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飞行操控与轨道机动测试顺利完成后,“鸾鸟”号及其全体船员迎来了首航试航中最为严苛、也最能检验其真实战斗效能的环节——全维度、高强度接敌情景模拟。
在这个阶段,舰载人工智能将切换至“红方对抗”模式。它会以一种完全随机、无法预测的乱序方式,通过舰桥内的全息投影系统、传感器模拟信号以及环境音效反馈,进行沉浸式的高保真模拟——模拟“鸾鸟”号在不同的情况下,突然遭到来自假想敌发起的各种形式的致命攻击!
攻击模式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可能是能够瞬间瘫痪舰船电子系统的高强度电磁脉冲冲击;可能是密集袭来的、速度极高的实体动能弹丸;也可能是携带着常规高爆战斗部、具备复杂规避机动能力的智能导弹攻势。
一时间,原本还算安静肃穆的“鸾鸟”号舰桥内,各种代表着不同威胁等级的尖锐警报声、模拟的爆炸轰鸣声、以及人工智能那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却又无比急促的威胁警报声,此起彼伏,如同一曲由毁灭与混乱谱写的交响乐,疯狂地回荡在每一个船员的耳边。
巨大的全息战术显示屏上,代表着敌方目标与来袭威胁的红色光点骤然浮现!就连那位一向以沉稳冷静、意志如钢铁般坚定而着称的舰长,也在这宛如狂风骤雨般的、连珠炮般的紧急状况与发号施令之中,额头上控制不住地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后背的制服甚至已经被汗水浸湿。
“左舵23(度)!引擎紧急过载输出,功率提升至百分之一百二十!”
舰长好似钉子般端坐在那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指挥椅上,眼神仿佛鹰隼般锐利,一边死死盯着面前那不断刷新着海量信息的全息主显示屏,一边通过舰桥的通讯战术链,以一种近乎本能的速度,发出一连串简洁而精准的命令,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赤蟒’近防系统,自主接战模式!优先拦截威胁等级最高的来袭导弹!”
“1号至4号发射单元,装填动能穿甲导弹!瞄准敌方战舰武器阵列!开火!”
“5号发射单元,装填宽频谱电磁干扰弹,向左舷扇面发射,制造电磁干扰真空区!干扰敌方火控与导弹锁定!”
“6号发射单元!立刻装载战术热核导弹!设定为最低安全当量!目标——敌方战舰船体任意关键结构部位!一旦完成锁定,无需等待确认,立刻发射!”
在那展开的巨大三维全息战术地图上,代表着“鸾鸟”号的蓝色光标正在以一种灵活、却又充满了力量感的姿态,在模拟的“敌方”火力网中穿梭、规避。
与此同时,无数代表着各种不同类型导弹的虚拟光束,正不断地从“鸾鸟”号的舰体上发射出去!按照设计,“鸾鸟”号上每一座多用途导弹发射单元都拥有6根独立的发射管。
在进行饱和火力齐射的情况下,“鸾鸟”号能在瞬息之间,同时向目标倾泻多达36发各型导弹!而其武器平台内部搭载的、由人工智能直接控制的全自动高速装填系统,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缩短再次发射的间隔,最大限度地提升“鸾鸟”号在激烈交火中的火力持续输出时间与战场生存能力!
“舰长!右舷147,仰角114,距离1500,发现未知身份敌对目标!雷达信号特征识别为‘九头蛇’驱逐舰,速度60!正在以攻击姿态高速接近中!”
作战情报那紧张与一丝难以置信的声音,通过舰桥内的加密通讯耳机,如同重锤般狠狠砸在了舰长的心头!
“咳唔——!”舰长恼怒的砸了咂嘴,连珠炮一般的发号施令已经让他感到口干舌燥,他强行压下那股涌上心头的巨大压力,声音依旧沉稳而果断:
“‘苍龙’第一、第二中队,立刻出击!弥补我舰后侧防御火力网的薄弱环节!”
“引擎功率提升至最大!向E2区域(以日心黄道坐标系划分的太阳系坐标网络,E代表地球及其引力影响范围所在的球形宙域)全速前进!立刻脱离当前模拟战斗宙域!”
