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30日,一个平常的工作日,却成了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新区法庭副庭长李月晨人生的终点。
这天上午,他在市中级法院参加法官培训。午饭过后,这位曾以纪律性、时间性强着称的前海军战士,如同人间蒸发般突然失踪。
李月晨在单位勤恳踏实,在家中是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他生活极有规律,即便晚上加班,也必定提前给家里打电话告知。
然而,这一天直到深夜,妻子张金华无数次拨打他的传呼机,都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焦虑万分的张金华询问了所有能想到的同事亲友,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攫住了她,让她彻夜难眠。
次日清晨,约莫七点多,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法院领导。
“李庭长家属张金华给我打电话,说李庭长一夜未归!您看这……”接到汇报的领导心头一紧,立刻意识到事态严重。
法院党组迅速行动,向公检法各部门通报情况,同时组织熟悉李月晨的同事,分赴交警队、医院急诊室等地进行紧急查找。
上午九点,这位领导亲自赶到了李月晨家中。
此时,李月晨家已聚集了许多忧心如焚的亲属和同事,气氛凝重压抑。
十点左右,一个电话铃声打破了沉寂。来电者自称姓陈,捡到了一只传呼机,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张金华”的留言,询问“李月晨在何处?速回电话!”
听闻此讯,众人精神一振,分析后决定由刑警大队刑警带人立即与这位“陈同志”联系,务必取回传呼机。
再次通话后,双方约定在新华冷饮餐厅见面。
“当时我们赶到约定地点,那位陈建成已经在指定位置等候了,就在那个三号楼附近。”
侦查员回忆道,“我们在这儿拿到了传呼机。”当这只属于李月晨的传呼机被交到他们手上时,屏幕上的信息触目惊心:
“从7月1日凌晨到6月30日晚十点以后,几乎被打满了,全是‘李月晨回电话’、‘李月晨你在哪?’的呼入信息。”
侦查员从陈姓男子处得知,传呼机是在鲁西商厦地下商场捡到的。
他们不敢耽搁,立刻驱车赶往这个位于聊城最繁华地段——东昌路与柳园大街交汇处的商场,希望能发现更多线索。
按照陈的描述,他们焦急地在地下商场的楼梯处仔细搜寻。
“那是7月1日中午12点左右,”参与搜寻的人员描述,“我们在这个区域的垃圾桶里,发现了一双棕色的皮鞋。”
这个发现让众人心头一沉。他们继续扩大搜索范围,“当我们沿着楼梯从下往上走到大约第五个台阶时,注意到紧贴墙壁的地面,就是陈同志描述捡到传呼机的位置。”
这促使他们再次检查下方的垃圾箱。“当时垃圾箱就在这个位置,”搜寻者指着现场,“我们下来翻查,发现里面有一个盛草籽用的旧红布兜。”
掀开布兜,里面的物品让在场者倒吸一口凉气:一捆麻线、一条带有明显血迹的毛巾、一条浅灰色且同样沾染血迹的裤子,还有一只棕色旧袜子。
“看到这些带血的衣物,我们立刻意识到情况极其严重,当即将整个箱子带回,火速送往公安局报案。”
2000年7月1日中午12点多,东昌府公安分局刑警二中队卢副中队长负责人与干警张同志正在值班室。
刚端起饭碗,有人急匆匆跑进来报告:“外面来了两辆法院警车,下来几个穿法官制服的人,还有一位中年妇女,神色非常焦急!”
卢副队长立即放下碗筷迎了出去。
卢文忠将报案人请进值班室。听完事情经过,亲眼看到那条血迹斑斑的裤子和毛巾,他们当即顿感事态重大。
他们一面迅速制作受案记录,一面立即向中队长邱北海汇报。邱北海回忆:
“接到报案后,特别是看到从百货大楼(指鲁西商厦)捡到的传呼机和这些带血的衣物,我们立刻组织警力分析研判。
当时大家都认识到,这极可能是一起严重的恶性案件!分局和法院领导都高度重视,我们当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工作。”
警方展开大规模排查。
有目击者反映,6月30日上午九点多,曾有一辆红色面包车停在中医院西侧培训中心门口,形迹十分可疑。
更关键的是,有目击者称,当天下午一点左右,在市中级法院法官培训处(郑平之律师事务所附近),曾看到几个年轻人强行将一名中年男子推上一辆无牌照的红色面包车!
