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舟盘膝坐在蒲团上。
蒲团中的草梗已被体温微微焐暖。
五心朝天,双目微阖,眼帘低垂,
吸气时,小腹微微内收。
气息仿佛沉入丹田那片幽深的海洋。
呼气时,小腹放松,气息徐缓悠长地吐出。
带着身体里细微的疲惫与浊气。
玉衡子闭目养神,正在讲解道法。
“师兄,你不会骗我的吧?”
陆沉舟看向了旁边的二师兄,窃窃私语。
无悔压低声线:“怎么可能!”
“我都是按照师傅教的法子练习。”
陆沉舟追问道:“那你练出了什么没有?”
后者哑然。
师弟说的话好扎心啊。
陆沉舟沉默了片刻,又道:“你说....”
“是不是师傅的师傅,传授的法子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无悔瞪大了眼睛,满是不可置信。
这是一条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怪不得,他练习了三十年都没能感受到...
不好,这厮想坏我道心。
他刚想开口。
拂尘杆就打在了陆沉舟的脑袋上。
闭目打坐的玉衡子缓缓睁眼。
“无妄无尘。”
“你二人因何癫狂,不听我讲?”
两人齐声道:“师傅恕罪。”
另外两位师兄在旁幸灾乐祸,肩膀抖动得厉害。
玉衡子瞥了一眼,压下怒气。
“我且问你,你到观中多少时日了?”
陆沉舟老实回答:“已有七月。”
老道长捋着长须,微微颔首,不由得感叹岁月如梭。
“七月...”
“你想学些什么道术呢?”
陆沉舟眉头一皱,好熟悉的剧本。
这句台词,我貌似在什么地方听过。
不假思索答道:“但凭师傅教我,只要有些道气弟子就学。”
“那我教你求仙问卜、驱邪避凶之术好吗?”
“师傅,似这般可得长生吗?”
玉衡子摇摇头:“不能不能。”
“求仙问卜,不如自己做主。不学不学。”
“那我教你画符炼丹,奇门遁甲如何?”
“可得长生吗?”
“也似镜中观花,欲摘不能。”
“不学不学,画符炼丹不如直接学医。师傅再换个别的吧。”
“那你教你全真剑法,斩妖除魔可好?”
“可得长生吗?”
老道长:要是能长生我还坐这?
收徒前,此子道缘颇深,将来必成大器。
收徒后,这货小脑发育不完全,大脑完全不发育。
此子,断不可留之。
口头教育了四人一番,随后不耐烦地赶出门去。
“不对啊。”
走出门外的陆沉舟不禁喃喃自语。
“师傅收我的时候,眼睛都眯成线。”
“现在入师门这么久了,看我就没有过笑脸。”
无念对此深有体会,连连颔首。
“师弟,你这都算好的。”
三师兄背着手同行道:“我来山门十年,师傅才传授我道法。”
“你这刚来不到一年...哎....”
人比人,气死人。
终南山的隆冬,是天地一色的肃杀。
朱漆剥落的山门紧闭着。
巨大的石阶被积雪覆盖,只隐约露出几级轮廓。
后山此刻也积了厚厚一层新雪。
平整如初,只在角落处有些被风旋出的波纹。
沙...沙...
单调而规律的声音,穿透风雪固执地响着。
四个深青色的身影,正执着长柄竹扫帚。
慢条斯理地清理着积雪。
全真龙门派讲究清修,但有时也会入世。
每年冬季,后山的梅林开得正艳。
以此吸引不少善信捐些香火,也好改善一下观中的伙食。
“师弟,你到底想学什么道术?”
无念弓着身子扫雪,想到这件事的时候,又看向了陆沉舟。
“你们说...”
“观中有没有那种传功的道术,直接让我拥有一甲子的内功?”
师兄三人翻了个白眼。
“你可真敢想啊!”
“那你应该去拜龙虎山,他们有一种功夫名为天师度。”
“我现在退出山门还来得及吗?”
刚刚结束打坐的玉衡子。
想来看看这四位徒弟是否反省。
走到院子外的时候,就听到了陆沉舟这么一句话。
“逆徒!”
声音陡然炸响,
陆沉舟暗道不妙。
“无念无悔,给我让开。”
“今日为师就要清理门户。”
“师傅!三思!”
“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无尘师弟,乃是道门天骄啊,斩不得啊!”
