗,沐沐,这种感觉很奇妙。在NbA,我是为自己、为球队、为达拉斯的球迷打球。但在这里,当我穿上这身球衣,我感觉自己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国家。这种压力是巨大的,但带来的动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夏沐在屏幕那头用力地点头:“我懂。你现在是所有人的英雄。去吧,去拿到那个冠军,我们都在等你凯旋。”
挂断电话,苏哲的眼神更加坚毅。
亚锦赛的号角即将吹响。华夏队的首个对手,是西亚劲旅伊朗队。虽然此时的哈达迪还未完全成熟,但这支伊朗队作风强硬,内线实力不俗,绝非善类。
赛前一天,国内各大体育媒体的头版头条,都被中国男篮占据。
《剑指多哈!华夏男篮开启卫冕之路!》
《苏姚组合亚洲首秀,能否引爆多哈?》
《深度分析:苏哲的加盟,将如何改变亚洲篮球格局?》
着名篮球评论员张指导在解说前瞻中激动地说道:“嘿,要我说啊,这届华夏队,那是相当的合理!内线有大姚这个点,外线苏哲这个点,他能突、能投、能传,把姚明这个点给盘活了。朱芳逾、李南、王仕朋这些个射手,埋伏在外边,你包夹谁?你谁都不敢包夹!这球啊,就好打了!”
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多哈的哈里发体育馆。亿万球迷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华夏男篮的亮相,等待着他们的12号,在亚洲赛场上,掀起属于他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