据描述,车子启动时,慌乱中掉下一只鞋。当车行至大地宾馆附近时,车上又掉下两只小油桶和一只手电筒。
大地宾馆的门卫证实了这一细节:“那天下午一点来钟,我正好在门口值班,听见‘咣当’一声,就看到两个小桶和一个帽子(指手电筒)掉在路上了。
第二天公安局来人调查,我就把这些东西交给他们了。”警方核实,车上掉落的鞋与报案人在红布兜里发现的另一只鞋,正是一双!
这一系列线索让案情陡然升级。刑警二中队全体干警立即加大排查力度,昼夜不停的工作持续到7月2日清晨。
一个重磅消息传来:7月2日,在聊城市茌平县与东昌府区(当时为东昌湖区)的交界地带,发现了一具被焚烧得面目全非的焦尸!
“我们马上将此案与6月30日李月晨失踪案联系起来!”邱北海说。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区分局、茌平县公安局三级刑侦技术人员火速赶赴现场。
现场景象惨不忍睹。尸体已高度炭化,几乎无法辨认。警方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勘察。
“我们聊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和东昌府区大队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缜密勘查,”一位技术人员介绍。
“通过勘察,在焚尸现场发现了未完全烧毁的鞋底残片和布片。”经过与李月晨生前照片及牙齿记录的仔细比对,最终确认死者正是失踪的副庭长李月晨。
“6.30案件是聊城建市以来发生的第一起性质如此恶劣的暴力袭警(法官)案件!此案必须百分之百、尽快破获!”
聊城市公安局领导下达了死命令。
专案指挥部迅速成立,“6.30”特大杀人焚尸案侦破组旋即展开工作。专案组组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富强坐镇指挥,明确了侦查方向:
兵分三路。一路继续在李月晨失踪地点及焚尸现场周边进行地毯式排查;
二路围绕前期发现的、在关键时间点出现的无牌红色面包车,在全市范围展开拉网式搜寻;
三路则重点调查李月晨失踪前的最后行踪——他接到的一个神秘传呼。
李月晨失踪前最后现身的地点,是位于市中级法院附近的山东郑平之律师事务所。
该所一位实习人员清晰地回忆了那个中午:“那天是6月30号,大概11点50左右,我们刚下班。法官培训楼是12点开饭。
我和同事刘书青正在屋里吃饭,快12点时,刘书青要回家吃饭,他推开门,正好看见李庭长在楼外树荫下乘凉。
他们认识,刘书青就招呼他:‘李庭长,这么热天,屋里有空调,进来凉快会儿吧?’李庭长进来后,他父亲(指律所负责人)问他中午回不回去,他说不回了,找个地方歇歇就行。
他父亲就说:‘那正好,咱这儿有空调,你就在这休息会儿吧。’然后他父亲就走了。
李庭长就在外间沙发上躺着。快到12点时,我跟他说:‘您歇着,我去打饭,还没吃饭呢。’等我12点多打饭回来,他还在沙发上躺着。
我吃完饭,大概12点20左右,看他像是睡着了,我也就在里间躺下休息。估计没过多久,12点40左右吧,我迷迷糊糊听到他的传呼机响了!
接着就听见他起身打电话的声音……”这位实习人员特别提到,因为屋里挂着一个石英钟,所以时间点记得比较清楚。
他努力回忆李月晨通话的内容:“我听见李庭长问:‘你是谁?’,对方说了什么听不清,然后李庭长说:‘哦,在山东郑平之(律师事务所)这边呢。’停顿一下又说:‘谁叫我来的?’……‘你叫什么名字?’……‘他在哪里?’……‘在外面等着呢?有车?’……‘哦,行,我马上过去。’
然后,我就听见他收拾东西走了。”
就在警方紧锣密鼓调查之际,又一个可疑电话出现了。新区法庭副庭长陈慧华回忆:“大概下午三点多钟,法庭电话响了。对方第一句就问:‘有人找李月晨吗?’
我觉得很奇怪,反问:‘你什么意思?’对方说:‘我是裤子大王的(人)’
是不是经理我记不清了,反正强调是裤子大王的。他说:‘钥匙在我这里了。’说完就挂了。(待续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