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忙碌后,凌晨五点,贾建设悄悄起床。
轻轻吻了陈雪茹的额头,便骑车赶往轧钢厂。
昨晚晚饭后,他依次回应了几位女性的要求,最终在午夜前回到家中,与陈雪茹一同休息。
幸好他还年轻力壮,否则今天恐怕只能卧床不起。
抵达轧钢厂时,多数人已到场,韩庆阳正在逐个检查大家的准备物品:厚棉衣、干粮、水杯等。
“韩队长,大家准备得如何?”贾建设走近问道。
“贾主任,基本没问题,只是有些人带的干粮太少。”韩庆阳略显不满。
“这也是无奈之举,可能是家里实在困难,只能先出发再说,时间紧迫,那就开始吧。”
类似的家庭困境让贾建设也无可奈何,如今许多家庭人口众多,生活拮据,只能先行上路。
此次出行,轧钢厂为每位员工配备了武器。
普通员工持 ** ,而贾建设与韩庆阳则配备冲锋枪及 ** ,另有多枚 ** 。
这样的武装加上战士护送,确保了安全。
为保障此行顺利,轧钢厂将所有出任务人员纳入临时民兵编制,任务结束后解散。
六点半,所有车辆装载完毕,灰狼带领的33名战士十分钟前即已到位。
灰狼仅用五分钟便完成每车一名战士的部署。
三十二辆卡车中,有两辆专门运送“最特殊钢材”,位于车队 ** 。
其余车辆分别装载普通特种钢材、油料及各类物资。
贾建设搭乘吉普车负责领路和与灰狼沟通路况。
副队长韩庆阳随同运送重要物资的车队前行,而何雨柱则被安排在另一辆关键车辆内。
6点40分,随着贾建设通过对讲机发出“出发”指令,车队缓缓离开轧钢厂,朝城外行进。
向西行驶约一小时后,车队进入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
此段道路崎岖复杂,远不及现代公路便利,且缺乏今日常见的隧道设施,只能沿着山势盘旋而上或下降。
灰狼作为熟悉地形的向导,始终引导车队以稳定速度前进,避免迷路风险。
贾建设所在的吉普车内仅有三人:灰狼负责驾驶,飞鹰坐在后排保持沉默,专注休息。
灰狼耐心地向贾建设讲解盘山路的要点,后者专注聆听并努力记忆,因为返程时无人带路,这些知识尤为重要。
早在出发前,杨政民便强调司机需牢记路线以防迷路,尽管贾建设并非司机,但他仍虚心接受灰狼的指导。
毕竟依靠自己总比依赖他人可靠,万一遇到突发状况,所学定能发挥作用。
“灰狼同志,这称呼听着怪别扭,要不叫我‘狼哥’?”贾建设逐渐放松,与灰狼交谈更为随意。
“可以,那我也就不叫你‘贾队长’了,改叫‘小贾’吧。”灰狼欣然回应。
“行,那就这么叫吧。”贾建设笑着应允,顺手递给灰狼一根烟。
灰狼毫不推辞,接过点燃,深吸几口后兴奋地问:“小贾,这烟可是大前门?”
“大前门?”后座的飞鹰也坐直了身子。
“没错,是大前门。”贾建设笑着回应两人,随后又递了一支给飞鹰。
“多谢兄弟。”飞鹰接过烟后,终于打破了沉默,这是他首次在贾建设面前展露笑容。
不过一支烟的时间,车内气氛已明显轻松不少。
“狼哥,我们这次是不是会经过大草原?听说那里野狼成群,是真的吗?”贾建设想了解即将面临的环境,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毕竟此时的环境和后世差异巨大,还是问问灰狼比较稳妥。
“确实如此,大草原道路艰险,许多地方几百里无人居住。
而且狼群横行,气候恶劣,野外相当危险。”灰狼叮嘱道,“进入草原后务必谨慎。”
贾建设听罢心中一紧,意识到接下来得格外留神。
“贾队,最好在进草原前召集大家开个会。”飞鹰插话进来,提出自己的看法,“狼这类动物,即便有武器也需小心,它们聪明且记仇,一旦受伤,整个狼群可能一直尾随,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悲剧。”
贾建设想起穿越前网上的一些报道,这个时代北方多地都遭遇严重的“狼患”。
从黑土地省到隔壁省,狼群频繁出没,对人和牲畜构成威胁。
这些狼群往往十几只起步,规模大的甚至上百、数百之众。
这一状况不仅危及各类野生动物、家禽和家畜,更对人类构成直接威胁。
几乎每个月,各地民兵都会报告野狼掳走孩童的情况。
然而,此时的贾建设仅知晓部分地区开展小范围“打狼”行动,直至70年代初,才见各地掀起大规模的猎狼活动。
在那十年间,狼群数量急剧减少,可想而知。
“我明白了,多谢提醒。”贾建设郑重地道谢。
随后,他随意与众人交谈,因车队庞大且行于盘山路,未找到合适的停靠点,午餐只能在路上解决。
为鼓舞士气,贾建设通过无线电告知大家取消中途休息,改用自带干粮充饥,好让车队尽早抵达目的地。
虽有战士随行,车队并无怨言,毕竟这一决定确实合情合理。
贾建设明白众人内心可能不满,便承诺当晚休整时会供应热饭,顿时对讲机里充满欢呼。
尽管知道这是权宜之计,但大家仍感欣慰,毕竟快速完成任务才能尽早返回温暖的营地。
开车途中本就疲惫,临时取消休整难免让人稍感遗憾。
