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冷眼看着这场闹剧。国公夫人发髻微散,刚才瞥向她的眼神冷如寒冰。
“咦,这不是阿梨和傅世子吗......”国公夫人似乎才看见棠梨,露出温婉的笑来,只是那笑意不达眼底。
“父亲,您看我的救命恩人和母亲是不是特别像?”苏南笑着将棠梨往前推了半步,“儿子初见阿梨姑……公子时吓了一跳,简直像是见到母亲年轻时的画像......”
“老爷!”国公夫人突然急急呼唤了一声,整个人歪倒在丈夫怀里,“妾身......妾身头好晕......”
当安国公抱着妻子匆匆离去时,棠梨弯腰捡起地上遗落的一只翡翠耳坠。傅廷皱眉看着远去的马车:“她当真犯病了?”
“不是发病。”棠梨将耳坠捏紧,“是恐惧。”
国公府,烛火将国公夫人扭曲的影子投在墙上,她面前跪着一个男人:“灵泉村那些人处理干净了吗?”
男人沉声道:“灵泉村如今已经改名,灵泉已是一口普通水井,当年经手的稳婆、世子的生父生母……”感受到头顶冷冽的视线,他慌忙改口:“那对夫妻……早就病死的病死,喝醉酒跌在河里淹死......夫人放心,此事绝无后患。”
国公夫人拔下金簪挑亮灯芯,火光在眼中跳动,“我记得当年那个稳婆还有个儿子……”
“夫人放心,老稳婆刚去世没多久,他儿子就不小心溺毙在池塘里了。”
窗外惊雷乍起,暴雨冲刷着国公府的青瓦,待那男人消失在雨夜中后,另一个黑影进了苏南的院子。
苏南听完来人的汇报,脸上浮现出困惑的神色:“母亲什么时候私下豢养了这批人?他们究竟在替她办什么事?她到底有什么打算?”
今日安排安国公与棠梨会面,他本意并非要揭穿母亲的秘密,只是想试探父亲的反应。
想看看他见到阿梨姑娘,会不会对她的身世好奇。他要根据父亲的态度,寻求一个既能让他们父女相认、棠梨能认祖归宗,又能保全母亲名声和地位的方法。
至于自己——既然享受了本该属于他人的富贵生活十几年,即便最终要归还所有,也是理所应当的结局。对于这样的宿命,他早已做好坦然接受的准备。
然而母亲出现得太过巧合,如今又召见秘密培养的暗桩,这样的举动让他产生可怕的联想。当某种可能性闪过脑海的瞬间,苏南突然从座椅上弹起身,整张脸顿时褪去了血色。
在安国公一家离开茶楼后,傅廷与棠梨并未改变原定计划,仍回到临窗位置静候目标人物。约莫一盏茶后,隔壁雅间竹帘轻响,殷勤的招呼声传来:“左相请上座。”
这茶楼二楼以屏风与竹帘隔出数间雅室,并不设实体隔断。
傅廷与棠梨对视间透过竹帘缝隙望去,正见紫色官袍掠过雕花屏风,左相在官员躬身引路下步入隔壁落座。
棠梨执壶将新沏的茶汤注入青瓷盏,傅廷举杯轻啜,两人默契地保持静默。隔壁传来左相与官员对碧潭飘雪的品评声,间或夹杂着对茶博士手艺的赞赏。
忽而穿堂风起,两间雅室的竹帘同时翻卷。檐角漏下的天光正映在左鸿初右耳垂上,那点胭脂痣红得犹如凝结的血珠。
傅廷与棠梨同时凝目,目光交汇间确认无疑——就是他!
左鸿初也在竹帘飘起的瞬间瞥了一眼这边,当他的视线扫过窗下少男的脸时,一双瞳孔倏地收缩——那个本该早已腐烂在泥里的少女,此刻正与傅廷坐在一起品茶。他一眼认出了这张脸,哪怕她换了男装。
她果然没死!
先前属官唤他“左相”的动静,隔壁雅间之人必能听见,按礼数傅廷本该过来行礼,此刻却纹丝不动。今日这茶楼相会……真的只是碰巧吗?
思及此,左鸿初面皮陡然绷紧。对座官员见状慌忙欠身:“相爷可是身子不适?”
左鸿初迅速调整了神色,微笑着开口道:“没什么,突然想起还有些要紧的公务没办完。”
那官员连忙奉承:“相爷日理万机,出来饮茶都惦记着朝政,这般勤勉,真是下官的榜样。”
左鸿初笑着摆摆手站起身来:“今日多谢李大人款待,改日再聚。”
傅廷与棠梨仍端坐不动,直到隔壁雅间彻底安静下来。
“原来首领是他。方才他也瞧见我了,不仅认得我,还相当熟悉。那一瞬间他脸上闪过的惊怒骗不了人——这说明我在他眼里不是普通人物,而是叛离组织、早该命丧黄泉的人。前几天我偷听打铁李与赵统领谈话,他不仅怀疑我还没死,甚至已猜出三合村的魏小姐就是我,故召赵统领来认人。”
“堂堂左相,竟藏得这般深!“傅廷攥紧茶盏,指节发白。“今日既与你照面,他必定再动杀心。我要面圣,这些日子查到的线索也该禀报了。”
茶楼外,左鸿初登上马车轻叩厢壁。随行侍卫近前听命:“去查傅廷今日来茶楼所为何事,他身边那个女扮男装的是什么来历。”
侍卫领命退下。左鸿初倚着软枕,眼神森寒:“该死!”两字从齿缝间迸出。
回府不过片刻,探子便来复命。左鸿初捻动佛珠的手骤然停住,狭长眼眸微眯:“安国公夫妇?”
“正是,据报傅廷身侧作男装打扮的女子,容貌与安国公夫人几乎一模一样。”
左鸿初手指不停拨动佛珠:“立刻调查安国公夫人,我要掌握她所有底细。”
“遵命!”侍卫领命退下。左鸿初眼中迸出嗜血的光芒,“若真如我所料……”他唇角勾起森冷笑意。
当夜,忠勇伯爵府侧门迎来一位裹着深色斗篷的访客,傅廷亲自候在门前,将来人径直引至书房。府邸外围,数十名便装侍卫藏身暗处严密布控,将整座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孝诚帝抖落斗篷,露出内里玄色织锦常服。待傅廷行过君臣礼,立即呈上数本密册——其中详细记载着近日查获的线索,包括密道中那三十八具骸骨。
皇帝翻阅密册时面色愈发阴沉,待贴身太监收走文书后,他拈起那支箭簇,眼锋凌厉:“好得很!果真是朕的好皇儿,好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