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一天都耗在兵工坊和军器局里,甚至还亲自去跟那些工匠交谈。
太子李清奈也在后边跟了一天,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子的父皇。
观父皇的言行举止对这些机械设备竟然有很深的见解,甚至那些工匠听了他父皇的一些提议之后都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
看着那些人从恭恭敬敬,完全是敬畏他父皇的地位,再到后边发自内心地佩服,李清奈才真正了解到自己的这位父皇在这方面确实有很高的造诣。
李清奈若有所思。
他当太子的这些年浑浑噩噩,每天上朝就像是完成固定打卡任务一样。
以前他父皇偶尔还教导他几句,督促他功课,可是这几年父皇对他的冷淡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太子也觉察到皇帝对他冷淡了,做事情反而更加畏手畏脚起来。
现在的李清奈是啥也不敢想,啥也不敢干,更是不敢跟那些大臣们多说一句话,每天上完早朝之后立刻就回东宫里面去待着钓鱼去。
他都已经是27岁了!
从3岁开始上学上了二十几年的学了,那些书他倒背如流!
他18岁娶妻生子,孩子都老大了。
他纳妾生孩子言官弹劾他沉溺女色。
他听歌舞舞言官弹劾他奢侈享乐!
他跟下属喝酒言官弹劾他结交朝臣,用心不纯。
李清奈太难了!
再加上最近他父皇对他很冷淡,所有的人都开始渐渐远离他,他还能干啥?
李清奈每天除了钓鱼还是钓鱼,连自己以前的老师都不敢联系,就怕那些人说他有谋逆之心。
可今天不一样。
自从他父皇带他去过兵工坊和军器局了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眼界打开了,原来这世上还有一个新世界!
那就是强大的武器!
哪个男人不喜欢这种强大,威武,有力量的东西!
李清奈也不例外。
看着自己父皇跟工匠讨论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他相信他父皇也不是例外。
所以他父皇也偷偷在私下研究过吧。
把自己的所学所想能够运用到实践当中,能够真正实现,光是想想都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李清奈决定了从今以后他也不钓鱼了,也不听歌舞了,他要当工匠,他要拜工匠为师,以后他就是个匠人!
匠人好!
他刻苦钻研,闭门造车,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研究出一款神兵利器,到时候名留千史指日可待,不比当这破太子强?
李清奈想到美好的未来不禁露出了笑容来,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回去他就开干!
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李清奈这边回去刚让人去找工匠想要学习铸造兵器下一刻魏忠就带着人来了。
上午魏忠才被打了五十大板,晚上就出来工作了,身残志坚,我辈之模范啊!
魏忠先是恭敬地给太子行礼,然后一挥手他身后的两位太监抱着两大摞的奏折出现了。
“太子,这是陛下让奴婢送过来的奏折,说是让太子殿下处理。”
太子惊讶。
他看了看天色,想看看今天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出来了?
今天父皇又是带他去军器局又是让人把奏折送来给他批阅,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此时的天色已经有些暗了,黑黑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李清奈让人把奏折放好了之后,悄悄地给魏忠塞了一个荷包:“魏公公,我父皇这是怎么个意思?”
魏忠笑呵呵地就收下了太子送过来的大红包,这种时候当然得收了。
昨晚经过很多人的运作宁淑女爬上了皇帝的龙床,可惜一点赏赐也没有,他和皇后两个还都被罚了。
今天皇帝就带着太子出去了一圈,如今更是直接把奏折抱来给太子批阅。
这表明皇帝什么意思?
表明了皇帝的态度,表明了皇帝坚决的维护太子的地位,表明皇帝心里是有太子的,是属意太子继位的!
皇帝做的这些都是在维护太子的利益呢!
这是在告诉大家:我是皇帝,我冷落了太子不要紧,但太子是下一任的继承人,你们这些人不能怠慢了太子,任何人都不能损害太子的利益!
魏忠正愁什么时候给太子示个好呢,所以他才拖着受伤的屁股亲自来给太子送这折子的,就是为了收太子的这个荷包。
可不要觉得他贪得无厌,贪财。
他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就连那些大臣们都得对他恭恭敬敬的,他缺钱吗?
他有权哪里还会缺钱!
魏忠也不是什么人的钱都收的。
魏忠乐呵呵地收了太子递过来的荷包,然后笑着道:“陛下每天都很勤勉,奏章都是陛下亲自批的。今天晚上陛去翻陈年账簿,就随手让奴婢把这些奏折送过来给太子批阅。”
太子看魏忠不止收了他的荷包,而且还提点他,看魏忠这模样不像是什么坏事情,难道是父皇……
靠!大意了。
肯定是父皇今天去见到了那些武器之后,跟他一样也想成为一个匠人!所以就把这些奏折这些包袱全部都甩给他!
人心不古啊,他的大国工匠梦就此破灭,还得兢兢业业去看折子!
父皇实在是阴险,太阴险了!
太子悲惨地去看奏折去了。
从今往后钓鱼也不能去了,等待他的将是彻夜的灯火,还有看不完的奏折,人生是多么的苦逼!
李昱确实在彻夜查账了,毕竟刚刚得到了这么大的一个大周国,底下有数万万百姓,但凡他稍微一不上心很有可能就会导致生灵涂炭。
所以他必须得把大周的这份资产给了解的透透彻彻的,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医学,农学等各方面进行了解。
李昱一晚上把所有的账都匆匆看了一遍,他更睡不着了。
都说现在是盛世,有了原主十几年的励精图治大周已经国力强盛,此时已经达到国力顶峰状态。
可是李昱看了所有资料之后看到的只有在这盛世之下依旧有人还会被饿死!依旧还落后!依旧还有各种天灾不断!
“麦子熟了几千次,人民万岁第一次”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李昱枯坐在原地第二天让太子监国代替他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