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霄宗的断壁残垣间,那株新生的槐树已长到丈许高。阿音指尖抚过树干上的名字,那些被血藤吞噬的魂魄正顺着叶脉缓缓舒展。老丈的儿子阿木蹲在树下,将一块块断裂的石碑重新拼合,石碑上渐渐浮现出模糊的刻痕——那是历代被囚禁者未写完的家书。
“方先生,这些石碑的材质很奇怪。”阿木敲了敲石面,发出空洞的回响,“里面好像裹着东西,像是……无数细小的铜管。”
方荡俯身贴耳听去,管内传来“嗡嗡”的共鸣声,与槐树的年轮转动频率完全一致。“这不是普通的石碑,是‘声纹棺’。”他指尖划过刻痕,“清霄宗不仅用活人的声元当养料,还把死者的声息封在石碑里,让他们连轮回的声音都发不出。”
阿音突然按住槐树主干,掌心传来细微的震动:“树在说,西边的雾里有东西在哭。”她自从与槐树叶融合后,便能听懂植物传递的声息,“那哭声很旧,像是被埋了几百年。”
三人循着槐树指引的方向,穿过云雾缭绕的西山谷。谷中散落着数十座废弃的石屋,石墙上布满孔洞,风穿过时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方荡取出声骨梳,梳齿轻叩石墙,孔洞里立刻飞出无数光点,在空中组成模糊的影像:一群身着黑袍的修士正将凡人推进石屋,用符箓封住门窗,随后石屋里传出骨骼碎裂的脆响。
“是三百年前的‘封声术’。”方荡认出影像里的符箓,“比噬声阵更古老,专门用来囚禁反抗者的声音。这些石屋是‘闷音牢’,被关在里面的人会逐渐失去发声能力,最后连心跳声都被石墙吸走。”
阿木在一间石屋的墙角发现个铜制传声筒,筒口蒙着层暗红色的膜,摸上去像凝固的血。他刚要拿起,膜突然破裂,里面滚出个锈迹斑斑的铃铛,铃铛上刻着“听竹苑”三个字。
“这是凡俗界说书人用的醒木铃。”阿音抚摸着铃铛上的纹路,“我爹娘说过,三百年前有个叫‘听竹苑’的组织,专门收集被修真界掩盖的真相,后来突然销声匿迹……”
铃铛突然自行摇晃起来,发出“叮铃”声,石墙上的孔洞随之同步震颤,影像变得清晰——黑袍修士的领口绣着与清霄宗不同的图腾:一只衔着锁链的鸦雀。影像最后定格在山谷尽头的悬崖,悬崖上有座悬空的石台,台上竖着块无字碑,碑前跪着个被铁链锁住的身影,正是听竹苑的宗主。
“他们不是清霄宗的人。”方荡盯着鸦雀图腾,“这是另一个专门猎捕声元的组织,‘鸦语堂’。”他想起古籍里的记载,鸦语堂擅长模仿各种声音,曾在百年前挑起修真界与凡俗界的战乱,借机掠夺声元。
此时,槐树突然剧烈摇晃,树叶纷纷指向悬崖方向。方荡三人攀上悬崖,发现无字碑的背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声纹,用手触摸时,碑体竟微微发热,传出断断续续的声音:“……鸦雀食声,九窍生阴……凡俗界的‘万声谷’藏着克制之法……”
话音未落,石台突然塌陷,露出下面的暗格,暗格里铺着层金色的丝绸,丝绸上绣着幅残缺的地图,标注着凡俗界与修真界的七处通道,每个通道旁都画着鸦雀图腾。
“他们在寻找万声谷。”方荡将地图拓印下来,“那里是所有自然之声的源头,若是被鸦语堂找到,后果不堪设想。”
阿音突然指着丝绸的角落,那里绣着朵极小的槐花:“我爹娘的传家玉佩上也有这个花纹,他们说我们的祖先来自万声谷。”
第七章:万声谷的回响
凡俗界的江南水乡,烟雨笼罩着一片竹林。方荡三人根据地图的指引,在竹林深处找到座不起眼的石拱桥,桥栏上刻满了类似音乐符号的纹路。阿木用锤子轻敲纹路,石桥突然发出古琴般的清越声,水面浮现出由涟漪组成的阶梯,通向水下的溶洞。
