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面无表情地听着,心中却冷如寒冰。麦克阿瑟的蓝图里,“维护人类尊严”之下,是西太平洋美军基地的锁链,是战后格局中美国的主导地位。
而“截然不同的理想在战场上见分晓”?他想起麦克阿瑟在马尼拉会议上那殖民总督般的驻军要求。
若非惊雷碾过硫磺岛与冲绳,若非广岛长崎那毁天灭地的闪光彻底粉碎了“玉碎”的迷梦,若非华国军民以血肉铸就的功勋与寸土不让的强硬立场,此刻站在这里的中国代表,焉知不是另一个被安排好的“盟友”?
麦克阿瑟的声音继续:“…我本人真诚的希望,其实也是全人类的希望,从这个庄严的时刻起,由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诞生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建立在信仰和理解基础上的世界,一个奉献于人类尊严和实现其最珍视愿望的世界…”
演讲结束。麦克阿瑟示意日本代表团上前签署投降书。
重光葵拄着拐杖,艰难地挪到桌前,颤抖着手拿起笔。
那支笔仿佛重逾千斤。他深吸一口气,几乎将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拐杖上,才勉强在指定位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字迹歪斜无力,如同他此刻的精神状态。
接着是梅津美治郎。
这位曾策划“九一八”、签署无数侵华作战命令的帝国陆军最高统帅,此刻如同被剥去了所有光环。
他挺直腰背,试图维持最后的军人仪态,但签署时那微微颤抖的笔尖,暴露了他内心彻底的崩溃。
签下名字,如同签下了整个帝国陆军、乃至整个旧日本的死亡证明。他放下笔,动作僵硬地后退一步,脸色灰败如死人。
盟军签署:陆川的立场
麦克阿瑟作为盟军最高统帅,率先代表同盟国签字。他刻意使用了五支不同的钢笔,象征性地分赠给身后的温莱特将军,巴丹陷落时投降、珀西瓦尔将军新加坡陷落时投降以及美国国家档案馆、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表演性和历史象征意味。
随后,各国代表按顺序上前签字。
当轮到华国代表时,陆川在史迪威微微颔首的示意下,沉稳地迈步上前。
他的步伐坚定有力,踏在柚木甲板上发出清晰的声响,吸引了所有目光。
他走到长桌前,目光扫过那份摊开的投降书,上面已经签下了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屈辱的名字。
他拿起笔。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八年抗战的烽火狼烟,从卢沟桥的枪声到南京的血海,从台儿庄的血战到长沙的焦土,从滇缅公路的艰险到冲绳滩头的惨烈…无数张牺牲将士的面孔、无数个破碎的家庭、被焚毁的城市、被蹂躏的河山…都在他眼前闪过。
那支笔,承载着三千万亡灵的沉冤与四万万同胞的血泪期盼。
陆川深吸一口气,摒除一切杂念,以苍劲有力、铁画银钩的笔触,在指定位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陆川。
两个字,力透纸背,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剑,深深刺入那份代表日本军国主义彻底失败的文件。
他放下笔,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看任何人,只是挺直脊背,如同巍峨的山岳,缓缓退回自己的位置。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对面垂头丧气的日本代表团,那目光中没有胜利者的得意,只有冰冷的审视与不容置疑的宣告:血债,必须血偿!审判,必将降临!
史迪威紧随其后,代表美国签字。他的签名简洁有力,带着战场指挥官特有的干练。
签字时,他微微侧目看了一眼身旁的陆川,那布满风霜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是并肩作战的认可,也是对这位坚韧盟友在战后棋局中必将发出强音的预判。
麦克阿瑟最后宣布:“现在,世界已恢复和平。愿上帝保佑这和平长存!仪式到此结束!”
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仿佛为了呼应这历史的终结,铅灰色的云层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一缕金色的阳光倾泻而下,恰好笼罩在“密苏里”号高耸的主桅杆上。
那里,一面特殊的星条旗正迎风招展——那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时,飘扬在白宫上空的国旗。
此刻,它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在东京湾的上空,在曾经妄图征服太平洋的敌人心脏地带,宣示着最终的胜利与复仇的完成。
与此同时,天空中盘旋的盟军战机编队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上千架b-29“超级空中堡垒”、p-51“野马”、F4U“海盗”、以及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澳大利亚空军的“英俊战士”…如同遮天蔽日的钢铁鹰群,以无比壮观的阵型呼啸着掠过“密苏里”号上空!
引擎的嘶吼汇聚成惊雷般的洪流,碾压过东京湾的死寂,也碾压过所有日本代表心头最后一丝残存的侥幸!
这是力量最直观、最震撼的展示,是胜利者无可置疑的权威宣示!
在这象征着绝对武力的惊雷轰鸣声中,陆川的目光却穿透了喧嚣的战机群,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
他看到了广岛和长崎上空那两朵尚未散尽的、象征终极毁灭的蘑菇云阴影——那是沿着硫磺岛与冲绳血肉铺就的航路,最终碾碎东瀛抵抗意志的惊雷。
没有那两记惊雷,就没有此刻东京湾的“和平”。
他更看到了未来。
他看到了麦克阿瑟那“悲悯”面具下对西太平洋的掌控蓝图。
他看到了史迪威眼中对战后相对平衡格局的期许与忧虑。
他看到了东京巢鸭监狱里,那些等待被押上审判台的战争罪犯名单: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武藤章…
他看到了华国大地满目疮痍,重建之路艰难漫长。
他也看到了一个在血火中涅盘重生、以铁血扞卫主权与尊严的新华国,必将在这波谲云诡的战后世界中,发出属于自己的、不容忽视的强音!
惊雷碾过硫磺岛的黑沙与冲绳的血肉磨盘,其势未衰。
这惊雷,最终在广岛与长崎的天空,以毁灭之光为旧时代画下了句点。
这惊雷的回响,也必将化为东京湾的受降书、巢鸭监狱的审判锤,以及新华国在战后世界昂然挺立的脊梁!
陆川收回目光,眼神沉静而坚定。风,吹动他卡其军装的衣角,猎猎作响。
他知道,属于军人的战场或许暂时沉寂,但关乎国家命运与尊严的无形战争,永无终结。
惊雷已息,然其声威,永镇东瀛。
密苏里号的汽笛声与战机的轰鸣,如同太平洋上最后一道惊雷的余响,在陆川耳中盘桓了整整七日,才渐渐被归途车轮碾过铁轨的单调哐当声取代。
车窗外的景象,是战争烙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深深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