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奈闻言有些诧异地看着自己母后。
皇后点了点头:“不用诧异,就是你认识的那个亲表妹,当初你选妃的时候他们就想要把楚瑶做你太子妃,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初我就拒了,还亲自给楚瑶指婚嫁入定北侯家做世子妃,这桩婚事也算是我们王家高攀了,可你外祖父还埋怨我。这不,这么多年过去了还不心死又想把你小舅舅的幼女楚楚送进宫服侍你父皇。”
王皇后语气带着嘲讽:“你父皇不过是对待你态度冷淡一些,你外祖父就揣度着你是不是失了你父皇的心,他觉得你大概登不上皇位,而我这些年推拒了王家的很多请求,你外祖父大约也是觉得我掌控不住了,又想要把楚楚送进来,想要楚楚生下儿子跟你争皇位呢。到时候王家有两个皇子,赢面也就更大一点。”
王皇后这些年越发看透了皇帝的本性所以她更加不敢让王家得势,就怕太惹眼换来九族消消乐,可她的一片好心没得自己父亲谅解,她父亲还觉得是她为了贤惠的皇后名声刻意打压家里。
王皇后既没有皇帝宠爱了,又没有娘家支持,儿子处境又不好,这些年也是强撑着。
如果能够有选择谁又愿意做贤惠大度的人呢。
这次皇帝让太子监国,王皇后看见了皇帝的态度,她的心这才活泛起来。
太子监国,东宫热闹起来,现在很多大臣都想要往太子身边凑,当然也包括王家。
王皇后这时候选择对太子和盘托出其实也是在提醒太子别太相信王家。
具体的度太子应该自己能把握。
太子看着永远端庄得体的母后,不知何时母后竟然有白头发了,母后今年才44岁啊,比父皇还年轻两岁可看起来比父皇老。
太子心里有些发酸。
自从言官爱揪住他小辫子后他去给母后请安都谨守规矩,只在固定的初一十五和逢年过节去请个安,从不逗留。
曾几何时母后竟然老了。
“母后,这些年你辛苦了,有儿子在,日后儿子就是母后的靠山。”
“朕还没死呢,你小子要当你母后的靠山,那朕是不是该退位让贤!”
李昱从外边走进来。
太子和皇后两个人秒跪,刚才太子那话要是皇帝非要较真得是死罪!
给皇后当靠山不就是意味着他想当皇帝吗?
太子在皇帝还活着时就想要当皇帝那不就是有谋逆之心吗?
谋逆是死罪啊!
皇后没想到皇帝会突然进来,外边的人竟然不通报一声,难道是皇帝故意的?
皇后脑子飞快地运转,她声泪俱下:“陛下说这话就是诛我们母子的心!太子是臣妾怀胎十月从臣妾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太子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要孝顺我这个母后,我们母子两个相依为命,儿子可不就是我的靠山么。”
“臣妾这些年管理后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有哪一件事做得不好让陛下闹心?太子这些年乖巧懂事,言官弹劾一次改一次,堂堂太子过得不如一普通农夫,太子可曾怨怼过?陛下要是心里真对我们母子有意见我们母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的。”
皇后一边说还一边哭,眼泪如决堤一般越擦越多,一想到这些年的委屈和未来可能被皇帝用完就弃的结局她是真伤心。
当年京城里羡煞多少人的恩爱夫妻如今竟然走到如此地步。
她也年轻过,也对未来夫君幻想过,甚至还真跟自己夫君琴瑟和鸣过,如今夜夜只有青灯枯坐到天明,还要担心孩子。
怎么就把日子过成这样了呢。
“陛下要是真对我们母子有意见不如今天就把我们废了把我们发配得远远的,至少还能保全我们母子一命,臣妾只怕以后陛下猜忌心重又有其他人在陛下面前进谗言,我们母子到时候连命都不保。”
皇后哭得真切又柔弱,会哭的女人最好命,她懂,她也会,可她如今已经徐娘半老,容颜逝去,哭得再凄美也比不上二八年华的少女。
这些年她贤惠大方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让皇帝没有后宫之忧就是希望皇帝看到她价值。
可不行啊,皇帝并不领情,对她和其他嫔妃没有一点不同。
如今她不敢赌皇帝心里对她有没有一丁点情分,只能换个示弱方式试图唤醒皇帝跟她年轻时的美好记忆了。
李昱不得不说皇后其实看得很通透,这不就是她们母子上一世的结局么。
李昱汗颜又可怜这母子,也是可怜人,皇后这么多年还能保持心底一丝善良压住后宫,确保那么多皇子皇女平安出生确实也是难得。
“行了?别哭,都当皇祖母的人了还哭鼻子,朕还一句话没说呢。朕没那意思,太子监国这个月做得可圈可点的朕心甚慰,你要是觉得不放心朕现在就可以传位太子。”
李昱是真想传位给太子,他还有太多事情要去做,是真不想当这皇帝,做事受身份限制,去哪里都方便,去趟江南那些人还跪求想拦他。
太子和皇后一听皇帝这话吓得又是磕头怎么拖都拖不起,好像要他们命一样。
李昱无奈不再提了,太子和皇后才起身。
李昱把一本折子递给太子:“这折子等会记得帮批,朕急着要开工呢。”
他本想对皇后说两句宽慰的话,但看皇后淡漠疏离的模样,还是止住了话头,皇后早已经看通透了,光口头承诺的话估计皇后一个字都不带相信的。
算了,看他日后的表现吧。
李昱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记得加急批!明天朕就要让他们开工了!”
太子和皇后把李昱送出东宫才回转,东宫的侍卫和轮值太监都跪下请罪:“太子恕罪,陛下不让我们通报。”
情有可原但是不能姑息,有一就有二,太子要想治国就得先树立自己的威信,连自己身边人都不绝对忠诚自己还玩个屁啊。
“都去领五十大板!”
李清奈罚完这些人回了书房就立刻批皇帝给他的折子。
这折子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是李昱想要建一所学校要备案还要钱而已。
这些都是小事。
皇帝是皇帝,想做什么就吩咐就行,李清奈没想到自己父皇还写折子让他批,走正经流程。
李清奈想到刚才父皇对他的认可心中有些欢喜。
父皇是真的认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