溶洞内布满钟乳石,每滴水落在石笋上都会发出不同的音调,组合成自然的乐章。最深处的石壁上嵌着块巨大的水晶,水晶里封存着无数流动的光点,细看竟是各种声音的形态:鸟鸣是金色的弧线,风声是青色的漩涡,人的笑声则是跳跃的七彩光斑。
“这是‘声髓晶’。”方荡的指尖抚过水晶表面,“传说万声谷是盘古开天时,第一声惊雷落地的地方,这块水晶记录了天地诞生以来的所有声音。”
水晶突然剧烈震颤,里面的光点纷纷炸裂,重组出模糊的影像:一群身着布衣的修士正在演奏各式乐器,他们的乐器都是用槐树制成的,琴弦是用声纹凝结的丝线。影像最后,修士们将乐器沉入水中,水面升起七道光幕,形成了隔绝凡俗界与修真界的屏障。
“他们是万声谷的守护者。”阿音听见水晶里传来细微的交谈声,“三百年前,鸦语堂攻进谷中,守护者们用最后的声元筑起屏障,把自己的声音永远封在了水晶里。”
这时,溶洞外传来翅膀扑打的声音。方荡示意众人隐蔽,只见数十只黑鸦落在石桥上,化作身着黑袍的修士,为首者脸上戴着鸦雀面具,手里提着个铜制鸟笼,笼内囚禁着团淡蓝色的光团,光团里隐约可见个小女孩的身影。
“堂主果然没猜错,万声谷的入口藏在凡俗界。”一个黑袍修士用嘶哑的声音说,“只要拿到声髓晶,就能解开七道屏障,到时候凡俗界的所有声音都能变成我们的养料。”
鸟笼里的光团突然撞向笼壁,发出微弱的呼救声:“爹……娘……”那声音让方荡心头一紧,这是“童声元”,比普通声元纯净百倍,是破解古老封印的关键。
方荡悄悄取出声骨梳,梳齿轻叩石笋,溶洞内的滴水声突然变得急促,组成《万声图》的前半阕。水晶里的光点被惊动,化作无数道声箭射向黑袍修士。为首的面具人冷笑一声,掏出个黑色葫芦,葫芦口喷出黑雾,黑雾遇到声箭便发出“滋滋”的腐蚀声。
“是‘吞声雾’!”方荡认出这是鸦语堂的邪术,“快用槐树叶!”
阿音将掌心的槐树叶抛向空中,树叶瞬间化作漫天飞絮,每片飞絮都带着清霄宗槐树的声纹。飞絮与黑雾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黑袍修士们捂着头惨叫,他们的耳膜正在被两种声音的共振撕裂。
面具人见状不妙,抓起鸟笼就想逃跑。方荡甩出数十张符纸,符纸在空中组成完整的《万声图》,无数声音从符纸中涌出:清霄宗亡魂的控诉、听竹苑修士的呐喊、万声谷守护者的乐章……这些声音汇聚成一道金色洪流,将面具人死死困住。
“不可能!你们怎么会有完整的《万声图》?”面具人惊恐地嘶吼,面具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下面布满纹路的脸——那些纹路竟是由无数细小的鸦雀图腾组成。
水晶里突然飞出一道白光,融入鸟笼的光团中。小女孩的身影渐渐清晰,她伸出手触摸面具的裂缝,裂缝处立刻传出婴儿的啼哭——那是面具人被吞噬的本声。面具人发出痛苦的哀嚎,身体渐渐化作无数黑鸦四散逃窜,只留下个刻着鸦语堂标记的令牌。
鸟笼里的光团落在地上,化作个穿着红衣的小女孩。她扑进阿音怀里,指着水晶说:“里面……有好多人在唱歌,他们说要等槐花开放的时候才能出来。”
第八章:声纹族谱
小女孩名叫丫丫,是万声谷守护者的后裔。她告诉方荡,三百年前鸦语堂攻破万声谷时,她的祖先将声髓晶的核心藏在童声元里,一代代传承下来。只要找到七道屏障的钥匙,就能重新激活水晶,释放被囚禁的守护者。
“钥匙藏在七大家族的族谱里。”丫丫指着水晶表面的纹路,“每个家族都有块‘声纹玉’,玉里刻着开启屏障的口诀。”
阿音突然握住丫丫的手,两人掌心的槐花印记同时发光:“我能感觉到其中一块玉的位置,就在北方的‘听雪楼’。”
