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秦楚霖拉到跟前来,叶绾姝直截了当的开口道:“封管事,阿爹膝下无子,发丧之日,怕是连个起灵摔瓦的也没有,我决定将楚霖过继到我阿爹和母亲名下,往后季家也算是还有个主心骨。”
这话一出,灵堂内顿时炸开了锅。
郑姨娘早有将自己娘家的侄子过继到老爷名下的意思,只是老爷一直未答应,如今倒好,竟让秦姨娘家中这小贱种得了便宜。
方才她从宫里人口中打探到,皇帝有追封之意,凭着老爷对陛下的忠心和立下的功绩,少说也得是个侯爵,这泼天的富贵怎能便宜了别人。
“大姑娘,这可不是小事,你怎能擅自替老爷替季家做这个主?”,郑姨娘不满的翻了翻白眼:“大姑娘别忘了,你如今姓叶不姓季。”
“笑话,我父亲死了都只想着埋入叶家的祖坟,我如今姓叶还是姓季,重要吗?”,叶绾姝不屑冷哼一声:“郑姨娘若有什么不满,不如亲自下去和我父亲好好掰扯掰扯。”
郑姨娘吓得顿时噎住,暗暗瞥了眼孙姨娘:“你哑巴了?”
孙姨娘向来是个识时务的主,她本就只是老爷当初醉酒时误将自己当作了先夫人,才收回府的,哪敢去置喙主家的事。
“大姑娘所言在理。”,孙姨娘道:“老爷骤然离世,留下咱们这些孤女寡母,往后难免受人欺凌,楚霖是秦姨娘的亲侄子,又得老爷器重,过继入府再合适不过了。”
“你......”,郑姨娘气得面色铁青的瞪着她。
“我不同意。”
季宁溪努了努嘴:“长姐是真不把我们这些做妹妹的当至亲了,就算长姐往后嫁了人,那也还有我和其余几位妹妹,大不了寻个入赘的郎婿进门,又何必过继一个外姓人?”
季宁萱哪里看不出二姐姐的心思,若是不能过继秦楚霖入府,待得长姐出嫁后,她招个赘婿入府,往后季家还不由着她说了算。
也不知小娘怎变得如此糊涂,竟由着她唆摆,若是没有陛下认可,她郑家那表弟如何能过继到季家。
“二姐姐今日话未免太多了些。”
季宁萱道:“二姐姐莫不是忘了,当日为了入祁王府,你可是夸下海口,与阿爹断绝了父子关系的,如今大姐姐念着姐妹情谊好心收留你回府,你怎还敢舔着脸置喙季家的家事?”
“那不过是一时气话,如何做得了数?”,季宁溪恼羞成怒的就要上前煽她,却被季宁萱狠狠推倒在地。
“如今的季家可不是你小娘掌家,你一个祁王府的罪妇还想在我面前吆五喝六?”
季宁萱径直走到叶绾姝面前,一脸讨好道:“大姐姐,你放心吧,我们以后一定会将楚霖当作嫡出的弟弟一样敬重。”
心知像自己这等庶出的女儿将来想要有所倚仗,就得讨得长姐欢心,更要与这幼弟搞好关系。
郑家那表弟可不是个省油的等,舅父一家一直盘算着季家的家业,就算让郑家表弟过继到季家,她与小娘也讨不着什么好。
倒不如好生照料秦家这个无亲无故的幼弟。
叶绾姝在季家待的日子虽不久,可经过上次处置周茹的事,她便看出季宁萱这人并不简单,是个头脑聪慧的。
一旁的廷封还猜不透大姑娘心思,但过继这事就算她不提,恐怕族里早晚也会有人置喙。
毕竟老爷留下的家财庞大,便是剩下半成也足以让季氏一族惦记,更别提即将到来的追封。
他知三姑娘这人是个信得过的,忙不迭对叶绾姝示意道:“大姑娘,老爷新丧,按照咱们大邺朝的习俗,陛下有意让您和永宁王在百日内完婚,您出嫁后由三姑娘帮衬着小主君打理府上之事倒也合适。”
昭烈帝膝下无子嗣,如今决意立傅明池为储,恐怕最担心的便是傅明池的子嗣了,这般急着让自己成婚,叶绾姝也能猜到他的苦心。
若是不能在百日内完婚,便得等到三年孝期之后,皇帝是担心自己等不起,想早日看到皇室有新的子嗣出生。
朝着廷封点了点头,叶绾姝视线渐渐转向季宁萱:“三妹妹,我知阿爹的遗嘱,你和大家都有怨言,但只要你信守承诺,待得你出嫁之日,我会另外再替你置办一份嫁妆。”
季宁萱赶紧摇了摇头:“我并不埋怨阿爹,大姐姐流落在外多年,阿爹想要多弥补弥补大姐姐也是情理之中的。”
话落,刻意瞥了眼郑姨娘,季宁萱继续道:“妹妹没别的心思,只盼着阿爹过世后,咱们季家不至于就此凋零,让阿爹寒心。”
这话既是说给小娘听,也是盼着长姐往后能多想着季家。
叶绾姝自是听得出她话外之音,季家毕竟也是母亲的心血,她当然不会看着府上就此衰败。
“放心吧,咱们季家只会越来越好。”,叶绾姝安抚道。
季宁溪在旁默默听了许久,心里只有无尽的愤懑。
趴在季渊棺椁前,她痛不欲生的哭道:“阿爹,你都看到了吗,长姐她就是这样厚此薄彼的,宁可将您的家业交给一个外人,也不愿让女儿继承,昨夜若不是女儿拼死入城,哪有长姐此时在这里指手画脚的闲情雅致,她真是忘恩负义得很啦。”
“若不是你从中作梗,我大表兄他怎会死?”
叶绾姝愤怒的弯下身去,一把抓住季宁溪衣襟:“季宁溪,念着昨夜之事,你若安分些,这府上还有你容身之地,你若再心怀叵测,你我本无情义可言,我只能将你扫地出门。”
季宁溪顿时怔愣住,不敢再抱怨。
安排好一应事务,叶绾姝也无心再置喙旁的事,只对廷封吩咐道:“封管事,你早些将族长请来,把楚霖过继之事定下,之后也好安排父亲发丧的事情。”
她话音刚落,便见昭烈帝领着不少朝臣被小厮引着走了进来。
宣旨的太监先是宣读了追封季渊为太子太傅和文忠侯的圣旨,紧接着昭烈帝亲自到灵前上了香。
默默凝视了灵位许久,昭烈帝这才开口问道:“靖和,你父亲扶灵归乡之人可已选定?”