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暖阁。
朱棣终究还是没有下令杀人。
他只是在那张龙椅上,静静地坐了一整夜。
从烛火通明,坐到晨光熹微。
他想了很多。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个一手缔造了大明的洪武皇帝,是如何用最酷烈的手段,一遍遍地清洗着朝堂,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谋害太子案……
桩桩件件,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当年他还不甚理解,有时候也觉得父皇太过严苛,杀戮过重。
直到今天,他才真正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苦心。
这些士大夫,这些读书人中的确是有很多人有那种和皇帝共天下,想要代天牧民的想法在的。
他们的根,盘踞在这片土地上,盘根错节,早已与大明的血脉融为一体。
父亲的解决办法简单粗暴,每过一段时间寻一个由头,把这样的官员清洗掉一部分就是了。
但朱棣却没法这样用,因为他没有自己父亲的威信。
毕竟一旦举起屠刀,那杀一个两个是不行的。
因为杀了一个赵子野,还会有无数个李子野,王孙野,通过科举,源源不断地进入朝堂,继续宣扬他们那套“为国牧民”的道理。
想要守住朱家的江山,特别是从他这个太宗皇帝开始,靠杀戮,是治标不治本。
唯一的办法,是让未来的皇帝,拥有能够分辨忠奸,不被这群人蛊惑的眼睛和心。
他需要一个,真正明白这天下是谁的天下,明白这江山根基何在的继承人。
朱棣缓缓站起身,推开窗。
清晨的凉风吹散了暖阁内一夜的沉闷,也吹散了他眼中的杀气。
这件事终究还是要看瞻基自己的选择的。
而正好如今他成了五城兵马司的都督,他正好便可以瞧瞧,他的好圣孙,在看过了那最真实的人间,又听过了那最刺耳的“道理”之后,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整个京师出奇的平静。
那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密奏,仿佛从未出现过。
赵子野依旧是翰林院编修,每日跟在皇太孙身后,尽职尽责。
杨士奇依旧是内阁大学士,外加东宫讲官,每日教导着皇子皇孙们圣人之道。
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永乐十二年十一月,大朝会上,朱棣第二次下旨,廷议迁都北平之事,让群臣商议吉日。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以杨士奇代表的南方籍官员,纷纷上书,痛陈迁都的种种弊端,言辞恳切,引经据典,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国都乃国之根本,不可轻动。
而以金忠,杨荣等北平旧臣为首的北方官员,则全力支持,高呼“天子守国门”,认为迁都北平,乃是威慑漠北,经略四方,万世不移的英明之举。
双方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唾沫横飞。
一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件关乎国运的大事吸引了过去。
而对于这一切,蓝武,却表现得兴致缺缺。
他依旧过着自己那悠闲得令人发指的“退休”生活。
迁都?
这有什么好吵的。
朱棣想做的事情,这天下谁能拦得住?
这帮文官也就是吵吵嘴皮子,过过瘾罢了,最终还不是要乖乖收拾行李,搬去北平。
蓝武每日里不是在鸿胪寺点个卯,就是在北镇抚司听个汇报,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自家的后花园里。
陪着朱芷容和徐妙锦种种花,钓钓鱼,或者研究一下新式火器的图纸。
仿佛朝堂上那些足以影响无数人命运的争论,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他这种无欲无求,彻底躺平的态度,反而让朝中不少人松了口气。
这位杀神不掺和进来,大家吵架都能吵得安心点。
这一日,蓝武正在家中与朱芷容对弈。
秋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棋盘上,黑白二子,厮杀正酣。
一名亲卫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一份密报,递到了韩望手中。
韩望扫了一眼,随即递给了蓝武。
“公爷,太孙殿下那边,有动静了。”
蓝武捏着一枚白子,悬在空中,闻言挑了挑眉,接过了那份密报。
他以为,朱瞻基上任五城兵马司都督之后,要么会像个愣头青一样,直接去整顿那些贫民窟,要么会雷厉风行地练兵练军。
可密报上的内容,却让他有些意外。
朱瞻基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顿吏治,也不是救济贫民。
而是在京城各处,大兴土木,修建社学。
并且,他还亲自出面,请了不少在野的,颇有名望的宿儒,以及一些落魄的读书人,来这些社学中担任教习。
一时间,京城之内,书声琅琅。
无数原本没有机会读书的贫寒子弟,都有了识文断字的机会。
这一手,办得极为漂亮。
“呵。”
蓝武看着密报上的内容,忽然笑了。
那枚悬在空中的白子,轻轻落下,敲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啪。”
绝杀。
朱芷容看着棋盘,苦笑着摇了摇头,向蓝武认输。
“芷容,你也看看吧!”
唐森把密信递给了朱芷容。
“呵呵,夫君,瞻基这一手……”
“很聪明啊。”
朱芷容笑着开口道。
蓝武闻言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意有所指道:“就是太聪明了。”
他当然看得懂朱瞻基这一手的用意。
大兴社学,让贫寒子弟有书读,这是在向自己,向太祖皇帝的理念靠拢,是实实在在地为底层百姓谋福利。
而重用儒生,大兴文教,又恰恰迎合了杨士奇那帮文官的胃口。
两边都不得罪。
两边都讨好了。
既做了实事,又博得了好名声。
作为一个刚刚接触政务的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手腕和心机,确实称得上是天纵奇才。
只是……
蓝武放下茶杯,看着窗外那片被秋风染黄的树林。
过刚易折,过柔则靡。
而这种八面玲珑的聪明,有时候,却并不见得能做一个好皇帝。
皇帝有时候,其实还是要铁血一点的好。
他希望,自己的这位好徒弟,未来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