舰长手腕上佩戴的那台多功能个人数字助理,其内置的生物健康监测软件,此刻正因为检测到他的心率持续飙升至危险阈值,而发出了一连串低沉而急促的警告蜂鸣声。
很显然,这场被冠以“拟真测试”之名的高强度模拟对抗,为舰桥内的每一位船员,从最高指挥官到最基层的操作员都施加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压力。那种仿佛真正身临其境、危机四伏、生死一线的恐怖战场氛围,几乎要将他们的神经彻底压垮。
可无论舰长的判断多么精准,战术多么得当,是人,就总会有犯错的时候,总会有考虑不周或力有未逮的地方。
更何况,这还是“鸾鸟”号的首批船员,第一次在如此极端复杂、如此高压力的模拟环境下,进行如此高强度的指挥与协同作战。意外,总在不经意间降临。
“舰长!正前方!距离800,检测到超高密度的能量反应!速度......速度是......!”
作战情报官那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叹息,犹如一柄无形的冰锥,狠狠地刺穿了舰桥内所有人的耳膜!
舰长的瞳孔在瞬间收缩到了针尖大小,如同经历了一场剧烈的瞳孔地震,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如毒蛇般瞬间窜遍了他的全身。心急如焚之下,他甚至忘记了指挥官应有的沉稳,猛地从那张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指挥椅上弹了起来,声音因恐惧而变调:
“快回避!紧急规避机动!全体船员!立刻做好最高级别的受击准备!”
“不行!舰长,来不及了!”
舵手那同样充满了绝望的嘶吼声紧随其后,他拼尽了全身的力气,几乎要将手中那冰冷的金属方向盘彻底扭断!“鸾鸟”号侧翼所有的姿态控制推进器在瞬间爆发出最大功率,试图强行改变这艘战舰的航向!偌大的舰身好似被无形的巨手猛地推开般,突然以一个极其剧烈的角度,偏离了原本预定的航线。
巨大的惯性仿佛最狂暴的海啸,瞬间席卷了整个舰船内部,无数没有及时固定好自己的船员,就像滚地葫芦般摔得东倒西歪,发出痛苦的呻吟与咒骂。即使是在模拟中,物理反馈也极其真实。
而在舰桥内,所有还能勉强维持站姿或坐姿的人,都能够透过那片巨大的舰桥主观察屏障,清晰地看到一道由舰载人工智能电脑所“模拟”出来的、散发着如同地狱冥火般不祥光芒的亮绿色能量射线!
它以一种超越了人类肉眼捕捉极限的、近乎瞬移般的恐怖速度,无视了距离与空间,瞬间“击穿”了正在进行剧烈规避动作的“鸾鸟”号那相对脆弱的左舷船体!
下一秒,更加凄厉、更加急促的警报声,如死神的丧钟般,响彻了整个舰桥!
舰长面前那张巨大的全息主显示屏幕上,瞬间被代表着严重损害的红色警示图标所刷屏!舰船内部传感器实时传输来的详细受损报告,像是冰冷的判决书般,无情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当然,这一切仅仅只是电脑的模拟,但其呈现方式与真实情况无异,那种身临其境的恐惧与绝望,是如此的真实。
“左舷L4至L7区域受损严重!外层装甲被贯穿!舰内正在燃起大火!船体主结构稳定值下降百分之十!多个舱室发生爆炸性减压!船体整体氧气含量正在下降!”
损伤管制官那带着一丝颤抖却依旧保持着专业冷静的声音,立刻通过内部通讯系统汇报道。
“损管应急响应小组!立刻进行最高级别损伤管制程序!”
舰长几乎是在听到报告的同时,便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指令,他强迫自己忽略掉肩膀上那仿佛山岳般沉重的压力,以及那正在疯狂压迫着他大脑神经的巨大恐惧,“立刻封闭上述区域所有舱室的紧急隔离闸门!控制火势!”
然而,灾难似乎并未就此结束。就在“鸾鸟”号艰难地试图从刚才那记毁灭性的模拟打击中恢复稳定时,主雷达屏幕上,又一个巨大的、散发着强烈敌意信号的红色光点,宛如幽灵般悄然出现在了他们的正前方!
其能量特征与刚才那道恐怖的绿色射线基本吻合,毫无疑问,这正是刚刚那记“致命一击”的始作俑者。
更令人绝望的是,根据雷达信号初步测算出的目标尺寸,这艘突然出现的“外星战舰”,其体型堪称一霸,是目前人类通过深空观测网络所探测到所有已知九头蛇飞船中体型最为庞大的一个!
“糟、糟糕!我们被它们包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