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装备发展委员会在南港召开会议,讨论未来五年的军事装备发展情况。
归根结底就一句话,钱要怎么花。
关系到钱,就离不开地方,因此,这次会议同样是军地大佬云集,宫老亲自出席。
会议一开始,宫老就指着李干笑道,“阿干,你把我们这些老家伙拉来南港开会,这是下定决心把南港地区打造成重工业基地了?”
李干说,“南港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港湾优良,人口多,有发展重型工业的基础。”
“未来五年里,航空工业联合体要在南港建飞机制造基地,几所工业大学要在南港办一系列对口的高等院校和技术职业学校。”
“南港当地政府已经决定将整个东岛作为重型工业基地来建设,已经获批了。”
“重型工业岛、轻工生产基地、飞机船舶研发基地,围绕这三大基地,能够辐射带动几个省份乃至全国的高端技术发展,一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根据港珠大学经济学家的估算,到1985年,也就是三年后,南港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会达到1万亿东大币。”
说到这里,李干笑着看地方的几位大佬,说,“新加坡去年的全国Gdp刚刚突破了200亿美元。”
“按照当前官方汇率,也就是相当于400亿东大币而已。”
李干专门把南港地区的经济建设拿出来说,就是在告诉地方的大佬们,咱们一年比一年有钱,部队花钱不是瞎来的,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确定的。
1985年的万亿规模什么概念。
换个说法的话,一个南港地区,能够养活所有的西部省份!
当然,这是这几年投资集中落地产生的效果,使得南港地区的经济增速都是打着滚上来的,几乎一个月一个样。
等这波集中投资落地之后,这种动不动月增速50%、100%的情况,是很难再看到的了。
李干说,“我得解释一下这个结论出台的原因。”
“大中投资、国家石化集团、沙特阿美、科威特石油、阿联酋国家石油等企业,要在东岛建设石化基地,三年后第一期投产后,年炼化能力是1000万吨,会在2000年之前,提升到3000万吨,同时配套建设80万吨乙烯项目。”
“目前已经完成了协议的签署,单单是这个石化基地,落地投资就高达100亿美元。因此,对南港地区的经济带动,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与会众人纷纷倒抽凉气。
宫老很满意地连连点头,他是在南港地区视察过的,他说,“三年后,南港地区的经济规模比四大直辖市加起来还要大,这非常了不起。”
“我看啊,南港地区的行政级别要调整了,得给个副省级。”
参会的南港地区党务长官、行政长官,一下子坐直了腰板,眼里都是激动的光芒。
再没有什么比原地升级更令人兴奋了。
李干干脆继续谈了些自己的看法,他说,“前面我向宫老提交了一份经济发展报告,在里面我提了一些个人建议。比如,把琼岛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单位设立起来,重点发展旅游,当成国际旅游岛来建设。”
“旅游是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而且这个产业是绿色环保的,与绿水青山是高度契合的,琼岛有先天优越的条件,国家应该从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宫老指了指李干,说,“这个想法非常好,绿色经济的概念也很新颖,回头专门开个会研究这个事情。”
“好,言归正传,谈一谈军备发展的情况,重点谈未来三年里要搞的项目。阿干,你管着项目,还是你先发言。”
李干点头,“是。”
他翻来文件,环顾一周,说,“全国要统筹发展军事装备,军事技术对民用技术形成带动,未来形成军事技术、民用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的局面。”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成立拨款委员会,统一管理用于军事装备发展的经费,把全国所有被列入项目管理库的项目的经费使用,统一收到最高层这里。”
“未来三年,国家预算安排1000亿东大币,用于全军装备发展,平均下来一年是330亿东大币。”
“这笔钱是单列的,全部从海外国有企业的盈利里出。”
地方的一位大佬忍不住问,“阿干,海外国有企业一年能赚多少钱?”