午餐时分,贾建设见识了战士们的干粮:701压缩饼干与即将淘汰的“炒面”。
为了品尝这些久负盛名的食物,他将自己珍藏的白面馒头分给灰狼和飞鹰,换些来尝试。
灰狼和飞鹰微笑着接过馒头,自然明白他的意图。
灰狼随手将装炒面的袋子丢给他,飞鹰则递过一块压缩饼干。
贾建设喜滋滋地收下,对这两款传奇干粮的味道满怀期待。
所谓“炒面”,实为大麦粉、小麦粉与其他辅料混合后加盐炒制而成,去除多余水分制成。
这种所谓的“炒面”,实则是炒过的面粉,与后世那些经过精细加工的大豆粉、米粉等完全不同。
贾建设满怀期待地抓了些放进嘴里,然而不仅味道让他难以忍受,还差点被呛得翻白眼。
他赶紧打开铁质水壶,猛灌一大口水,顿时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之前那一口“炒面”毫无面粉应有的清香味,满嘴充斥着浓烈的酸臭气息。
它的口感单一且涩口,令人难以下咽。
好在他吃得不多,喝了几口水才勉强咽下,否则他真的担心会被噎住无法呼吸。
看到贾建设狼狈的模样,灰狼和飞鹰笑得前仰后合,他们早已料到结果如此。
当初他们初次尝试这种“炒面”时,也是这般状况。
他们没打算告诉贾建设,那股酸臭味源于汗水和雨水渗入后的发酵结果。
若说了出来,他们认为贾建设可能会无法接受而作呕。
时间稍纵即逝,贾建设渐渐缓了过来。
他没再继续品尝压缩饼,而是将其收进帆布包中,拿出一个馒头开始吃午饭。
飞鹰惬意地大口咬着白面馒头,灰狼则一手握方向盘一手进食,两人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面对此景,贾建设内心不由升起敬意,这确实是一群可爱的人。
下午,飞鹰主动提出驾驶车辆,尽管贾建设本想自告奋勇,但转念一想便放弃了念头。
毕竟他已经四年未碰方向盘,加之对路况也不熟悉,在这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车实在缺乏信心。
这条路最宽处也只能勉强错车,外侧便是悬崖,弯道角度极小,十分危险。
于是,接下来由飞鹰负责开车,贾建设依旧坐在副驾位与其交谈,灰狼则在后排闭目养神。
其实灰狼即便再多开两天也完全撑得住,对他而言尚未达到需要休息的程度。
然而,这段旅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持续一个多月的拉锯战。
为了保持体力充沛,必须像现在这样定期轮换驾驶员。
晚上时分,车队驶离盘山公路不久,贾建设便和灰狼寻得一处河畔空地,让大家停车休整。
贾建设也借此机会兑现中午的承诺,为众人准备热腾腾的晚饭。
车队停下后,众人下车,经过一天的紧张状态,每个人的后背都被汗水浸湿。
尽管如此,大家心里清楚,晚饭后还得赶路,因此大多在抓紧时间舒展筋骨。
贾建设来到车队 ** ,找来何雨柱与徐威,让他们立刻着手做饭。
要在野外为五十多人做一顿饭并不简单,贾建设迅速召集所有人分配任务:“何雨柱、徐威,你们俩负责洗菜、切菜和炒菜。”
“明白,我们这就去。”何雨柱答道,随即带着徐威前往装满食材的卡车后方。
“韩队长,你挑出三十人,带他们去拾柴火,记得让大家带好工具,务必注意安全。”
“可以。”韩庆阳很快选定三十人,随后率领众人沿上游方向寻找柴火。
“其余人随我来,我们去河边搭建炉灶。”贾建设说完,带领剩余的人走向河边,开始热火朝天地忙碌。
虽然运载物资的卡车内除了炊具外还备了些煤和柴火,但燃料的数量有限。
贾建设深知前方道路愈发荒凉,气候也会转冷,这些珍贵的燃料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会使用。
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个小时后晚饭终于完成。
这第一顿路途中的晚餐,每人分到了三个玉米面饼,搭配一勺白菜炖土豆。
这样的餐食不仅不逊于工厂食堂,还无需支付费用。
贾建设看到大家免费享用热腾腾的饭菜,个个笑容满面,有的围坐一起边吃边谈。
待所有人都吃完,他抽空去查看灰狼他们的餐食。
只见锅里一锅玉米面糊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桶701压缩饼干,这就是三十多个战士的晚餐。
见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贾建设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多么容易知足的一群人啊!
思索片刻后,贾建设返回车队,将韩庆阳带到无人处低声说道:“韩队长,我有件事想和你商议。”他的神情颇为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