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匡说:“冯帅,陇军新胜,士气正高,此时和他们正面作战,会不会不是时机?”
冯异说:“所谓骄兵必败,正是要利用他们轻敌的想法,才能大败他们。如若不然他们固守城寨,咱们一时半刻也难以有所突破。”
分道扬镳后,冯异带领十九万大军绕行安定,卢芳得知冯异大军入境,吓得龟缩城中,冯异绕安定一周后,向西南入陇。
卢芳看着城下汉军,少说二三十万,吓得腿都软了,正准备向匈奴求援,哪知汉军并未攻城,竟绝尘而去。
卢芳见汉军势大,放弃了渔翁得利的打算。
邓晔、于匡二人率领十一万汉军星夜兼程,于深夜突然对泾源发起攻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境内)。
泾源陇军仓猝应战,激战至凌晨,终究不敌,被汉军夺下了城池。
行巡得知泾源失守,也全速进军,至正午时分,赶到泾源城下。
由于汉军深夜攻城,陇军并不知道汉军到底有多少人马,看到城上汉军并不多,以为汉军没有多少兵马,于是下令攻城。
事情的发展和行巡想的差不多,汉军的守卫的确薄弱,没多久,陇军便攻破了西门。
行巡指挥大军入城,城内的汉军见到陇军入城,并未溃退,而是且战且退,和陇军争夺着每一个制高点。
待到陇军全部入城后,城中埋伏的汉军倾巢而出,从四面八方围杀陇军。
起初行巡还不在意,以为是汉军小股部队的反击,可随着越来越多的战报传回来,行巡才终于反应过来,中了汉军的诡计,于是下令全军突围。
可汉军已将泾源东西两座城门围的水泄不通,又哪里能让行巡如此轻易的突围?
一个时辰之后,邓晔觉得差不多了,令汉军稍微松了松口子。
行巡抓住机会,率领残部杀出西门,没有杀出来的,都做了汉军的俘虏。
来时的三万部队,此时也只剩了不到一万。
刚出虎穴,又入龙潭。
于匡率领大军就埋伏在陇军西逃的必经之路的山谷之中,待到陇军一到,汉军顷刻杀出。
刚从城中逃出来的陇军惊魂还未定,又遭伏击,哪里还有军心?尤是行巡已经竭尽全力的组织,仍然无法避免陇军溃逃的结局。
得亏亲兵奋力护卫,行巡才得以杀出重围,只可惜三万大军却只带回去了不足一千。
冯异军得胜的同时,祭遵也绕到了王元屯驻的山路的后方,前后都被汉军堵上,三日后王元军粮断,不得已向西突围。马武、盖延看准时机,从后掩杀,王元大败,三万陇军也只突围了半数。
汉军两路开花,陇地震动,加之马援的游说,一些原本依靠隗嚣的豪强纷纷倒戈投靠汉军,其中包含隗嚣的上将军高峻、任禹。
窦融也因为汉军打穿了陇西北部地区(今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得以重新遣使正式归降刘秀。
隗嚣看汉军势如破竹,征调归附于他的羌族、义渠两部前来共同御敌。
羌族大军刚出动,就被窦融偷了老家,羌兵连忙回救,却被窦融杀的大败而逃。此战窦融斩首羌兵数千,缴获牛羊十万只,粮食四十万石,羌族从此一蹶不振。
义渠的部队还未到指定汇合地点,便遭到了冯异部的迎头痛击,义渠将领少卿阵前反水,配合冯异部击杀义渠首领贾览,并斩首数千级,至此义渠也归顺了大汉。
延岑的三十万大军也被吴汉连胜三阵所击溃,延岑只得退守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境内)。
此时开战不到半年,隗嚣便已捉襟见肘,随时都有灭国的危险。汉军连战连捷,先后击溃王元、行巡、义渠、羌族,南边攻打汉军的延岑也被吴汉击退。再加上马援又在后院点火,招降了隗嚣数员上将,那些没有被招降的将军们也不如之前那般战意高涨。
于是隗嚣决定采用缓兵之计,向刘秀谢罪,献上乞降书:
陛下,我下面的将军们看到您的天兵到来,惊恐万分,所以自发的和您的大军交战,这并不是我的本意,都怪我没能好好的约束部下。
如今我已斥责了他们,并都一一施行了军法。
但是他们都是我的手下,我自知罪责难逃,如何发落我全凭陛下一句话,陛下要杀便杀,要罚便罚,我绝无怨言。
此时太傅卓茂已经病重无法入宫面圣,于是将刘秀请入府中。
刘秀坐在床边,看着憔悴的卓茂心疼的说:“太傅,几日不见,怎么老成这样?”
卓茂欲起身行礼,刘秀连忙将他按住说:“太傅不必多礼,你且躺下。”
卓茂说:“那就容老臣失礼了,陛下,之前老臣建议的削减官吏虽然已经见效,但是如今国家连年征战,国库已然空虚。如今攻伐隗嚣和公孙述,势必比以往任何一仗都要困难,国家的钱已经很难坚持了,由于连年征战,很多县的人口已经少了许多了,官吏体制还是过于冗杂,臣建议再次缩减官吏体制。只是臣的身子已经不行了,不能再为陛下分忧了,具体的方案臣已经拟好了,陛下看看如果没有问题,就按照这么执行吧。”
卓茂说这句话的时候,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话音一落便出去多,进气少,没多久便一口气没上来,撒手人寰。
卓茂,东汉初年着名的大儒,精通《诗经》、《礼记》及算术,博学多才,号称“通儒”。刘秀称帝后,卓茂出山辅佐刘秀,被刘秀尊为老师,他提出一系列治国大策,对文臣匮乏的东汉初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倡并主导的精简官吏体制,是我国有记录的最早的一次对政府部门的优化,对经济、农业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东汉初期起到了决定性的帮助,让刘秀能够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来统一全国。
对于卓茂的去世,刘秀深感惋惜,命太常以国礼葬之。
随后刘秀按照卓茂生前的建议,将全国范围内的郡县合并,全国一千六百个县,缩减为一千二百个县,地方官吏精简为原有的约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