这一首道门金句。
是当初陆沉舟拜入山门所念。
此方世界,诸多神明信仰存在,但是也少了很多道教典籍。
让陆沉舟被迫性“人前显圣”了一波。
玉衡子犹豫片刻。
“无尘,罚你去后山研读经文。”
“这段时日就好好闭关。”
陆沉舟不敢违抗,只能乖乖前去后山的藏书阁。
他现在是关门弟子没错,但还算不上正式的道士。
道士必须按本门法宗字辈。
按传统弟子必须先皈依拜师,有了师承。
三年后才可以、冠巾、传度授箓,正式成为道士。
当然刚才的那一句,改换门庭,也只是师兄弟们口花花的闲谈。
拜师如同睁眼投胎,一生只拜一位。
本师是自己的亲师父。
如果日后看到哪位有名高道后。
又跑去拜人家做本师,则属于不孝。
道教经文注重师承相传。
所谓“不怕法不灵,就怕脉不清”。
老道长自然知道陆沉舟满嘴跑火车。
这么一块好苗子,他也不想就此埋没。
他这小徒弟成仙欲望太强了。
说是闭关思过,实则是亲传过经。
经文的修持也有经法,不仅仅是读诵。
所学的经文都必须有师父带,一字一字教。
如《玉皇经》、《度人经》、等,还是需要请有道的师父“过经”传授。
要和弟子讲授诵经的方法。
经文的秘旨,经文里边哪里该读。那里不该读。
有些字发什么样的音,诵到何处掐什么诀目。
写什么符,怎样用符。
怎样存神,叩齿多少下等等。
按照这一整套的经法来修持,诵一卷经。
这些都是师徒口授心传,外人不会明白,也不会使用。
临近冬至。
除了初一、十五的大型法会,最大活动便是三清诞。
乃是玉清元始天尊的诞辰。
龙门观按照习俗要举行盛大科仪。
届时,周边附近友观,或正一德高望重的道长都会前来。
“集体诵读《道德经》,信众可随坛诵念。”
“设祈福位和超度位,百姓可登记姓名,由道长代为祈福或超度先灵。”
玉衡道长给陆沉舟解释了一下三清诞的核心环节。
“正一派的高功讲经说法,讲解道教教义。”
老道士操碎了心,不免嘱托道。
“到时候你可多上点心。”
陆沉舟正在回顾师傅讲的流程,随口接了一句。
“师傅,正一高功喜欢吃什么点心?”
“....”
“为师要你上哪个点心?”
玉衡子气得吹胡子瞪眼:“你修道修糊涂了吧?”
陆沉舟后知后觉,这才回过神来。
“这个点心啊,我还以为....”
“师傅,你是知道我的,从来不会把话掉在地上。”
老道长挠挠头,又不知如何是好。
当即只能岔开了话题。
“当初为师发邀请函的时候,把收徒的事情顺带提了一嘴。”
“如果到时正一派的道长问你,即便听不懂,也要频频顿首。”
“并时不时皱紧眉头,做思考状。如果不耐烦,也不可表现在脸上。”
说到这里,玉衡子不禁多嘱咐了几句。
“若闻有人攻击为师道术,万勿与之辩论。”
陆沉舟疑惑。
“师傅,不是您说脏话藏在心里,心就脏了吗?”
“我们道教从来都不会委屈自己。”
玉衡子的回旋镖,正中眉心。
“此一时,非彼一时。”
老道是担心你一开口,我的道术就更上不得台面了。
你在修仙界对我毫无威胁,但在教育界让我身败名裂。
“还有啊,遇到心仪的坤道,切莫要过度殷勤。”
陆沉舟眉头一皱。
“师傅,我修的可是太上忘情道。”
老道长看了他一眼,撇了撇嘴,你觉得我信几分。
话锋一转,陆沉舟又道。
“这次三清诞会有坤道吗?”
“咱们龙门派不是恪守清规戒律,不是说不能结为道侣吗?”
你还说修的是太上忘情道。
这才几分钟,原形毕露了吧!
“当然不可以!”
“道侣并非世俗伴侣,而是指同修道友。”
“我派严禁将道侣曲解为婚姻关系。”
陆沉舟点了点头:“师傅,你放心吧,我不会搞出乱子来的。”
玉衡子:我倒是想放心啊。
这都是前车之鉴。
像这样的徒弟,他竟然有四个。
果然是门内诸神太多,需要几个顽劣分子来平衡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