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刘尚正在勉强的抵抗蜀军的进攻,最前线的汉军每一秒钟都有人死在黑豹特战队的刀下,就在前方汉军阵型即将崩溃之时,吴汉带领汉军主力顶了上去。
由于刘隆带领着骑兵都下了马,公孙光并没有发现藏在军阵中的汉军骑兵。估摸着又过了半个时辰,吴汉感觉双方都已经打的有些疲惫了,于是传令步兵方阵左右散开,随后刘隆亲率一万轻骑兵直接冲进了蜀军军阵。
刘隆骑兵凭借着速度的优势直接撞散了黑豹营的阵型,可随着陷阵越来越深,马的速度也就越来越慢。
片刻之后,刘隆的骑兵就已完全停下。
骑兵停下来后,不但失去了优势,反而会因为骑在马上变得笨重,刘隆的骑兵顷刻间便有十数人被蜀军的长枪捅的跌落马下。
不过好在之前的优势积累的足够大,刚刚的一波冲锋,就杀了黑豹营的上千人。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吴汉感觉差不多了,于是将刘隆的两员副将高午和唐邯叫到身边说:“你两个上来。”
二将上了指挥车后,吴汉说:“看到了吗,远处那一片黄色的大伞,公孙述应该在下面。你二人各领五千人马,从两翼直插进去,中间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要停下来。哪怕蜀军中军再如何抵抗,有再大的艰难险阻,也不要停止冲锋,哪怕最后就剩了一个人,也一定要将公孙述的人头给我砍下来。”
二人回答说:“大司马放心,就算把我二人的命全搭上,也要砍下公孙述的首级!”
吴汉令亲兵端上来三碗酒,然后亲自给二将各端了一杯说道:“好兄弟,陷阵之志,有死无生!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俩能平安归来!”
吴汉说完,一饮而尽。
二将也将碗中之酒饮下后,跨上战马返回骑兵军阵。
片刻后,两支骑兵队伍犹如两条翻江的巨龙从汉军军阵左右两侧杀出,绕过蜀军前军,直奔公孙述坐阵的中军。
公孙光看到两支凶猛的骑兵队伍杀来,一边组织中军结阵,一边命令前军一半兵马回援。
吴汉指挥经验何其老道,在两支骑兵部队出发的同时,就已经让前方的步兵左右展开从两侧包围蜀军前军,蜀军前军刚撤回来三四千人,就已经被汉军的步兵合围。
由于此时蜀军的主力皆在前军,公孙述的中军仅有一万人护卫,顷刻间便被骑兵撕开了两个口子。
公孙述看到此景,吓得战鼓也不擂了,就要往城里逃。
可还没跑多远,汉军的骑兵便已杀至近前。
高午大喊一声:“公孙老贼!还我征南大将军命来!”
公孙述还没来及回头,便被高午一枪捅在了后心。
这一枪捅了个结结实实,可由于公孙述全身精甲,高午的铁枪竟拔不出来,被公孙述的亲兵乱刀砍死。
公孙述被亲兵抢回城后,没过当夜便死在皇宫之中。
由于骑兵的突袭打乱了蜀军的阵型,很快蜀军便被杀的溃不成军,大片大片的蜀军向汉军投降。
建武十二年(公元35年),十一月。
马成率军抵达成都城下(今四川省成都市境内),延岑自知孤掌难鸣,无力抵抗,开城向吴汉投降。
历经一年零八个月的伐蜀战争宣告结束。
吴汉令臧宫、马成、刘隆三部屯驻于城外,自带监军郑兴及所部兵马进驻成都。封粮库、封武库、封国库,清点完毕后由战船一路送回朝中。
吴汉下令诛杀公孙述、延岑九族,并将二人首级送回朝中。
随后吴汉下令屠城,并将公孙述的皇宫付之一炬。
刘秀听说吴汉将成都百姓屠灭,又把公孙述的皇宫烧了,写信怒斥道:
吴汉、刘尚,你二人竟如此残暴!
自古屠城皆是为了震慑敌军,朕从来没见过谁的部队在消灭了敌政权之后还要屠灭百姓的。
公孙述已死,成都已是朕的领土,成都的十万百姓那也都是朕的子民,你二人将朕的十万百姓杀害,如何不让朕伤心落泪?
吴汉,朕如此信任你,任命你为汉军大司马,让你做全军统帅,你却屡次做出这伤天害理之事。昔日在朕的家乡,你不能严加管束自己的下属,导致我汉军劫掠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激反了邓奉,朕念在你劳苦功高,没有重责你。今日你又做出如此泯灭天良,人神共愤之事,实在令朕失望。
还有你刘尚,你身为宗室子弟,为何也如此残暴?昔日高祖剿灭项籍后,鲁城百姓不降(今山东省曲阜市境内,楚怀王给项羽的封地),高祖令韩信在城外吊唁项籍,感化了鲁城百姓。你也是高祖的子孙,做出如此行径,朕都觉得脸上羞愧!
你二人如此做法,必让朕尽失蜀中民心。
吴汉收到刘秀的信后,深感惭愧,将信又递给了刘尚,刘尚看罢也是懊悔万分。
二人回信请罪后,又传檄成都周边地区,深刻痛责了自己的错误,并减免成都一年赋税,成都周边百姓方才心悦,民心慢慢归汉。
刘秀听说常少、张隆因力劝公孙述降汉,被公孙述杀害。追赐常少为太常,追赐张隆为光禄勋。
蜀降臣中,程乌、李育二人颇有才气,却因不懂得趋炎附势,并未得到重用,刘秀知道后任二人为谏议郎,考察之后根据才干任职。
高午因斩杀公孙述有功,被刘秀追封为“珣侯”,高午无子,无人袭爵,于是也未有实质封地。刘秀命按照高午生前俸禄年千石(约合白银一百五十两),每年发放给高午父母,为其养老。
(根据谥号解释大全,勇敢正直为珣。)
蜀军各地余部得知公孙述兵败身死,纷纷投降汉军。
田戎认为自己和汉军交战近十年,仇深似海,投降后不得善终,于是拒绝投降。可他一座孤城,外无援军,内无粮草,最终还是被汉军破城,田戎也身死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