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大周国的百姓都还处在水深火热当中,还九子夺嫡,夺个屁,就这么巴掌大点的地方争得你死我活的,根本不管下层百姓的死活!
李昱现在要是看到那几个逆子肯定会过去一人给他们一巴掌。
好好醒醒脑子吧,就知道争这一亩3分地,争这么点破东西,不知道打出去吗?!
有那精力不知道好好学习,在各行各业里面为国家奉献吗?
不知道努力让国家更强盛吗!
一群傻狍子!
太子熬夜批阅完奏折等来的不是解放是监国的圣旨?
朝堂上太子一脸懵逼地接旨被魏忠引导坐到龙椅旁边新设的座位上。
本以为自己帮忙批奏折也就是昨天晚上他父皇心血来潮,没想到有了第一次之后,后边就有了无数次,现在他父皇直接不演了,都不来上朝了!
太子俯视向下触及几个皇弟羡慕的眼神努力挺直腰杆。
好像坐得高确实视野好,这奏折也不是不能批哈。
李昱这段时间先成立了科学院,每天往军事局跑,还专门去找了一些种田的老农民来专门开辟了一个地方来培育水稻。
太子听到的都是他父皇每天不是去这就是去那,甚至他还听说他父皇甚至偷偷地去了一趟江南,他父皇在回来之后,江南轮船制造厂正式开业。
李清奈心里不平衡了。
他熬了一个月,整个人都消瘦了下去。
李清奈每天处理国事处理得头昏脑胀的,还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当听到他的父皇把他的几个弟弟都带出去,带在身边的时候,他彻底崩溃了。
“靠!凭什么不带我?我不想处理这些奏折啊。”
凭什么大家都玩就他要天天熬夜!
而且监国监国,他只是监国而已,干好了没奖励,干不好应该会挨批吧!
他那些弟弟却能跟在他父皇面前卖乖!
凭什么!
皇后自从知道皇帝让太子处理奏章,让太子监国之后,整个人又焕发了新的活力,每天红光满面的。
知道太子辛苦一连一个月都没抽出时间来给她请安,她丝毫没有不开心,反而自己亲自去炖的鸡汤给儿子带过来。
皇后一过来就看见自己儿子在发脾气,把那些奏章都丢地上了。
皇后很有耐心地把那些奏折一本一本地捡起来,太子看见自己母后来了有些惊慌,赶紧过来陪她一块捡。
“母后,您怎么来了?”
皇后把那些奏折一本一本地放到了书桌上边,然后爱惜地轻轻抚摸过去,这才说道:“母后怎么就不能来了?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辛苦了,特意炖了鸡汤来给你补补身子的。”
太子很感动,当场就把鸡汤给喝了:“多谢母后,好多年没能喝到母后炖的鸡汤了,母后炖的鸡汤跟御厨房那些厨子炖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李清奈还记得以前他父皇没登基的时候,他们还住在王府里边,那时候他母后就很爱下厨。
可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母后就不再下厨了,他看见的永远是那个端庄的母后。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母后今天竟然又亲自给他炖了鸡汤,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皇后以前刚嫁给皇帝的时候,两个人也曾经过过一段浓情蜜意地日子,那时候他们俩好得像一个人似的整日腻歪在一起。
她那时候当然有闲情逸志去厨房研究这些小吃,研究厨艺,就想要为自己最爱的人洗手做羹汤。
后来一个又一个的新人进府,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出生,她早就已经麻木了,跟皇帝也只有相敬如宾。
皇帝开始参与夺嫡之后,为了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支持一个又一个地把那些高门女子往王府里边抬,甚至还极尽宠爱。
皇帝那时候说是为了他的大业,可是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是不是隐藏着一些宠爱?
不然为什么会放任那些女人飞扬跋扈,敢公然对抗她这个王妃,甚至还让她这个王妃忍让。
皇后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白,她也就渐渐变得贤良大度,成为一个合格的女主人。
等到皇帝终于登基,成了皇帝之后,皇后那时候就在想,自己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知府,官职不显,为皇帝登基也没怎么出力,皇帝也冷落她了,大概她不会再登上皇后之位。
可是让皇后大跌眼镜的是她这个没什么用的,存在感很低的原配成了皇后,而她生的儿子也直接被立为了太子。
是皇帝真的爱她吗?不见得。
在很多个不眠的夜晚,皇后坐在空旷的坤宁宫主殿主位上边思考着皇帝的意图,终于悟了。
皇帝不是爱她,所以才把她立为皇后,把她儿子立为太子,而是因为她家里边威胁不了皇帝的位置,所以她才能成为皇后!
而那些在王府里边气焰嚣张的侧妃们宠爱不再。
皇帝更是用了一招荒诞的生儿子叫封妃,生女儿叫封嫔的原则,把那些人的位置给压住了。
哈哈,高啊,真是高啊!
十几年过去,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当年有从龙之功的那些人全都泯然众人矣。
皇帝又提拔了很多的人分散了他们的权利,那些人要么已经荣养了,要么已经喜提九族消消乐了。
皇后这么多年可总算是把皇帝看得透透的了,皇帝骨子里就是自私,他就是为了那把皇位,为了那权利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皇后为什么要贤良大度?
因为她知道她只有贤良大度才能一直坐稳皇后位置,而她只要是皇后一天,她儿子只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是正统!
“你啊!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父皇都敢放手让你干,为什么不搏一把?”
皇后是恨铁不成钢啊。
太子要是干不好,后边可还有虎视眈眈的好几个兄弟等着想干呢。
“你父皇年岁渐长,多的是那些牛鬼蛇神想要跑出来了,你外公还想让你表妹进宫给你父皇当妃子呢,也不怕被天下人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