李干说,“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因为海外国有企业是一个庞大的企业联合体,以大中投资为核心,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投入,许多领域目前还处于投入时期,距离回报时期还有段距离。”
“如果非要拿出一个大概数字,我只能以1981年的财务报告上的数字来回答。”
“一年的纯利润,大概是50亿美元,去年的增长率是35%。所以,由海外国有企业来出这笔钱是没有问题的。”
地方的那位大佬很满意,只要不要他掏更多的钱,他是乐见其成的。
这一代人都是打过仗的,甚至强大国防的基础是强大军队,没有人会反对加快军备的发展,但要在军备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李干说,“航空工业联合体去年创汇120亿美元,这笔钱已经全部上缴国库,具体如何使用,地方上决定。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我国的年度军费预算增长率,不宜低于8%。”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这个增长率是基本对标全国经济增长率的。”
“当然,这几年我们的经济发展提速很快,连续三年都在12%以上。考虑到此前反击战、南海诸岛国防建设这两大块,用了专门军费,因此,我认为在未来三年里,军费预算的增长率应当保持在8%左右。”
管着钱袋子的地方大佬微微点头,说,“这个数字是合适的,军工领域创汇全国第一,部队要用钱,军人待遇要提升,保持军费预算的增长是必须的。”
他问道,“阿干,你说的拨款委员会,也要把年度军费预算纳入其中管理?”
李干摇头说,“不,军事装备拨款委员会只管纳入项目库管理的重点项目拨款。”
“如我们的航母项目,通用驱逐舰项目,新式核潜艇项目,我们的四代机,第三代主战坦克,几种新式直升机项目,等等等等。”
“未来三年,我们要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投入很多钱,以材料技术、电子技术这两块为重点。我们的底子薄,基础差,要追赶上美苏,除了往里面砸钱,没有更快的法子。”
管钱的大佬咬牙说,“那就砸钱,现在的困难,是为了以后的舒服,我知道基础科学很重要,这一点地方全力支持。”
所有的技术都不是凭空而来的。
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最为基础的那一块科学技术,统称基础科学。
只有把基础科学给搞扎实了,应用技术才有足够的发展土壤。
李干说,“投资基础科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效,不过,等底子打好了,以后我们会迎来应用技术的井喷期。”
他竖起一根手指头,严肃地说,“我们的航母已经立项,我是搞试飞的,算技术人员。在这里,我向各位领导做个报告。”
“航母是世界上尖端技术最为集中、建造难度最大的船舶,没有之一。我们必须要集中全国的力量,所有的工业领域全部发力,如此才能在黑海造船厂的帮助下,搞清楚什么是航母。”
“目前,我已经集中了5000万的团队在做航母项目,外聘的技术人员高达3000人,但这还远远不够。我需要全国所有院校、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
“我划出的时间线是,在三年内,以乌里扬诺夫斯克级为蓝本,先建造一条8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出来,先用于各种试验,把路子都完全摸出来了,再同时开工建造两条,以达到海军在2000年之前,装备三个航母战斗群的远景目标。”
“老毛子是不愿意转让航母技术的,他们连正在建造的库舰技术都不可能转让,更别说更先进更大的乌里扬诺夫斯克级。”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将民用船舶的订单分润给黑海造船厂,取得乌克兰的支持,采取人传人的方式,从他们那里学习技术。”
“我从乌克兰回来之前,我们派遣到黑海造船厂学习的第一批技术人员、工人,一共是500人,已经全部到位,未来三年,我们要通过黑海造船厂,为我们培养出5000人规模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
李干看向管钱的地方大佬,说,“想要把航母搞出来,地方上必须要无条件全力支持和配合。”
管钱的地方大佬当即道,“没说的,要么不搞,既然要搞,就必须要搞出来。”
李干不会让任何一名东大军人,再踮脚去看美国佬的装备!
与会众人此时也逐渐明白过来了,成立拨款委员会的首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保障航母项目的顺利推进。
8万吨的航母,那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巨兽!
要为它配套的项目就高达3000多个!
那不是配套研制舰载机就完事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