听雪楼是凡俗界最大的藏书阁,楼内收藏着无数古籍,却从不允许外人进入。方荡四人化作修补古籍的工匠,混入楼中。三楼的密室内,书架后藏着道暗门,暗门上刻着与阿音玉佩相同的槐花图案。
暗门后是间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紫檀木盒,盒内铺着黑色丝绸,丝绸上躺着块乳白色的玉佩,玉佩里流动着银色的声纹,正是丫丫所说的声纹玉。
“这是沈家的声纹玉。”阿木认出玉上的花纹,“我爹说过,江南沈家是听竹苑的分支,三百年前突然销声匿迹。”
方荡拿起玉佩,玉佩突然发出清越的声响,石室的墙壁随之亮起,浮现出沈家历代族人的影像。影像里,沈家子弟正在用特殊的手法在古籍中记录声音,他们的指尖能在纸上留下只有声纹玉才能识别的印记。
“他们在做声纹拓印。”方荡恍然大悟,“听竹苑被灭后,沈家把万声谷的秘密藏在了古籍里,只有用声纹玉才能解读。”
丫丫突然指着石壁上的一幅影像,影像里的沈家先祖正将块玉佩交给个穿清霄宗服饰的年轻人:“那是……清霄宗的人!他们怎么会有沈家的声纹玉?”
方荡凑近细看,年轻人腰间挂着个令牌,令牌上的图案竟与清霄宗长老的令牌完全相同。“原来清霄宗和鸦语堂早就勾结在一起。”他的声音冰冷,“清霄宗负责掠夺凡俗界的声元,鸦语堂则负责破解万声谷的屏障,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
石室突然剧烈摇晃,外面传来密集的脚步声。方荡迅速将声纹玉收入符囊,带着众人从密道逃离。密道尽头通向听雪楼的后院,后院里停着辆黑色马车,车帘上绣着鸦语堂的图腾。
“他们早就盯上这里了。”阿木握紧手里的锤子,“我们得尽快找到其他六块声纹玉。”
丫丫突然指着马车底下,那里有个正在发光的东西。阿音弯腰捡起,发现是块破碎的玉佩,玉佩的声纹与沈家的声纹玉能完美拼合。“这是……我爹娘留下的那块!”阿音激动地说,“他们果然是万声谷的守护者!”
两块玉佩拼合的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空中浮现出另外五块声纹玉的位置——其中一块竟在修真界的“焚音谷”,那里是鸦语堂的总坛。
第九章:焚音谷的真相
焚音谷常年笼罩着暗红色的雾气,谷中遍布黑色的岩石,岩石上刻满了扭曲的声纹,这些声纹会吸收周围的一切声音,让整个山谷陷入死寂。方荡四人穿着特制的隔音衣,小心翼翼地穿过雾区,他们的脚下不时传来骨骼碎裂的声响——那是被声纹吸干的生灵残骸。
“前面就是鸦语堂的总坛。”丫丫指着谷中央的黑色宫殿,宫殿顶端立着只巨大的鸦雀雕像,雕像的眼睛是用声髓晶的碎片制成的,正闪烁着诡异的红光,“我能感觉到,里面有很多和我一样被囚禁的童声元。”
阿木从怀里掏出个木盒,盒里装着他连夜打造的“扩音螺”,螺壳上布满细小的孔洞,能将微弱的声音放大百倍。“这是用清霄宗石碑里的铜管做的,应该能对抗这里的死寂。”
四人潜入宫殿底层,这里是间巨大的囚室,数百个透明的水晶罩整齐排列,每个罩子里都囚禁着团光团,光团里是不同年龄、性别的身影,他们的嘴巴都在无声地开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们的声喉被‘锁声针’封住了。”方荡看着光团颈部的细小银针,“这是鸦语堂最恶毒的手法,不仅囚禁声元,还让他们永远活在想说说不出的痛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